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李陵之祸与司马迁_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影响

李陵之祸与司马迁_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影响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09 00:02:40
阅读:

西汉,那是一个刚劲质朴的年代,一个激情、宏放、悲壮的年代。有雄才大略、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有雄深雅健、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有壮士悲歌、身败名裂的李陵……

李陵是将门之子,他的祖父就是"飞将军"李广。陇西李氏本是有名的军人世家,生于边塞,长于边塞,善骑射,得士卒心,匈奴畏之。

可这一家子真是一代比一代惨:李广"生不逢时"(汉文帝曾亲口对他说:如果你生活在高祖时代,万户侯不在话下。),心高命奇,自结发大小七十余战,反无尺寸之功以封侯,竟跟卫青赌气自杀。

李广三子:当户(这个古怪的名字来源于匈奴的一种高级官职,可能李广是以此记录某一次战功)、椒、敢,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

但是当户、椒寿命太短,都先于李广去世。只有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旗鼓,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

后来,李敢因为父死之仇,将大将军卫青打伤。可能是出于歉疚心理,卫青吃了这个哑巴亏。但是过了不久,李敢陪同汉武帝到甘泉宫打猎时,却被老上级、骠骑将军霍去病(卫青外甥)射死。

霍去病此时正炙手可热,汉武帝一力包庇,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于是,擅杀大臣之罪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李敢之子李禹也颇有勇力,曾以剑刺虎,后来因受李陵事件牵连,被处死。

李陵之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将军百战身名死”的无奈

李陵字少卿,是当户的遗腹子。李陵继承了这个军人世家的优秀品质,"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但是这个家族的厄运,同样也没有放过他。

前九九年,因为外交失败,汉朝与匈奴战端重开。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骑兵三万人从酒泉郡出塞,进击匈奴右贤王的根据地天山,格杀及俘掳一万余人。可是在班师途中遭遇匈奴援军追击,贰师兵团在中途被围达数日之久,粮秣缺乏,突围无效,死伤枕籍,几乎全军覆没。

幸有假司马赵充国(后来,此人成长为汉朝中期最杰出的将领)率敢死队一百余人,向匈奴的铁桶阵发动自杀性攻击,终于打开一个缺口,贰师兵团得以突破重围,脱险而归。

这次战役,贰师兵团死亡十分之六七,赵充国身负二十余伤。李广利奏报战果,刘彻召见赵充国,亲自察看伤势,嗟叹不已,擢升他为中郎。

显然,这场先胜后败的战役不能让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满意,于是再派因杅将军公孙敖,从西河郡(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出塞,跟强弩都尉路博德在深涂山会师,毫无所获。

李陵当时官居侍中,一向以弓马娴熟、厚爱部属著称。曾受命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侦察地形,因此被刘彻任命为骑都尉,统御丹阳郡和楚国战士五千人,在酒泉、张掖驻防,厉兵秣马,戒备北方的匈奴。

李陵之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将军百战身名死”的无奈

正逢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刘彻把李陵召到长安,命他保护贰师兵团的后勤补给路线。

但李陵叩头请求出战——过去,他参加的几次军事行动,都因为担任接应而未能与匈奴正面交战,这一定让他想起祖父李广的遭遇,而且也不可能实现他为国立功、重振家声的夙愿。

他说:"我所率领的官兵,都是荆楚一带的勇士、奇才、剑客,勇力足以扼虎,射箭百发百中。愿意独立成军投入战场,分散匈奴的注意,策应贰师兵团。"刘彻此时显然还很宠爱李陵,说:"做将领的都喜欢独当一面!你是不是不愿当别人的部下?这次动员的军队太多,没有马配给你。"

李陵说:"用不着马,我愿以少击众,用五千步兵,踏平单于王庭。"

这个凌云壮志的回答,很让刘彻感动,于是下诏给强弩都尉路博德,命他做李陵的后援,负责接应掩护。路博德羞于当李陵的助手(路博德当过伏波将军,对这位新生代的后起之秀,自不愿屈就),于是上报:"现在秋季将临,匈奴汗国草长马肥,正是兵力最强之时, 不宜攻击。请命李陵稍停,等到明年春天同时出发。"

