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屈原天问最有名的一句_天问出自屈原的哪首诗

屈原天问最有名的一句_天问出自屈原的哪首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8-21 00:06:08
阅读:

东汉人王逸为《楚辞》做注本,言及《天问》一文,释之为:“……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瑰玮僪诡……”虽《天问》一文是屈原放逐之后,忧心愁悴、仰天叹息之笔,但却是以“问句”的形式,传达出他对于这山、泽、陵、陆之上,沧海桑田变幻之间的“人”的认识,这是一幅“命运之史诗”和“上古神话”交织而成的画轴: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大禹治水、烛龙衔火、后羿射日、尧舜、武王伐纣……而在上古的时候,神话、传说皆不是文学,而是含有文学成分,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天问》以富含理性精神的笔调,勾勒一个“混沌开”以来,“楚”以前的历史世界,我国散乱的、毫无干系神话体系,在屈原的发问之下,井然而有秩序地出现。故此篇文章,不问《天问》之主干,而细究《天问》之枝干。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楚辞》

一、“遂古之初”:神话之中“天地”的布置

众所周知,我国最古老的神话是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天地无有,何来天地之间人和神之间的故事,屈原的《天问》便是从“天地”的为何事现在的模样开始发问,有条不紊地展示了一个“楚国人”眼中神话环境: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天问》此文首先形成的是对于天地草创之际的认识——1、天地最初是“无”,什么也没有,也就是“混沌”。所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里便是屈原的反问,既然天地未开,谁,又是怎么知道的,人们最初认为“天地”是一片混沌?据《列子》记载:“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沌”,又“一者,形变之始。清者上为天,浑重者下为地,冲和气为人”。从这里看出,“混沌”是一切事物混杂的状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含“气”、“形”、“质”,是在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出发,古人的自我推衍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盘古

2、纵向: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的关系。这是世界形成的第二步。就如同上述所说,清者为天浊者为地,清浊交汇便是造就了人出现的条件。故《天问》有了“阴阳三合,何本何化?”的发问。

3、横向:一阴,一阳,一昼,一夜,是天地开始运转。这是世界形成的第三步。所谓“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大致意思是说,天地形成之后,这些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于是屈原带着思考离开了对于混沌初开的追问,开始对于当时认识的“天地”的布局,也就是神话中天地的布局,开始发问: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河图》言“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在古人眼里,世界由八个柱子撑住,这才能使得天地稳固。那么这八个柱子和中间的昆仑,对应的是“九重天”:东方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在天地之间,便有日月星辰以一定规律运作,按照《列子》所言:“天,积气耳。日月星宿,亦积气中又光曜者”。

从后来《淮南子》“怒触不周之山,天维绝,地柱折,故东南倾”可以看出,古人的神话体系中“天地”的想象,和最初现实中对于“天地”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淮南子》

二、自然灾害下诞生的“神话”主干

吕思勉《先秦史》说:“虞夏之间……以避水患,西迁河洛,更度河而入河东”,水灾,是导致古代先民迁徙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天问》是理性的篇章,而在《天问》之中,对于天地的思考过后,便是从“大禹治水”说起。从现实看,水灾,是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于是,衍生出来的神话,也是占据次于天地诞生的地位,这是为什么?章培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中对于“神话”提出了“重实际而轻玄想”的观点,认为面对严酷的自然灾害,群体的力量至上,个体无法生存。换句话说,我国神话,是群体视角下的神话。所以,我国神话,在“自然灾害”之下,形成了以下特点: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屈原天问图

1、对于遥远、可怕的景象的想象

《天问》对于这一点的涉及较少,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原文如下:

康回冯怒,墬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这里就是讲述了洪水的起源——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也就是“康回”,这里如果从“重群体而抑个人”的观点看共工,代表一个背叛群体的人,所以,做出了有损群体利益的行为,导致了灾害。人们将不可解释的自然力量,推卸到共工身上。这个故事大有做错事的意味

