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失街亭中诸葛亮和马谡的性格特点_马谡失街亭失败原因

失街亭中诸葛亮和马谡的性格特点_马谡失街亭失败原因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1-25 11:02:38
阅读:

失街亭:马谡的致命缺点,诸葛亮的致命用人失误

文:书生正气

来源:读史阅世(dushi828)转载请注明作者作品与来源

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令多少文人墨客、妇孺百姓叹息,叹息马谡的错误,叹息诸葛亮的用人失误,叹息蜀国的国运衰微,但是胜败转头就离去,无法追悔,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前车之鉴。

马谡这个人有必要介绍一下:马谡是马良的弟弟,是荆州人,当时荆州人都说马氏兄弟都是人才,尤其是马良最好。由此可见,马谡的确是人才。在平时马谡也经常给诸葛亮提出非常好的战策,比如诸葛亮南征孟获,马谡就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并得到诸葛亮的认可;而后再度用计离间魏国司马懿,让司马懿赋闲在家。可以说诸葛亮时代的蜀国前有马谡后有姜维。马谡的优点很明显,能说会道,把问题分析的很透彻,理论造诣很深,但是马谡的缺点是实战经验不丰富,书虽然读的多,但是临场却会出问题。这一点刘备看出来了,诸葛亮却忽视了。

再看看街亭之战,守方是蜀国马谡,军队一万五,攻方是司马懿加张颌,军队10万以上。街亭的地形是没有险阻,一片平坦地势。说实话守是很难的,况且还是军队数量极劣势。 所以这场仗是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如果不用计策,司马懿强攻也能打下街亭,这个时候马谡用计代兵实在是明智之举。马谡的想法很清晰,全军上高山,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蜀军可以以一当百。这种想法十分正确。本来就是一万打十万,拿什么打,就算是守成都这一万五也守不了吧,后来的邓艾攻打成都,刘禅在成都有三万军都不敢打,马谡凭什么打?而且马谡的做法是有典故借鉴的:韩信的背水之战。

但是即使如此,马谡仍然败了,为什么呢?输在哪里?输在人心。韩信的时代,天下不稳定,这时候的士兵想必都是混口饭吃,都是想活命的,当兵是终身职业;而马谡这个时代,三国鼎立了,士兵后面还有家小父母妻子,他们更多的是当兵为了银子,暂时的职业,谋生的职业,他们为什么要去卖命? 况且蜀国十户人养三个兵,真的是负担太重,这些士兵想必没多少心甘情愿的。所以韩信的士兵面临绝地能逢生,而马谡的士兵则会投降。

再者街亭一仗没有瞬发性,也就是马谡率军上山用了一天,司马懿围山也用了一天,人家跟你消耗战,没吃的没喝的,体力吃不消你的士兵还能打?韩信的背水之战是瞬发的,就是士兵们突然面临绝境,不拼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马谡的战略方法是对的,但是用错了,错在不该耗。要想让那些士兵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要瞬间让士兵处于绝境,不拼没有生还的希望。

马谡读的书很多,又十分聪明,但是缺乏经验是他的致命短板,由此可见,实践和理论要结合是多么痛的领悟。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