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1644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没落的明朝、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关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桂献城,因为明朝末期惟一能抵抗清朝八旗兵锋的只有长城了。
▲明末辽东局势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公里,由连续城墙、关隘、烽火台和各种障碍组成。历经千年烽火,长城在防御北方骑兵骚扰上成效显著。明朝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明朝统治中原的270多年中,长城的修建从未停止过,长城防线在防御基础和战术上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从结构上看,明长城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都有很大改进,墙体由砖砌、石砌和砖石合筑、泥土夯筑而成。在筑城上,明长城更加注重倚重地势,修筑者充分利用山险水障等天然障碍,城墙的高低薄厚都随山形地势而异。明长城的防御工程也较前朝大大加强。城墙顶部内设宇墙,外设雉堞,雉堞上有瞭望孔和射击孔,便于守城士兵防御作战。为增强守备,明长城在关键地段加修多道城墙,有的地方大大小小的石墙竟多达28道。此外,还有劈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和边壕等辅助防御设施。
▲明朝宁锦防线
上百座雄关隘口和上万个墩台将明长城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长城都更加坚固完善。为了加强京城北方的防御,明长城加大了这一地区的防御纵深,采用多道城墙、大纵深的防御,由外而内分别为外长城、内长城和内三关长城,逐层掩护,重叠设防。对于手持弓箭大刀,只善于野战奔突的八旗骑兵来说,想攻破如此坚固的长城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宁远城
▲明代铁炮
其实,明清在关外的战争中,曾经进行过城池攻坚战,最为典型的便是宁远之战。宁远(今辽宁兴城),是明朝在关外的最后堡垒。当时很多明将主张收缩入关,据守山海关,抗清名将袁崇焕却提出"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为抵御后金,袁崇焕大修宁远城墙。他亲订规制: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六尺,上广二丈四尺。不久后的战斗证实了袁崇焕此举的高明。1626年正月十四,清太祖努尔哈赤趁辽东明军易帅撤军之际,率八旗精锐6万人出沈阳,直通宁远城。携辽沈之战余威的努尔哈赤并未把宁远放在眼里,随即挥师攻城。后金军推着楯车为前导,步骑兵蜂拥攻城。城下弓箭手万箭齐发,一时间"城堞箭篾如雨注,悬牌似猬刺"。在如此猛烈的攻势势下,宁远城一度危如累卵,却终因城池坚固,守城兵器配置完备而未被攻破。可怜数万精于骑射的八旗劲旅不得施展,反被明军的西洋大炮轰得伤亡慘重,努尔哈赤也中炮受伤,半年后疽发病卒。
▲后金骑兵
可见明朝的关隘防御体系有效的阻挡了清军入关,如果吴三桂不献山海关,清军就永远无法踏上中原大地吗?其实,由山海关入关是清军最近的进攻路线,但并非是唯一的。事实上,清军在1644年的山海关之战前,已经先后5次经山海关西面的路线大举进入内地,进攻明朝。
第一次是在1629年,皇太极率大军亲征,经由热河进军,破长城的大安口和龙井关直入内地,占领遵化,攻陷蓟州,兵围北京。这次入关的最大成就,是皇太极成功使用反间计,使崇祯帝杀掉了名将袁崇焕,为清军剪除了最大劲敌。第二次是在1632年,皇太极率清军由蒙古草原进军,兵抵张家口北面,"列营四十里"炫耀兵威,迫使明守将缔约讲和,然后返师面还。
第三次是在1636年,皇太极命阿济格统率大军,破居庸关人长城,直捣河北,一路狼弃豕突,与明军作战56次,攻下12城,俘获人畜十几万,后经冷口出长城北还。第四次是在1638年,多尔衮由青山关入关,岳托由墙子岭入关,在华北大地上纵横扫荡。明朝督师卢象升率军在河北巨鹿迎击清军,兵败阵亡。与袁崇焕、熊廷弼齐名的抗清名将孙承宗率百姓坚守高阳,也城破阵亡。清军一共攻下一府三州五十七县,包包括山东省府济南,掳男女五十余万和大量牲畜财物,然后出青山关而归。第五次是在1642年,皇太极以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率军从墙子岭入关,一直打到山东兖州,又分兵攻陷登州、菜州、葛州、沂州(临沂)海州,共计攻下八十八城,降服六城,掳男女三十六万,掠黄金一万两千两、白银二百万两,最后由墙子岭出关还师。
▲东北野战军入关
300年后的人民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罗荣桓麾下的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力也并不是从山海关入关,而是经热河通过西面的古北北口、喜峰口、冷口等路线,横越长城进入华北的。当时,拥有60万军队的华北国民党军,并没有在山海关集结重兵防守,只在这里放了一个军的兵力,就是估计到东北野战军可以从其他路线进关,屯重兵于山海关无益。在山海关放置的兵力,也仅仅是起警戒作用。后来当山海关守军发现东北野战军先头部队已自热河进关后,惊惶失措,害怕后路被抄,赶紧向天津撤退,将山海关也让给了解放军。通过古北口、喜峰口和冷口等道路入关的东北野战军10个步兵纵队,将近70万兵力,携带着大量火炮、汽车等重装备,仍然通过了崎岖不平的山路,跨过长城防线,有如神兵天降出现在华北地区,直指平津。从这一历史事实,人们不难想到:明末以骑兵为主,并无重装备需驮运的清军要从这些路线长驱直入华北,更是容易得多。