刘彻多疑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怀疑李陵忽然胆怯后悔,教唆路博德帮他说话,不禁震怒。一面下令路博德与从西河郡出塞的公孙敖兵团会师,一面下令李陵于九月出发,由遮虏障直到东浚稽山(今蒙古阿尔泰山)南麓龙勒水搜索匈奴,如果不见敌踪,即撤退到受降城休息。

领袖猜疑,援军不力,孤军深入,而且缺少战马,凡此种种,都给这次出征蒙上了不详的阴影。

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按照计划,从居延出塞,向北挺进。三十日后,到达东浚稽山扎营,把沿途所见的山川形势绘制成军用地图,派骑兵陈步乐先行向长安奏报。

刘彻召见,陈步乐简报行军情形,表示李陵能得到士兵的效死。刘彻大为高兴,任命陈步乐当宫廷禁卫官(郎 )。

然而就在此时,前线情势突变。

匈奴单于亲自统率的三万大军,已把李陵团团包围。面对优势敌军的包围,李陵毫不慌乱。他把部队集结在两山之间,用运粮车结成车阵,四周布防,自率精锐在车阵外列阵应敌。前排战士手执盾牌长戟,后排则埋伏弓箭手。命令:"闻鼓而 进,闻金而退。"匈奴兵团见汉军人数很少,直扑过来,前排战士迎战肉搏,然后返回战壕。待匈奴追击,后排军突然万箭俱发,匈奴士卒应声倒地,死伤狼籍,急收兵还屯山上。李陵军队尾击,斩杀数千人。

单于大为震惊,马上集结东、西各部增援,共八万余人,再发动攻击。重寡悬殊,李陵只好且战且走,向南撤退。但是缺少战马、机动性差的弱点,却让这支劲旅吃够了苦头。他的步兵再强悍英勇,也无法摆脱骑兵的追击,将士们每前进一步,都要浴血奋战,可是匈奴骑兵两翼张开,很快就又把李陵兵团夹在当中。

李陵之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将军百战身名死”的无奈

这样艰难转战数日之后,部队已经是死伤惨重。李陵下令:"士兵受伤三次以上的,可以坐车。受伤两次以上的充当驾驶。受伤一次的继续战斗。"即使如此,他仍带领残破之师再作反攻,斩匈奴士卒三千余人,成功突围。然后改向东南,沿着前往龙城的旧道,再走四五日,到达一片苇草茂盛的沼泽地带。匈奴兵团顺风纵火,李陵却先纵火烧出一条通路,继续南下。此时到达丘陵地带,匈奴单于在南山上眺望,命太子率骑兵攻击,李陵军退入树林,在树林中厮杀苦战,击杀匈奴数千人。

李陵遥遥望见单于在山上指挥,下令用"连弩"遥射, 箭如雨下,单于急奔山下躲避。

单于大为震惊,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精锐的优势骑兵,苦战多日,伤亡惨重,居然拿不下一支小小的汉军偏师。而且疑虑:这支部队打到现在,居然还是阵脚不乱,斗志十足,莫非早有准备?他怀疑这是汉朝的圈套,以孤军深入的假象,引诱匈奴向南追击接近边塞,进入汉军的伏击圈。他甚至想放弃这块叫他吞不下去的硬骨头。

可是他的部下一齐反对,叫道:"单于御驾亲征,率领几万人的大军,如果还吃不掉区区几千汉军步卒,以后还怎么号令属国,还怎么让汉朝不轻视匈奴?在山谷树林中既不能取胜,前面四五十里,就进入平地,如果再不能取胜,班师不晚。"

这时李陵军处境越发险恶,匈奴依仗绝对优势兵力,反复冲击不止。但是在又付出二千余人伤亡的代价后,匈奴人真的近乎绝望了:为了歼灭这几千汉军,他们已经死伤万余,而汉境近在眼前,莫非老天站在汉人一边?

