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相反的诗句_人生一场大梦,世事几度新凉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相反的诗句_人生一场大梦,世事几度新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8-10 04:20:45
阅读: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今早,推开门,外面已是秋雨淅淅沥沥的场景。其实每到这时候,秋凉了,叶落了,很多事也都变得平和起来了,这感觉每年都有。

秋天,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或许大致相同,尤其是初秋的日子,早上和晚上凉凉的,需要添一件长袖,没有了风扇在耳后嗡嗡的响声,也没有了满头大汗的粘滞,清爽,平和,对生活似乎更多了一份期待。

秋夜,似乎最适合读书,最能让人静心。在今晚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品读苏轼的这首《西江月》。品味人事如梦,秋凉孤光的味道。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苏东坡: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

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不同的苏轼诗词选本、论著对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一词作于何时、为谁而作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标题都不同。大致有如下两种不同的说法:

苏东坡: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一、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作于儋州。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为该词加的标题为《西江月·中秋和子由》,认为此词”绍圣四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儋州“。刘石《苏轼词》只有词牌,没有标题,认为此词”约绍圣四年(1097)中秋作于儋州“。两书作者均认为抒发的是兄弟之情。

二、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作于黄州。洪柏昭《三苏传》认为“谪黄第二年的中秋,苏轼写了首《西江月·黄州中秋》词”。关立勋《宋词精品》也认为是“被贬黄州第二年中秋节所作的词”,并认为词的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作者“北望”是面向汴京,表现的是“对神宗皇帝的期望”。盖国梁在《唐宋词三百首》中同样认为该词是苏轼谪黄第二年“作于黄州的中秋”。吕观仁在《苏轼词注》中,直接用《黄州中秋》作标题。《宋词精华苏轼词选集》只提供一个注释: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此词作于元丰三年。

苏东坡: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对于这首词,我或许有不同见解。人生如梦,算起来一生也就七八十个秋景吧。秋天于我更像人到不惑,经历了春的万物萌动,也煎熬了夏日的酷暑骄阳,到了秋天,在瑟瑟秋风中,收获的就是一份平静了。如秋雨,棉棉无声。如秋阳,照耀着那片枫林。

这时候的的平静或者说是坦然,是因为已经看透了人生的起落、孤寂和聚散。人生就是这样,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来来往往,悲悲喜喜,其实于自己,这些又能何妨,最终还是落在了我们心里,埋藏了起来,想起来了是记忆,或苦或甜,想不起也就永远与我们擦肩而过了。

最近我去了贵州一趟,在初秋时节走进了贵州的山水,面对那险峻千年不倒的山崖,遭受风雨侵蚀千年而林立的喀斯特石林,还有将时间凝固的石笋溶洞。置身其中,我们屈屈几十年算的了什么?那些坎坷起落,孤寂苦闷又算的了什么?都不足脚下那苍劲的青石的疮孔,更不及路边古木掉落下的长满青苔的枯枝。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秋凉是平静的,是值得去敬畏的。或许我们该抛去那秋日的悲寂,去沉淀一份内心的平静,如秋水,波澜不惊。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