唐代诗人祖咏,青年时代就在士子中很有名气。与王翰、王维等文士结交,也喜欢写诗。其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的色彩。
唐朝开元十二年,祖咏赴长安参加朝廷组织的考试。考试要求写一首诗歌,这首诗必须是一首六韵十二句(六十个字)的五言诗,考试的诗题是《终南望余雪》。
这个题目对于祖咏这样的青年才俊来说,并非难事。祖咏推敲片刻,便大笔一挥,写了下面四句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写完之后,祖咏就把考卷交上去。主考官接过他交来的考卷,一看,只有四句,不合考试要求。马上问他为什么无视考试规定而只写四句,难道是和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吗?
那时候的读书人,不会写诗,就不能踏入仕途,而考试又必考赋诗。考场上写的诗与今天的高考作文差不多,在体裁、形式和字数上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个祖咏可谓具有反潮流的精神了,所以主考官认为他是在和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想不到他竟这样回答主考官:“意思已经全部在诗里面,再写下去就是画蛇添足了。”从内容来看,祖咏说得很对:这首诗写尽了终南山余雪的位置(阴岭)、高度(云端)、颜色及光度、对当地气候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而这这一切,又都是通过一个“望”字得到的视觉与触觉上的反应,写得恰到好处,再要写下去,写什么呢?总不能写嗅觉、听觉的感受吧?
看来,祖咏是这样想的:只要把应该写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写完就行了,总不能为了考试勉强拼凑一些毫无意义的文字吧。这种洒脱不羁的行为,既反映了他遵循诗歌的创作规律,又表现了他对科举考试违反创作规律的批判,当然会得到士林中一些具有革新思想者的大力称赞。
据说,当时的主考官思想也比较开通,觉得这首诗非同一般,考生也有较为开阔的思想境界,尽管诗不合格式和规矩,还是属于上乘之作。结果,祖咏考中了进士。
祖咏是有才华的。他在考场上写四句诗应考,并非江郎才尽,而是他坚持了自己的创作观点:把该写的景象和感受写完就行。其实,他也写过长一些的诗篇,如《望蓟门》这首成熟的七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此诗首句突兀而来,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豪迈壮阔的氛围。诗人来到闻名已久的东北边塞重镇,刚到燕地,正是大雪之后的早晨,满眼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他不禁热血澎湃,豪情满怀。一个“惊”字,是惊异此地特有的辽阔,惊异这里的军营备战的热闹,道出了他这个由关中而来的远方游子所特有的激动。北国的冬季本来就非常寒冷,何况又在雪后的清晨!朔风呼啸,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练兵场上却早已人欢马叫。听吧,汉家军营里,吹笳击鼓,喧声阵阵;笳鼓之声中,隐隐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将士们为什么不怕严寒而苦练杀敌本领?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大唐帝国,自觉责任在肩,不敢稍有怠慢。诗人虽然在远处眺望,但他的心灵,已经被这种气氛激荡着,鼓动着。天空里云层厚厚,曙色不明;但军营中高悬的帅旗已在空中猎猎飘扬,显得十分庄严肃穆,严整的军容如在眼前。
边塞营地这般的形势和气氛,自然是战争即将来临的征兆。“沙场烽火连胡月”是战事不断,唐军正处于进攻的态势。“海畔云山拥蓟城”,云山簇拥,又是那样的稳如磐石。诗人看到这样的形势,感到将士们不愧为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豪情激荡、热血澎湃之时,一个念头忽然涌上心来:虽然我不能像班超那样有机会投笔从戎,出使异域,但是,如果要想建立丰功伟绩,也应该像当年终军一样,用长缨缚得敌酋而归。
这首诗里,读者看不到战争的残酷,听不到对战争的怨艾,而是气势壮阔,格调高昂,流淌于诗中的是一股为国出力的沛然激情。
读这首诗我们不由得想起中国历史上的盛唐时期。那时,唐太宗对四方诸侯恩威并施,被拥为“天可汗”,玄宗更是通过开边战争不断赢得实惠,使唐人对战神更加崇拜。因而,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浪漫色彩具有抵挡不住的诱惑力,激发了唐代士人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审美心理也趋向崇尚勇武,仰重功业。以雄浑傲放为美,以边塞立功为荣作为审美原则。下列诗句就是这种心理与追求的直接反映。
“名成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高适《卫节度赤骠马歌》);连“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孟浩然,也会产生“坐看今夜关山月,恩杀边城游侠儿”(《凉州词二首》)的欲望。李白《侠客行》诗云:“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洋溢着强烈的事功意识,以一味读书为耻;手无缚鸡之力的杜甫,也不无歆羡地唱出了对边塞事功的仰慕:“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在功业,焉能守旧丘”(《前出塞》)。
人们崇尚勇武,仰重功业,促成唐边塞诗的空前繁荣。这成为中国诗史上的一个奇迹,一种极罕见的现象。
- 上一篇:闺怨这首诗的表现手法_闺怨这首诗的意境
- 下一篇:柳永的少年游表达了什么感情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