然而,就在这时,李陵的军候管敢因受到校尉的欺辱,投奔匈奴,将李陵的困境和盘托出:"李陵并没有后援,前面也没有埋伏,箭且用尽。只有李将军的警卫部队,跟校尉成安侯韩延年(也是将门之子,父韩千秋击南越战死,武帝封子延年为侯,以校尉随李陵出征)的部下,各约八百人,武装还全,担任先锋。他们分别使用黄旗、白旗,如果用精锐骑兵集中射击,就可击破。"

单于兴奋得从马背上跳起来,下令他的部下,继续攻击。

匈奴兵团决心俘掳敌将,在攻击时高喊:"李陵、韩延年,赶快投降!"大军越过李陵兵团,截住退路猛攻。李陵被困在山谷之中,匈奴兵团布满四周山顶,集中发箭,蔽天而下。李陵军突围,再向南挺进,将到鞮汗山,又被匈奴军包围。李陵率残军血战,一天之中,发射五十万箭,箭终于用尽。遂抛弃辎重车辆。

这时战士还剩三千人,刀枪已折,于是砍下车轴当武器,文职人员拿着刻字的笔刀,一齐退入狭谷。而匈奴兵团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单于亲率精锐部队遮住谷口,从山上滚下巨石,声震天地。战士死伤枕籍,无力再战。

黄昏降临,李陵换穿便衣,独自出营,告诉左右不许跟随——到了这个地步,他只能希望靠个人冒险,侥幸劫持单于。然而观察形势后,李陵黯然折回,叹息:"我们已经失败,死在此处。"他仰天长叹:"苍天!苍天!再赐给我们数十支箭,就可以突围。而今,我们没有武器、没有箭。等到天明敌人发动攻击,我们只有坐受捆绑。不如解散,各人分别逃生,希望有人脱险,回到汉境,奏报天子。"下令砍倒所有旗帜,把值钱的珠宝埋藏地下,每个士兵各带粮食二升,和一块冰(用作饮水),互相约定,先到遮虏障的,等待后到的战友。

李陵之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将军百战身名死”的无奈

夜半,李陵命击战鼓,战鼓已破,不能发声。李陵跟韩延年上马,率领十余位壮士向南突围。匈奴骑兵数千人追击,尘沙蔽天,韩延年战死,李陵被俘。他的部下分散逃命,逃到边塞的约有四百余人。李陵军溃败的地方,距边塞仅一百余里。

即使在今天,我们在重读这场两千年前的败仗时,仍然会感到热血沸腾。我们感到的不是耻辱,而是悲壮,以及为自己有这样英勇无畏、虽败犹荣的祖先而自豪。在我们看来,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足以和斯巴达人的"温泉关战役"媲美,而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不是罪人,而是英雄。

为什么当时的观点如此不同呢?为什么领导了这样一场战斗的指挥官竟受到"灭族"惩罚?难道那时的人没有基本的良知,和基本的判断力?

是否这场战争的记载本身就不真实呢?以上记载,引自《汉书》,但材料很可能来自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太史公对这场战争的描述,与后来的《汉书》很相似)。

真正的原因是汉武帝的虚荣受到了打击。

他本指望大舅子李广利立下大功,为他长脸;李广利兵败后又指望李陵胜利给他遮羞;李陵被围,他又期望李陵战死保住最后的体面。

于是一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就大发雷霆,责问先期报捷的陈步乐,陈步乐有口难辩,只好自杀。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既然皇帝认为李陵应该自杀,谄媚的大臣们也一致认为李陵应该自杀。只有司马迁说的恰恰是刘彻所不愿意听的话——他因此大难临头:

"李陵对士兵非常爱护,平时常以杀敌报国为最大志愿。如今不幸战败,而一些没有冒一点危险的大人先生,却在一旁议论纷纷,挑剔他的过错,使人痛心。李陵以区区五千步兵,深入沙漠与八万骑兵对抗,转斗数百里,箭尽力竭,但仍冒白刃反攻,部下毫无离心,自古名将,不过如此。他身虽被俘,却曾力挫强敌,也足以名垂天下。而且我更相信,李陵忍辱投降,绝非出自本心,他一定另有计谋,报效祖国。"

刘彻大为光火,就把司马迁囚入诏狱。法官会审的结果,确定司马迁犯了包庇叛徒的伪证之罪,判处死刑。司马迁的家人为他好不容易借贷到一笔赎金,才减为次一等的腐刑。

腐刑固然痛苦,但羞辱尤甚,司马迁几次都要自杀,但他终于在残忍的命运下活下去,为的是要完成他的《史记》巨著——这一五十多万字的巨著,不但成为中国史籍的珍宝,而且他所开创的记传体裁从此被后代史家奉为圭臬。

这里有一个问题:李陵为什么不象韩延年那样战死或自杀呢?

