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时将近300年,无论诗人还是诗作的数量,都远超前代,诗坛不可谓不繁荣。然而,就总体艺术成就而言,明代诗坛乏善可陈——早期台阁体当道,充斥着粉饰太平,了无生气的平庸之作;中后期,前后七子推崇汉魏、盛唐诗歌,但创作途径大有问题,模拟成风,完全失去了自己;继之而起的公安、竟陵诸派虽然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希图纠正前后七子机械拟古的弊端,却又矫枉过正,最后不是流于“轻率浅露”,就是流于“幽深孤峭”;反倒是明代中叶,江南的一批画家兼诗人,如沈周、文征明、唐寅、祝允明等,不事雕饰、自由挥洒,颇写出了一些生趣盎然、才情烂漫的诗歌,只可惜又多少失之柔弱……
一直要等到明清易代之际,明代诗坛才终于爆发出了第一声却也是最后一声强劲高亢的绝响。这声音,来自于少年天才诗人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年),字存古,松江府华亭县人(可算是韩寒的前辈同乡)。其父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都是明末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夏完淳九岁即能诗文,有“神童”之称。十四岁起追随父亲、老师起兵抗清。虚龄十七岁时壮烈殉国。
夏完淳的诗歌深受老师陈子龙影响,早期多有模拟之作,可视为习作。十四岁以后,遭逢乱世,国破家亡,又亲身参与了抗清斗争,血与火的生活锤练了他,诗歌水平迅速上升,写出了大量杰作。他的诗风慷慨悲壮,清新开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时代气息。
1645年,南明覆灭南京沦陷。夏完淳随父亲夏允彝第一次参加抗清义军。他写下了《长歌》一诗:
我欲登天云盘盘,我欲御风无羽翰。
我欲陟山泥洹洹,我欲涉江忧天寒。
琼弁玉蕤佩珊珊,蕙桡桂棹凌回澜。
泽中何有多红兰,天风日暮徒盘桓。
芳草盈箧怀所欢,美人何在青云端。
衣玄绡衣冠玉冠,明珰垂絓乘六鸾。
欲往从之道路难,相思双泪流轻纨。
佳肴旨酒不能餐,瑶琴一曲风中弹。
风急弦绝摧心肝,月明星稀斗阑干。
整首诗歌音韵铿锵,藻彩纷披,融屈赋、张衡《四愁》与李白《长相思》之才情于一炉,置于唐代名家甚至大家集中,也不逊色。很难相信是出自于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诗人之手。
同年,因抗清失败,父亲夏允彝沉塘殉国。在国破家亡的惨痛之中,夏完淳坚持不屈斗争。他把自己比作填海之精卫,表达了奋战到底的决心:
《精卫》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1646年,他跟随老师陈子龙参加了吴易的抗清义军,第二次从军抗清。在军中,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写成《即事》三首,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和雪耻光复的雄心壮志。全篇基调悲壮激越,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感情,十分感人。
《即事》
其一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其二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
其三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
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不幸的是,吴易的义军也很快失败了,老师陈子龙自杀殉国。夏完淳侥幸逃脱,虽然一度漂泊无依,但是依然坚持联系海外的抗清力量,力图再战,不幸于南明永历元年六月(1647年)因为“通海案”被清军逮捕。
从那时起至慷慨就义的八十多天里,夏完淳仿佛跟时间赛跑一样,连续写下了不少慷慨悲壮、表现民族气节的诗歌杰作。最著名的如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别云间》,写尽了永别故乡的亡国之痛,同时又充满着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被清军押解前往南京途中,他经过松江的细林山,想起一年前以身殉国的老师陈子龙,写下了生平最出色的诗歌之一《细林夜哭歌》: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陈子龙自号“於陵孟公”,因此完淳诗中以“孟公”简称之。诗人回想当初兵败之后师生二人离散,自己上山寻找恩师而不得(“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决心追随恩师殉国——最后高呼“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可谓字字血泪,振聋发聩,师生间生死与共的真挚战斗情谊,感人至深。
被解到南京后,大汉奸洪承畴亲自上堂审讯夏完淳,意图劝降这个名动江南的天才少年。夏完淳假装不认识堂上的洪承畴,对洪极尽机智羞辱。洪劝降失败,只好将夏完淳等人投入狱中。在狱中,为鼓舞一同被捕意志消沉的岳父钱栴,诗人写下了《柬半村先生》诗:
乐令竟如此,王郎又若斯。
自羞秦狱鬼,犹是羽林儿。
月白劳人唱,霜空毅魄归。
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诗中,他将自己比作乐毅和王勃,叹息空有文韬武略,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他深知生命即将结束,却坚信自己的英魂,将来一定有机会看到中华大地的光复。“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气势奔放,开朗壮美的诗句里,一个视死如归的少年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南明永历元年(1647年)九月十九日,夏完淳与同案的三十余人,一起在南京西市刑场慷慨就义。据史料记载,临刑时夏完淳坚决不下跪,刽子手无法顺利将其斩首,于是只好用刀架在他的喉咙上,将其喉管割断……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少年天才诗人壮烈殉国!而明代诗坛最后的高亢之音也就此戛然而止,永成绝响。
夏完淳在世虽只有短短的十七年,却留了丰富的文学创作成果,计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他的诗歌成就之高,在明代诗坛只有初期的高启、中期的何景明以及老师陈子龙等少数几人差堪相提并论。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夏完淳:“存古十五从军,十七授命,生为才人,死为鬼雄,……诗格亦高古罕匹。”确实,就诗论诗,夏完淳不仅足以睥睨一代,而且必将辉耀千秋,屹立于中华古今爱国诗人之林。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诗歌,夏完淳的文章也十分出色,《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诸篇,都是至情至性感人至深的一等好文章,毫不输于后世林觉民的《与妻书》。
- 上一篇:菜根谭关于人生的名句_菜根谭100句经典语录
- 下一篇:介绍莫愁湖公园的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