也是出于对于自然力量的恐惧,对于出卖群体利益的人的斥责。人,若如同共工一样,打乱天地秩序,就会带来灾难,神话是一种对于自然力敬畏之心、恐惧之心的表现,是人们对于不可知、时代久远的自然灾害的“认错”式解读。

之所以这样子说,是和下文“大禹治水”联系在一起对比的结论。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大禹治水

2、群体视角下“为民除害”的英雄

治理水灾,便是从群体角度出发的神话故事,和共工相反。

对于水灾,《天问》较多的篇幅都是围绕“大禹治水”的故事展开的,根据《淮南子》保存的神话传说来看,共工引发的这次洪水直到舜禹末年才平定,时间跨度是十分大的,原文如下: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于是,“禹”“鲧”治水被沾染上了奇异的色彩,首先是动物的帮助,鲧听从了“鸱龟”,舜听从了“应龙”,似乎面对可怕的灾害,这些两位代表群体的治水领袖,有了某种神奇的能力,得到万物的帮助,一起面对灾害。其次人物的传奇经历,如鲧,“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晋书》记载:“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羽渊”,人可化熊,是人被自然化的表现。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但是对于两神话之人的态度,确是依然取决于群体的利益:鲧,治水失败,被杀,舜,治水成功,被封为帝。可是正如屈原《天问》提出的质疑一样——“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子是父亲教导出来的,有何变化?都是听从动物、采用息壤等等,难道鲧治水就没有一点有益之处?可见结果占到了很大决定因素,是否有利于群体,直接导致了对于神话的人物的偏见,我国神话人物,大多是面对自然灾害而生,能维护群体的人物的英雄

3、推衍——

类似的还有《淮南子》中女娲补天:“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后羿射九日等等。《天问》中另一大灾害,便是旱灾,原文:羿焉彃日?乌焉解羽?,其表现的形式也是和治水一样的道理,就不多叙述

三、和“人”纠缠不清的“神话枝干”

按照上述论述,我国神话大多是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诞生的上古先民之幻想、解读,但对是,也有一部分神话是对于社会历史、和平时期的自然规律的解释:

首先,便是对于奇幻事物的想象,这部分也是对于自然力量的幻想,但是不同于之前洪水滔天,大禹治水的夸张和恐慌,这部分跟像是一种猜测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山海经》异兽

这是奇异的神话万物图

烛龙,《山海经》云“钟山之神奇,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东,呼为夏,不饮不食,不喘不吸,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赤色。”这是在西北天的幽冥无日之国。

羲和,日御也,驾车飞驰,所到之处,带来阳光。

若木,《山海经》云“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是有自己光华的神木。

虬龙,无角之龙

……

从这些奇特的事物来看,都是人们对于日光、季节、树木、动物等等自然万物的夸张想象,都是在“万物有灵”的话题之下的所诞生的,似乎一草一木,皆大有文章,这无疑是人对于自然奇妙探索的表现

屈原《天问》对于这一切的追问,是紧紧跟在水灾平定之后的,是天地逐渐繁衍的象征表现

古时候的屈原也是个“神话通”,看看《天问》一文里的神话世界

武王伐纣图

其次,政治也往往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在这之后,《天问》的内容主要讨论例如夏、商、周等王朝更迭之事情,这些历史上重要的人,也带上了神话的色彩

会朝争盟,何践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

这是笔者以为最为典型的一处,诸侯会聚,兴兵讨伐商周,“叔旦不嘉”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无望得兵铃,谋东观,白鱼入周,俯取以燎”,白鱼跳入舟中,被当做吉兆,可谓颇有传奇的意味。

这些神话传说,笔者自然不能列举完毕,但是从《天问》的排列之中,可以看出:天地之初——人和自然——人和人,是一个由大到细微的一个过程,我们看神话,也不至于凌乱。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