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情不知所起的整首诗牡丹亭_牡丹亭至情论的理解

情不知所起的整首诗牡丹亭_牡丹亭至情论的理解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0-26 15:47:35
阅读:

所有的情感,在唐诗中,都能找到共情,

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欣喜,

是“三春三月忆三巴”的思念,

是“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深情。

亲手写一首格律诗,抒发心中的真实感受。

《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填词。

点击下方图片,看免费课程吧!


偌大的舞台上,一位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着一身月白袖裙,描画着长眉粉面,袅袅婷婷移着碎步。待她轻启朱唇,幽幽唱道: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汤显祖,字义仍,一生“性气乖时,游宦不达”。在心学崛起、性情日益昌达的时代背景下,汤显祖反观人的本性,开始了对其“至情”理想的建构。

其“临川四梦”:《紫钗记》写“一点情痴”,《牡丹亭》写“生生死死为情多”,《南柯记》写“一往之情为之摄”,《邯郸记》写“一生耽搁了个情字”。

“至情”成为汤显祖哲学思想和文学观念的灵魂,而《牡丹亭》则是最为突出的代表,如作者自述“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段总括《牡丹亭》主旨的话,更不知打动了多少人。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情”之萌动,本乎天性

汤显祖的“至情说”,其核心便是“情”。他认为情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

而那个因情而梦、因梦而病、因病而亡、又因情而生的杜丽娘,也便成为了“至情”的化身。

在第三出《训女》中,杜丽娘缓缓登场。作为南安太守杜宝唯一的女儿,她“才貌端妍,无不知书”;作为子女,她待父母既恭且敬,莫不遵从;身为女弟子,她待恩师陈最良亦敬重有加。

她读《女诫》、《女训》,16岁了还“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可以说,此时的杜丽娘,言行举止,皆遵循着贵族之家贤良淑德的守则。“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扼杀和束缚着她青春的活力。

然而“世总为情”,无论封建教育怎样刻意而谨慎地避开“爱情”的字眼,也无法泯灭杜丽娘作为人所具有的“情”的天性。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因此,当陈最良将《诗经 周南 关雎》解释为“后妃之德”时,杜丽娘却直觉地感到,这是一支描写男女之情的恋歌。

当读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她也便自然地感到情感的萌动:“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偷逃向园林的杜丽娘,面对着那姹紫嫣红的春光,不由得发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

然而这般美色,却是无人欣赏,一任春色散尽、景致萧条。园林繁华的背后,竟是有着无限的荒芜。

她不由得想到自己,深居闺阁,空有如花美貌,却只能顾影自怜。眼看着青春如春光般逝去,她却无能为力,生命的空虚感接踵而来。

“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游园一事,让她一直备受封建礼教桎梏的心,有了缺口。对爱,对情的向往,终于让她于梦中生出一段缠绵情愫,不可自拔。

2、情之执著,冲决生死

梦中柳梦梅的出现,让本已情感萌芽的杜丽娘,找到了寄托之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长期备受压抑的情感终于如火山般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可梦毕竟是梦,梦醒后的杜丽娘,满怀怅惘,遂有了“寻梦”一出。她再次来到园林,却只见“昨日所梦,池亭俨然”,物犹在,人不见。

汤显祖为了表现这份“至情”,近乎极端地让杜丽娘因爱而相思,因相思而寻爱,因寻爱不得而死。“连宵风雨重,多娇多病愁中”,终于在一个深秋雨夜,杜丽娘香魂杳杳。

“寻梦”一出里,集中体现了杜丽娘的那份至情。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她对着柳梦梅的象征——梅树,倾诉深情,许下誓言:“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在梦境中的杜丽娘是大胆的,她可以抛却世俗的一切束缚,展现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而死后成为幽魂的她,更几乎全然卸下了封建礼教捆缚在她身上的锁链。

为了“情”,她敢于离开冥府,重踏人间,只为寻得意中人。她大胆而热烈地同柳梦梅相会、相爱,共订白头之盟。

也正是这份真情与执着,让她最终冲决了生死的鸿沟,由生入死,再由死入生。她的身上所固有的那种“情”的天性,成为了对封建“理”的一种挑战与反叛,并最终构筑了一曲离奇幽艳、感天动地的爱情的恋歌。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至情”既是这部作品的主题,在男主人公柳梦梅身上同样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玩真》一出,他对着杜丽娘的画像,“早晚玩之,拜之,叫之,赞之”,如醉如痴。《冥誓》一出,他向杜丽娘大胆示爱,拈香盟誓:“生同室,死同穴。口不心齐,寿随香灭。”

在得知杜丽娘是鬼非人的真相后,他虽然害怕但并未过分恐惧,因为在心中,他早把杜丽娘看作自己的妻子。为了救活杜丽娘,他甘愿冒着“开馆见尸,不分首从皆斩”的大明律。

此时的他,已然由一个自负才学、风流多情的书生,成长为一个捍卫理想、忠贞爱情的斗士。

3、情之痴处,是为“至情”

《牡丹亭》共55出,至第35出《回生》,杜丽娘由死入生,死生转换便已结束。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反而又用了约摸三分之一的笔墨,去描写柳梦梅与杜丽娘父亲杜宝间的翁婿冲突。

在许多人看来,死生转换是《牡丹亭》最精彩的部分,如著名戏剧家洪升的一段评论:“肯綮在死生之际,记中《惊梦》、《寻梦》、《诊祟》、《写真》、《悼殇》五折,自生而之死;《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五折,自死而之生。”

那么这后20出是否画蛇添足?随着当代许多改编本的出现,如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虽将全剧缩短为30余出,但是杜丽娘回生之后的情节,却都做了保留。

这也说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牡丹亭》全本的意义及最后一部分的价值所在。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在最后一部分,翁婿冲突成为主线。杜宝的形象是好人,好官,但政治上的中正刚毅并不能掩盖其道德上的陈腐固执。

在杜丽娘与柳梦梅不惜为爱担荷风险、不顾一切时,杜宝却是固执地秉承礼教教条,蛮横而专制地阻挠男女主人公相恋。甚至执拗到扭曲人性,不认妻女。

如果说杜丽娘与柳梦梅是汤显祖“情”的化身,那么杜宝与陈最良等人,则就是“理”的卫道士。

汤显祖通过在最后一部分,充分展示并放大这种尖锐而激烈的情理冲突,将这个故事上升到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间的矛盾。

杜丽娘与柳梦梅两人间的爱情越是凄艳动人、冲决生死,便越是显现出礼教教条的不道德、不人性,也越是能体现出汤显祖对人世间至情至性的深切赞美与呼唤。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里反复咏叹着的,便是这人间的至情。

许多年后,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黛玉走至梨香院时,偶然听到女孩子们演习《牡丹亭》戏文,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一句时,不觉心动神摇。再细细思量其中滋味,竟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黛玉与宝玉,杜丽娘与柳梦梅,他们原是一般的痴儿,为情成痴,痴至极处,便是至情。

公元1550年,汤显祖出生之时,恰逢昆曲兴盛的顶峰。一部《牡丹亭》,上承西厢记,下启红楼梦,构筑了一个长达四百年之久的东方梦境。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昆曲,是中国人的雅乐。描金纸扇、水袖翩翩,画廊深处,美人歌舞,婉转悠长的水磨腔调缓缓浸入人们的心底,一声长叹——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参考文献

申一诺.论《牡丹亭》中的“至情”思想

谢拥军.《牡丹亭》的至情思想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