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与感悟】
一个人的学习与修养,应当有一定的志向, 有正确的目标与恰当的措施、方法。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以六艺为手段,以仁、德为纲领,追求人生之道的学习模式,从而最终成就完善的人生。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发扬光大。”
【评析与感悟】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句话阐述了人与道、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评析与感悟】
这句话被后世广泛引用。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未来有一个统筹与规划,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而不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般地被动应付。
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孔子说:工匠想把活儿做好,首先必须使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与感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为人们所熟知。与贤者为邻,则其功业日进,与仁者为友,则其道德日高。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学习贤人,结交仁者,这是首先要做的重要一步,也可称得上是提升个人修养的终南捷径。
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评析与感悟】
这里讲到言行关系,强调两者一定要一致,否则就违背仁、信的品德。言过其行是一个人的耻辱,不仅欺人,而且欺己。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
【评析与感悟】
身正就是榜样,以身作则本身就具有极强说服力。正人先正己,既是做事的需要,也有修养的表现。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论语10句翻译和原文_论语10则经典加翻译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与感悟】 一个人的学习与修养,应当
-
论语三则译文及注释_论语第三篇原文及翻译
泰伯篇第八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
-
论语选录翻译及原文_《论语》精选(三)
《论语》简介: 《论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本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
-
论语是孔子的代表作对吗_孔子与论语答案
梦菊先生:感谢你的精彩回复。 我为什么很在乎“诗无达诂”?这是因为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读书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是就算读懂了书?答案是否定
-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赏析_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赏析
《论语》10句经典名言赏析,精辟犀利,句句直击内心。 1.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自我赏析:君子不可以像容器一样,只在某一方面有用处。君子要博学多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某一
-
论语学而篇第七_论语节选七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
-
论语.子路第十三篇: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_论语 宪问篇
完整“论语”原文及解释,“子路篇”与“宪问篇”,收藏必读古文!(每日更新你想要的文章资料,为了方便你的查阅请在文章标题的右上方关注我们哦!)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
-
《论语》五则(一)原文及翻译_论语第五篇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 14·15 子曰:“晋文公(1)谲(2)而不正,齐桓公(3)正而不谲。” 【注释】 (1)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 ̄前628年在位。 (2)谲:音ju
-
论语经典10句_论语经典名句10句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总结,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思想对中国和
-
《论语》的思想内容_《论语 》
今天继续讨论《论语》的基本思想。一开始我说过,《论语》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主题:为人、为学、为政。前面我们讨论了“为人”,今天我们继续讨论“为学”。 孔子讲“为学”,
-
论语第七篇原文_论语十七章原文及评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