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忆秦娥·娄山关诗词赏析_娄山关忆秦娥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诗词赏析_娄山关忆秦娥赏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14 18:47:31
阅读:

(同赏阁赏析毛主席诗词第30期)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请点击上面的mp3文件收听方明先生精彩朗诵,收藏本文可随时收听)

忆秦娥-娄山关:毛主席平生最得意的诗作之一

【赏析】这首词作于1935年娄山关激战之后。这场战斗发生在1935年2月,发生在当年1月的遵义会议之后,是红军三军团十三团在娄山关关北红花园与黔军第六团发生的一场战斗。攻占娄山关一战,黔军被歼灭600余人,红军伤亡1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战斗结束后,毛主席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这首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篇,也是他老人家一生较为得意的诗作之一。现代文坛多位诗词大家均对毛主席这首词极为推崇,认为这首词通篇只有46个字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画面感极强,景色景物搭配犹如油画一般讲究、贴切,笔简而意无穷,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这首词上阕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诗人眼中之景、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不过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投射在周围景物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是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一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人变得心情沉郁。

忆秦娥-娄山关:毛主席平生最得意的诗作之一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场景,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

第四、五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场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场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片凄厉悲壮,豪气突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下定决心,从头做起。

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看似描写风景的词句来收笔,极有情味。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对词的前阕及后阕首句中“真如铁”所蕴含内涵的回应。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