在突围前夕,还有军吏劝他:"将军威震匈奴,失败是天命不遂,即使被俘也可以设法逃归。就像浞野侯赵破奴也曾为虏所得,后来逃脱,得到天子礼遇,何况将军呢!"而当时李陵的回答十分决绝:"您不要说了!如果我不死,就算不上真正的壮士。"何其悲壮!

他为什么言行不一?而他投降之前,说"无面目报陛下!"又是什么意思呢?

后来,李陵《答苏武书》中说:"我当时所以不死,只是打算效法前辈英雄,有所作为。可是,大志未成,全族被刘彻屠戮,老母都不能幸免。仰天捶胸,眼泪流尽,继之泣血。"

《答苏武书》被怀疑为后人伪托,姑且不论。但在正史中,李陵确有"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的表白,如果他的表白是真实的,李陵的遭遇,就是一个忍辱负重者遭到误解的悲剧。

那么,我们能否相信他的表白(或相信史书的记载)?

在被俘的一刹那,他的想法,我们已经无法确知。其实,退一万步说,即使李陵就是一时怯懦贪生又怎么样?

当然,这会影响我们对他的评价,他可能不会作为英雄(所谓英雄,就是战胜了人性弱点、作出超乎常人的选择的人)而受到后人的景仰。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他没有对不起汉武帝——他已经为国家、为君主竭尽全力了。也没有对不起那些英勇死难的将士——他是在形势已不可为的情况下解散军队后被俘的,此时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指挥官,而只是与别人平等的人。换言之,李陵被俘,无论有无受到"误解",都不应受到如此严酷的惩罚。

即使在以"仁爱"著称的文帝时代,冯唐就曾进言:"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军人"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真是赏可不行,罚则必用。

到了武帝时,这种状况更是变本加厉。

汉《军法》规定:"畏懦当斩","逼桡当斩 ","失期当斩","失道当斩",生俘也在死罪之列。李广就曾因生俘逃归,坐法当斩,赎为庶人,打发回家。后经启用,亦不得志。最后因"失道"错过会师时间(很难理解平生七十余战的老将李广会犯"不带向导"这种低级错误,所以有人怀疑这是卫青做的手脚), 不堪再受刀笔吏之辱,引刀自刭。李陵即使突围生还,等待他的恐怕也不会是慰问和鲜花。

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三国时,魏国大将于禁被关羽俘获,后来被送回。曹丕热情欢迎,还用荀林父(春秋晋国大将,曾大败于楚,但是仍然得到信任,后来终于击败楚军)的典故安慰于禁,把于禁感动得老泪纵横。可是一转脸,他就耍手段羞辱于禁,使之"羞愤而死"—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于禁该死呢?还是那个道貌岸然、内心卑鄙的曹丕该死?

李陵之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将军百战身名死”的无奈

李陵被俘后,汉武帝也有过片刻的清醒,但他采取的补救措施却异想天开: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接应李陵逃归——显然,在双方互不通气的情况下,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公孙敖当然无功而返,为了逃避惩罚,昧着良心泼污水:"据俘虏交代:李陵已经叛国投敌,教单于兵法以备汉军,所以臣无所得。"

面对几近疯狂的汉武帝,公孙敖文过饰非的谎言自有他不得已的苦衷,可是这并不能让人原谅他对李陵造成的伤害——汉武帝大怒,将李陵全家诛杀。

后来,汉遣使匈奴,李陵质问使者:"我作为汉将,率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因为孤立无援而失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的大罪,而至于诛杀我全家?"

