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正书院位于清凉山东麓岗阜上,明嘉靖年间修建。其时南京的讲学之风盛行,督学御史耿定向亦在清凉山建立书院,取名“崇正”。“崇正”二字取自宋代丞相文天祥“天地有正气”之句,含有推崇正统的儒家学说之意。耿定向亲任主讲,学生焦竑管理日常事务。徐光启、汤显祖、方苞等都先后在此讲学。
耿定向去世以后,万历七年正月,时任首辅的张居正奏毁书院。耿定向的学生们为悼念恩师,改书院为祠堂,题记曰“耿天台先生讲学处”。万历十一年,祠堂改为“云巢庵”。清乾隆年间,庵堂毁于火灾。至嘉庆初年,僧人展西募资修复,作为佛事活动场所,仍称其为“崇正书院”,并筑一新楼,名为“江天一线阁”。咸丰年间,书院又毁于战火。同治四年,僧人可曾募资重建,更名“小九华寺”。小九华寺供奉地藏王菩萨,相传地藏王肉身曾在此坐禅。每年七月地藏王诞辰日,居民倾城而出,上山进香。“清凉问佛”为明清“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小九华寺”被毁坏殆尽。
1980年,南京市政府拨款复建今“崇正书院”,并上移数十米,南京工学院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亲自指导设计方案,历时两年竣工。重建后的祟正书院建筑面积达1350多平方米,殿堂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分为三进,与隔山的扫叶楼遥相呼应,蔚为壮观。建筑风格体现传统江南园林雅致的庭院特色,是公园内最大的一组仿古建筑群。
崇正书院依山势分为三进,前两进两侧有游廊相连。一殿与二殿由回廊相连接,廊壁墙上开各式花窗,东侧廊壁嵌有两块石碑。二殿与三殿间是开阔青石平台,其东侧有一组山水小景。
三殿是公园的最高处,又称“清凉胜境”,这是一座高6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等错列点缀其间。大厅四壁精工画就的四幅大型壁画再现了南京“春牛首”、“夏钟山”、“秋栖霞”、“冬石城”四季景色。登楼可以遥望书院东墙外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放眼四周,一片苍翠,抬头远望,方圆百里尽收眼底,令游人产生无限遐思。
来源:微信公众号南京鼓楼档案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描写雪景的古诗词(不少于10句)_描写初冬雪景的诗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