▲关宁铁骑
明末军备废弛。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铁律:历代王朝的军队只有在经历开国时的南征北讨,或是外患深重时的长期恶战,才能锤炼成雄师锐旅。而长期的和平岁月后,由于农耕文化优裕生活的消磨和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军队的骁勇之气消失殆尽。例如宋军在宋太祖开国之初,是一支能征惯战的劲旅,平荆南、灭后蜀、定南汉、克南唐,所向无敌。到了金军对北宋发动进攻时,宋军早已失去当年的骁猛,许多官兵连马都骑不上去。
明军的情况也无二致。立国之初,军队久经征战,精锐无比,因此能多次北扫大漠,令元军残余丧魂落胆。此后200多年间,由于北方蒙古部的四分五裂,明朝朝没有如汉代匈奴、唐代突厥那样的大敌,使明军缺少大战恶战的历练,战力远不如前。一旦努尔哈赤崛起白山黑水,明军在与剽悍的八旗兵较量中就处在下风。初起时的八旗兵,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善战之师。生长在寒冷关外的女真人,刻苦耐劳,能骑善射,经过努尔哈赤的组织编练,使八旗军成为一支"威如雷霆,动若风发"的雄悍劲旅。明军在与其作战中,几乎无役不败,以致名将袁崇焕认为只有凭坚城用大炮才能抵挡清军。袁崇焕凭坚城用大炮的战术,固然暂时阻挡住了八旗军的兵锋,但也滋长了明军过分依赖"乌龟壳"的思想,日后主要凭坚城以大炮远射,而不敢冒锋犯镝与清军野战,无法磨炼出像卫青、霍去病驰骋大漠建功沙场的铁骑雄师来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山海经女娲补天故事_山海经之天帝传说
- 下一篇:此山指的是_此山的意思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山海关够清军打一百年_谁放清军入山海关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1644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没落的明朝、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关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
-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说明文_山海关一日游必去景点
第一关上的靖边楼相连着老龙头,其实都是通着的很长一段围墙,墙上走人墙下开车。进了俩大俩小的石拱门徒步走很远才到正门,途经长城博物馆,山海关小吃街,然后门票进去一个斜坡是
-
绕过山海关_什么不过山海关
山海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老辈人常说的“关内、关外”,就是以山海关为界。山海关不仅是座历史悠久的军事要塞,更是风光宜人的避暑胜地。 老龙头:直入海中20米 老龙头距离山
-
山海关的海_山海关是什么
山海关景区“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文化活动 时间从 10月1日一直持续到10月7日 国庆七天乐带你嗨不停 古城、老龙头两大景区 联动举行 两大板块多样活动 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老龙头景区 “甜
-
山海关山海关_山海关攻略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
-
努尔哈赤与袁崇焕大战_
努尔哈赤雄才大略,戎马一生。他从25岁起兵到生命结束,活了68岁,军事生涯44年。在宁远之战前,他百战百胜,所向无敌,被人称为用兵如神。但在宁远之战中,惨败给了一介书生袁崇焕,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第 4 单元复习重点 一、默写词语 驾驶 不朽 诗篇 杭州 祖先 天堂 奇迹 奇异 绸带 谱写 民族 创造 陡峭 悬崖 观赏 宾客 手臂 屹立 秀美 挺秀 屐齿 柴扉 苍苔 稀疏 黄蝶 鸳鸯 泥融 沙暖 山海关 嘉
-
清代诗人写的诗_清代三大词人
众所周知,词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也与唐诗历来并称双绝,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光辉夺目的两颗明珠。如果你问我宋词有哪些代表人物?我会想到豪放派的苏
-
长相思·山一程的诗意_长相思古诗翻译山一程水一程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
-
孙传庭死,到明朝灭亡_明朝孙承宗简介
明朝末年,名将们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各个都是在为保住这将要倒塌的破落王朝而奋斗。可是到了最后,在付出了无数将领和士兵性命之后,明朝最终也还是没能保住,彻底的沦亡于李自成,
-
潼关在古代叫什么_潼关为什么重要
东汉末年,黄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所以先秦时代的函谷关已经失去了天险的作用。于是,位于崤函道西端的潼关就做了替补。 有关潼关的第一次历史记载是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