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两位大师的书法作品〈清平乐·六盘山〉
[中国美术馆]介绍沙孟海大师和鲁人教授书法“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中国美术馆]介绍,一位是书法大师沙孟海,一位是书法教授鲁人。沙孟海书写的苍劲厚重,鲁人教授书写的俊奇秀美。沙孟海先生善写大字行书草书,鲁人教授善写行草大草。本篇文中书法作品,一幅是中堂,一幅是横幅,两幅作品都气势磅礴、法度严僅,均现两位先生扎实的传统功底。两幅作品都体现了“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诗境意境,并且有強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积极向上,直面人生的正能量,实乃书写〈清平乐·六盘山〉的上乘佳作!令人叹服。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出自毛泽东 1935年创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是1935年10月诗人翻越六盘山时抒怀之作。六盘山是长征中的最后一座山。长征已经
全诗白话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1935年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935年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折叠文学赏析
《清平乐·六盘山》是红军摧毁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翻越六盘山高峰,胜利在望时写下的词章。这首词既抒发了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长征的英雄气概,又表达了他们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
上阕表明当时的战斗决心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秋高气爽,万里晴空飘浮着几缕淡淡的白云,伫立山顶,极目凝望着南飞的大雁直到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两句词看似写景,实则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情怀,既有登高望远吞吐山河的豪迈,又有追随大雁,遥想战友、亲人的柔情。因为雁阵飞往的地方,正是诗人刚离开不久的革命摇篮——井冈山,那里有几经战斗开辟出来的广大革命根据地,有和红军心连心的革命人民,有留在那里继续斗争的战友何叔衡、瞿秋白、陈毅等,也有诗人的亲人毛泽覃,他心爱的幼子也寄养在那里,后来不知去向。所有这一切,足以令人魂牵梦绕,南飞的大雁啊,你能带去诗人的问候与思念吗?你能把长征胜利的喜悦带回南方吗?这两句词可谓触景生情,在对自然景物的白描中,蕴藏着诗人对战友和亲人的款款深情,耐人寻味。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长城”指抗日前线,红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向陕北根据地,向抗日前线进军,掐指算来,红军北上的行程竟有二万多里。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奔赴抗日前线,不到长城,算什么英雄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回顾长征的光辉历程,在过去的一年中,红军既要与雪山草地、激流险滩、严寒酷暑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又要与一路上围追堵截的敌人周旋、战斗,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中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然而诗人仅用了“屈指”二字,于轻描淡写中流露出红军对漫漫险途等闲视之的英雄气概。这两句词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抗日前线的英雄本色。
下阕展现革命前景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如火的红旗,飘扬在高高的六盘山顶,烘托出红军将士的胜利喜悦。“红旗”作为革命的象征,在毛泽东诗词中反复出现:“山下旌旗在望”;“红旗跃过汀江”;“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风卷红旗过大关”;“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及其率领的工农红军扛着这面红旗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胜利,今天,这面红旗历经枪林弹雨,更加鲜艳地招展在六盘山顶,它预示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将翻开新的一页。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的反动政权。毛泽东极其正确地判断出当时的形势,“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虽然这时红军已从三十万人减少到不足三万人,但由于路线正确,数量上暂时减少了,质量上却比过去更强大了。有了经过锻炼的中国共产党,又有了经过锻炼的红军,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歼灭呢!即使是凶神恶煞般的蒋介石,也最终会被革命力量打倒。这两句词不但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誓言,而且也是作者对依靠革命力量推翻反动势力的前景展望,表现了高度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这首词上下两阕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言志,结构对称、美观。上下两阕相对独立又紧紧相连,上阕写眼前长征的胜利,抒发红军将士的英勇斗志。下阕进一步联想,放眼将来,抒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概。作者的视角由近及远,作者的情感由喜悦到高亢、激昂,结构紧密,又不显拥挤,语言浅近清新,却又耐人寻味。
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宛若一幅壮美的诗情画。其景,明媚夺目,其情,摧人振奋。诗人运用了借喻手法,“长缨”喻指革命武装力量,“苍龙”借指蒋介石,诗人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以武装的革命打败武装的反革命这一思想内容。最后一句“何时缚住苍龙?”以诘问的笔法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度,增强词的韵味。在遣词上,可谓字斟句酌,非常讲究,如“望断南飞雁”的“断”和“飞”,使整首词神采飞扬,“一语为千万言所托命”,让人顿生无穷遐想。又如“屈指行程二万”一句,于娓言细语中蕴含了多少道不完的艰辛,又表现了诗人何等旷达高远的胸襟嗔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品味愈久愈能领悟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再如“漫卷”一词,营造了一幅浪漫欢腾的景象,使人们感受到峥嵘岁月中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在手”与“缚住”更是表现出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的气魄。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如此的信心满满,如此豪情,怎不令人心向往之!这首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清平乐六盘山行书作品_清平乐六盘山书法怎么写
【人民网】两位大师的书法作品〈清平乐·六盘山〉 [中国美术馆]介绍沙孟海大师和鲁人教授书法“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沙孟海先生书法作品〈清平乐·六盘山〉 鲁人教授书法作
-
秋收起义正式爆发_秋收起义打响了
说起秋收起义,它是由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江西和湖南兴起的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在我国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中共史上三大起义之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1927年七月份,中
-
1927年秋收起义地点_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等人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
-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结果_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关系
昨天,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全国人民都感谢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时刻保卫国防,我们才得以安居乐业------即使天热,也可以问小孩:“你是想吃西瓜?还是甜瓜?要不要去游泳
-
秋收起义的结果是什么_秋收起义的特点是什么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 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
-
秋收起义电视剧分集剧情_秋收起义的
新华社长沙9月25日专电(记者阳建)2017年是建军90周年,也是秋收起义90周年。为纪念革命历史,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秋收起义》25日在秋收起义会师原址湖南浏阳市文家
-
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 孔夫子_秋收起义建立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决定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向井冈山进
-
秋收起义_秋收起义爆发于哪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到了低潮,共产党人没有在白色恐怖的大屠杀面前畏惧,而是果断地拿起武器进行反抗,通过武装斗争寻求劳苦大众的彻底解放的救世良方。在“三大起义”
-
秋收起义走出来的将军_参加秋收起义的将领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冯斌 责任编辑:朱红 电视剧《秋收起义》剧照 当书生意气遇到革命青春,会缔造怎样的史诗? 近日重温红色青春剧集《秋收起义》,那厚重的革命背景和惊心动魄的历
-
秋收起义开辟了什么革命道路_秋收起义的革命队伍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文韬 整理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是毛泽东于1
-
秋收起义的开国将帅_秋收起义的将领到建国后有哪些?
中国人对9月9日非常熟悉。但绝大部分人只知道农历的9月9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而不知道公历的9月9日是一个非常伟大、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1927年的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
-
秋收起义的意义 历史意义和影响是什么_秋收起义最显著的特征
1927年9月,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震撼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是继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中共领导人民拿起武器,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击的又一次武装斗争。秋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