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鲁迅是哪里人是什么学家_鲁迅不但是文学家而且是什么学者

鲁迅是哪里人是什么学家_鲁迅不但是文学家而且是什么学者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12 08:02:41
阅读:
作为“学术大师”的鲁迅

《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刘克敌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阴雨天,学者王元化先生受邀为凤鸣书店签售,他本以为来人不多,却没有想到等待签售的队伍排起了长龙,且“来人多购书数种,包括购买《学术集林》丛刊与丛书”。然而,到了21世纪初,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清园书屋笔札展”中,王元化先生却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哀叹:“我已经老了,没有力气再做什么事,我想通过这次展览,也许多少可以显示出一种和只顾向钱看的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有所不同的文化氛围,但是我失败了。”

同样,在近20年来的国内外鲁迅研究中,这种“只顾向钱看的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也在不断地“消费鲁迅、利用鲁迅”,以此娱乐大众。诚如“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丛书”序言撰写者谭桂林先生所言:“这就从不同的方向把鲁迅这一民族精神的象征同当下民族的生存现实和文化建构疏离开来。”

面对当前的这种功利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刘克敌先生所撰的《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无疑是一股“格格不入”的清流,多少显示了一种“不同的文化氛围”。但是,毫无疑问,“清点、整理、发掘和重新解读鲁迅这一民族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也已成为振兴中国文化、建构与完善现代学术体系的当务之急。”

陈寅恪在评述陶渊明时讲到:“古今论陶渊明之文学者众,论其思想者较少。”套用到鲁迅身上,大致也可以描述为,“古今论鲁迅之文学、思想者甚众,论其学术者较少。”历来,鲁迅是作为文学家、思想家被广大的受众所熟知和肯定,这却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作为“学术大师”的鲁迅的光芒。而本书作者把“鲁迅定位为20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师,认为他的学术成就及其对于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观念的形成及其转型的影响仅次于他的文学创作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刘克敌先生认为,鲁迅“在其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以自己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和富有开创性的学术思想和观念,对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的建构和转型的实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书中在论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关于《红楼梦》评述的学术价值时,作者对常见的中国文学史和一些研究者的论著中有关《红楼梦》部分的论述进行了统计,发现在“20世纪后半叶影响较大的几部中国文学史和‘红学’研究专著中,均有对鲁迅上述论断的不同程度的引用”。譬如游国恩等五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写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都引用了鲁迅对《红楼梦》的评述,且均是唯一一次引用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甚至某种程度上具有盖棺论定的作用。也就是说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已然成为了一种“研究范式”,“直接而具体地影响了他所在时代以及后来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模式”。

至于鲁迅所提出的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论断,“甚至对之后整个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乃至美学研究都有着深远影响”。该书介绍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行一时的《美学历程》中,李泽厚就多达数十次引用鲁迅的原文、观点,并且进一步发挥认为“文学的自觉”同样“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和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

刘克敌先生这种从古代文学史编者引用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的角度来肯定鲁迅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不仅有趣、充满意味,更具有说服力。

而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借用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注意从文人之日常生活角度、从日常生活如何影响文人之治学和创作的角度,来重新评估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价值”,也是颇具新意。

作者论及鲁迅之所以如此看重《红楼梦》的原因在于其是一部平平淡淡的写实小说:“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经历,正因为写实,转成新鲜。”作者认为,这里体现了鲁迅的伟大和深刻,因为他注意到了文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对创作研究的“潜在而复杂的影响”。而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鲁迅“从文人服药饮酒等生活怪癖角度看文人心态与创作的关系”,更是具有创见性,成为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论断。

这里,作者进一步分析到,鲁迅“善于抓住某一时代文人的特殊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对这些特殊生活习惯的或效仿或讽刺的情况,看出文人如何以这些特殊的生活习惯来化解来自政治的有形无形压力,并最终如何影响其文学创作的研究,确实极为精彩,可谓独具慧眼”。显然,在20世纪学术转型建构中,鲁迅的“这种以某一时代最具特点之文化现象为视角,进入对这一时期文学史阐释的方式,的确为后世的文学史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同样,作者也从鲁迅日记、同时代人回忆、书信和文人交往等大量事迹、材料中,论证了鲁迅不仅注意到日常生活对创作的影响,他自身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诗意的思考,亦实践着这一理论,对他的文学和学术创作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在这个互联网、符号消费或者文化消费的时代,重新来谈鲁迅的学术,或许多少有点不合时宜。那么,刘克敌先生为何要选择“学术大师”这一视角来重新解读鲁迅呢?或许,这里暗含了他对当代中国学术的期待,希望展现出一种“和只顾向钱看的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有所不同的文化氛围”,因为这个时代需要有“思想的学术”。

作者:卢建军

编辑:周俊超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