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下面是他的较为著名的一首诗词进行赏析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最初可见《花间集》中韦庄词。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余皆押仄声韵,也作《木兰花》。
古诗中的《决绝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薄情郎,从而表示与之决绝。唐元稹作有《古决绝词》三首。
这首词中有两个典故:

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馋害而被打入冷宫。南北朝的刘孝焯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骊山、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源自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更使这一爱情故事传颂千古。
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太多人喜欢这一句。命运如同树枝间投下的光影,光怪陆离,斑驳交错,怎样都无法看清,而若是细细的看,久了便觉出恍惚来。

容若这首《木兰花令》,道破天机的只这一句,其余的,都是可以略去不看的。在浩如烟海的词赋中,无论怎样,这一句都是决绝的独立,很难找出能与这句话并肩的句子。如果一定要说有,怕也只有元好问的那首《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勉强可与之匹敌。
两句话,都参透了世情,问懵了苍生。是啊!小时候听故事,都是相似的开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遥远的地方,某一天……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何其美好。
很久很久以前,天与地尚未分开,世界一片洪荒,女娲刚刚造出人类,一切都混沌未明。是的,在那样的时候,故事还来不及开始,我们也来不及遗憾与悲伤。
初见,在杭州的西湖边,烟雨朦胧中,悠悠小舟上,白娘子与许仙借伞定情,两人相顾凝眸,心波荡漾,情如小荷,才露尖尖角;
初见,在清静的书院里,一个名叫祝英台的女子轻轻坐在一个名叫梁山伯的书生身旁,轻身唤他:「梁兄,三载同窗,一朝诀别,此时此刻,又如何能知我就是你的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