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于阵前,能做到有勇有谋;治军于军中,能做到军纪严明;部署于后方,能做到长远发展;本来领军就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而是由一系列工作组成,环环相扣。能同时做好每一个环节的人已然就是军事家了,而魏国后期著名将领邓艾,便是如此。
邓艾打仗,能攻能守、屡立战功
邓艾打仗多从大局出发,善用谋略,由于他擅长结合山形地势,所以计谋策略往往让人始料不及。最典型的就是著名的灭蜀之战,邓艾立下首功,偷渡阴平之计也成为流传后世的奇袭案例。当时主力部队是钟会,被姜维牵制于剑阁……
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钟会攻剑阁不下,无计可施。又因魏军军粮不继,准备退兵。此时,邓艾根据地形,率领一支军队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7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
邓艾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挺进绵竹,大败诸葛瞻(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一心想为国立功,率军奋力搏杀至死,绵竹战役很是惨烈。最后率军逼近成都,吓坏了蜀中大臣,于是刘禅向邓艾投降了,紧接着姜维也不得不降。
邓艾与蜀汉的战役很多,跟姜维是互相克制的老对手,抵御了姜维北伐,其中那次狄道之围被陈泰解救之后逼退了姜维,大家都认为可以放松之时,邓艾却料准姜维马上会卷土重来,加紧备战同时抢占了关键地位——武城山,据险拒守。
姜维果然率兵出岐山,后与邓艾相持于武城山。只是地利已失,久攻不克,姜维只好绕道,最后在段谷被打败了。而邓艾战前料敌准确,战中因机制变,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为后世防御作战留下了宝贵经验。
邓艾治军有表率,注重农业
邓艾在军事上富有大局观,考虑长远,战略部署令人信服而在军营中又凡事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共苦,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率先推转而下,军中有序,处处作出表率,所以上下一心。兵力优势时能大胜仗,劣势时也能不战而胜……
而最著名还是他将屯田积粮用于军队建设。三国前期打仗已经耗尽全国的人才与粮食储备,经济复苏与粮食生产在后期尤其关键。邓艾很早就能意识到这点,司马懿也让他视察淮河两岸,之后他著《济河论》阐明具体方案,展开大规模屯田。
屯田便能积备军粮。邓艾的措施在几年之后便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也成为魏国军队强盛的重要政策之一。司马懿和司马师都因此重用邓艾,而邓艾每到一个地方任职便能屯田垦荒,“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注重农业发展……
这也与他以前的经历有关,邓艾受战乱祸害,成为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放牛娃”。所以他即使身居高位了依然能体恤民众疾苦,可以与士兵一起下田耕作,而且他热爱军事,每到一处便研究地形,做出有利的战略部署。
直到邓艾凭其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学士,充当做一名看守稻草的小吏。过了近二十年。后来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然后遇到司马懿,才被赏识,由毫无背景的贫民被提拨升官,之后做出成绩,立下战功,一路高升。
邓艾,原名叫邓范,一个放牛娃逆袭征西大将的故事,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不能小看了放牛娃(至少有三个放牛娃都是大名人),因为曹魏政权后期能在三国中始终保持实力最强,邓艾的许多政治主张都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