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的左拾遗官位上,杜甫作为谏官,因上疏为罢相的房琯求情,触怒肃宗,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六月(时长安已为官兵收复)被外调华州司功参军。在这一年的夏天,杜甫写下了七律《望岳》,流露出了无意官场的情绪,有最后两句为证:“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乾元二年春,杜甫回河南探视故居,归途中就所见所闻,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这几乎是中学生能背诵下来的诗篇。“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对安史之乱中无辜百姓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三吏”中的《石壕吏》最为人熟悉,对这首共24句的五古,人们记忆极深:“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犹闻泣幽咽。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石壕村,即今甘壕村,在河南陕县东观音堂镇的西北山区。杜甫去潼关的路上,经此投宿,遇上了这场“抓壮丁”。全诗明白如话,反映了一场战乱如何殃及到了老百姓。老妇的一席话,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百姓的悲惨遭遇,还体悟到了作为诗人的杜甫,那种把这一切记录下来的侠肠义胆。最后一句“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将悲剧性的绝望推向高潮。
《新婚别》的“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垂老别》的“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无家别》的“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黎民百姓)”,哪一首不是浸泡在血泪里!
杜甫就这样,可以说进一步开始了于战乱中“逃难”的人生阶段。乾元二年七月,杜甫终于辞官而去,先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住了三个月,再到同谷(今甘肃成县)小住,于十二月初开始了入蜀赴成都的行程。
在这一段时间,即从秦州到开始入蜀的这四个来月的时间里,杜甫写下了《秦州杂诗二十首》、《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等不少的诗篇。
“杂诗二十首”,均为五律;“作歌七首”均为七古。这些诗,可以视作杜甫逃难途中的种种心声,如歌如泣,展现了别样的时代心境。这段路,何时是尽头?正如“作歌七首”的第一首所言:“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