使者回答:"我朝有情报说,李少卿教匈奴战术,与我为敌。"

李陵悲愤不已:"那个人是李绪,不是我。"(李绪原为汉朝的塞外都尉,也是因兵败投降匈奴,很受单于宠信。)李陵痛其家因李绪而诛,使人将李绪刺杀,为此几乎引来杀身之祸。

李陵与苏武的一段故事,也很耐人寻味。

当初,苏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两人都是将门之子,都有立功报国的雄心,自然很谈得来。苏武出使匈奴,因副使张胜的贪功妄动(此人身为外交官,竟阴谋劫持单于之母)而被匈奴扣留——这次外交破裂,正是令李陵身败名裂的汉匈之战的导火索。

李陵投降后,感到内心惭愧,不敢去见苏武。过了很久,单于知道了这层关系,派李陵到苏武的流放地——北海(今贝加尔湖)劝说。

李陵劝说失败,但不忘旧情,他见苏武生活困苦,为了避嫌,就让自己的妻子(匈奴公主)送给苏武牛羊数十头。后来李陵复至北海上,向苏武通报汉武帝的死讯。同样,苏武虽然不肯改变节操,但对这位老朋友的苦衷也很理解,这正是质朴刚强的汉朝人的可爱可敬之处。

巧合的是,当初苏武的父亲苏建也遭遇过与李陵相似的失败:在配合卫青进攻匈奴时,苏建曾孤军陷入重围,经过一天血战,全军覆没,苏建只身突围。因此被宣判死刑,后交付罚金才保住性命,废为庶人。可能这一段往事,让苏武对李陵有了更多谅解。

汉昭帝即位后,汉匈关系缓和,和亲取代了征战。汉朝遣使要求送还苏武,通过"鸿雁传书"的计策,匈奴只好将苏武交还。

李陵为苏武置酒祝贺,酒宴上不胜感伤地说:"今天足下回归,可谓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即使是青史所载、丹青所画的古圣先贤,何以过子卿!我虽愚钝怯懦,假如汉朝当时暂时宽恕我兵败之罪,保全我老母,给我洗雪耻辱的机会,也许我可以像古人曹沫那样,逼迫敌人签下和平条约,这是李陵日夜不敢忘记的。可是汉将我一家满门抄斩,我还有什么牵挂呢?这些话说来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只是希望让子卿了解我的内心。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酒入愁肠,感情不可遏止,李陵起舞作歌:"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 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歌罢,李陵泣下数行,与苏武决别。

一千多年后,英雄肝胆的辛弃疾为此写下悲壮沉郁的千古绝唱:"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此时,正是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这两位过去都是李陵的好友,因此派遣李陵的旧交任立政等充任使者,前往匈奴,说服李陵回归。

匈奴单于为汉使置欢迎酒宴,由李陵、卫律出席作陪。看着"胡服椎结"的老朋友,任立政感慨不已。当着卫律,当然不好明说来意,于是打起了哑谜,"目视陵,而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见没有反应,任立政说:"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 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

每一句都有潜台词:大赦了,你不会被追究了;汉朝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多么丰富;皇帝不是老糊涂;哥们当政,谁还敢找你麻烦?

李陵默然,过了很久,抚摸着披散的头发,说:"吾已胡服矣!"

趁卫律外出时,任立政对李陵说:"唉,少卿受委屈了!霍子孟、上官少叔都问候你。"

李陵说:"他们两位都好吗?"

立政抓住机会:"请少卿回归故乡,毋忧富贵。"

李陵苦笑,答道:"少公,回归当然很容易,只怕再次受辱,奈何!"

话音未落,卫律正好进来,知道使者来意,就说:"李少卿天下贤者,不独居一国。就像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入秦。现在怎么说起了私房话!"

酒宴不欢而散。任立政还不死心,又问李陵:"亦有意乎?"李陵重复刚才的回答:"丈夫不能再辱。"

李陵所说的"辱"大概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的:他对汉朝已经失去了信心。任立政的保证固然是出于真心,但是他的保证能作数吗?岂止是他呢,从后来的历史进程看,曾掌握权柄、劝他回归的两位老朋友的下场都不佳:上官桀以谋反罪被处死。霍光以顾命大臣身份辅佐两任汉帝,权高名重,青史留名。可是却治家无方,子弟横行不法,他的妻子更卷入宫廷内斗,毒杀皇后(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取代),在霍光死后,全家被诛。李陵如果回归,谁知道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命运呢?

另一层含义是精神的:李陵叛降匈奴,经受了惨痛的精神折磨,正如他对苏武所说"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经历是他不愿再次体验的。

---本文来源于Im70cc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