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九时三十分,白银市博物馆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节庆祝活动——第十期未成年人研学之旅“张灯结彩”,60余名孩子和家长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剪贴纸,做灯笼,丰富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在博物馆里度过一个难忘的元宵佳节。
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各个展厅,重点在挂着大红灯笼的民俗展厅里就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等方面进行讲解,期间穿插许多春节期间的典故人文,让孩子们很快沉浸在节日的热烈氛围中。
接着在二楼的活动区,由业务人员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精彩的PPT现场讲授与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元宵节“花灯”的起源、名称解读、历史传承与民间习俗以及各种花灯的制作等进行了学习和了解。
随后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学生分发了灯笼半成品,并示范制作灯笼的步骤,同学们和家长围坐一桌,互相帮助,撕贴纸,塑造型,平时忙于工作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动手DIY,拿着材料包进行搭建、组装、装饰,一个个造型可爱的卡通图案被粘贴在灯笼上,孩子小手一按组装的电源,灯笼透出的光亮映照出了浓浓的喜悦。
“平日里,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这次活动不仅能增加亲子感情,还能感受传统文化,十分有意义。我祝愿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茁壮成长。”家长对博物馆举办此类活动表示由衷的称赞。
我馆在春节期间接连举办了“辞旧迎新”、“张灯结彩”研学之旅,对于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来说,宛如走进一个节日氛围浓烈的游乐场,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春节文化的仪式感,还能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可谓一举多得。
- 上一篇:浙江六和塔_杭州六和塔
- 下一篇:读红楼梦懂得的道理_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灯笼上的装饰剪纸_春节挂灯笼画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九时三十分,白银市博物馆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节庆祝活动——第十期未成年人研学之旅“张灯结彩”,60余名孩子和家长们一起
-
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_唐伯虎书法真迹欣赏
【苏州博物馆】 六如真如——唐寅书画展 (高清现场作品图) “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2014年12月8日至2015年3月8日在苏州博物馆举行。苏州博物馆日前公布该展展品目录,已经确
-
元宵节赛龙舟_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
“一点金,鸿运当头;二点银,吉星高照;三点眉,风调雨顺……”10月12日,2017年融安县第十九届龙舟大赛开幕式上,所有参赛龙舟汇聚江畔举行传统的龙舟点睛祈福仪式,通过点睛祈福仪式
-
宁夏六盘山简介_六盘山在宁夏的哪个县呢
固原,是宁夏的南大门,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个省会城市三角地带中心,自古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军事重镇、交通咽喉。纵贯陕甘宁三省区的六盘山,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结
-
祝福元旦的诗词歌赋_《元宵》古诗
在汉族古俗中,有三个极其重要的节日,被合称为“三元”。所谓“三元”,是谓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中元节,便是鬼节,又称“盂兰盆节”;下元节,又称“水官节”;而这里的“上
-
六月六号是什么日子_6月6日是好日子吗
6月6日,传说中恶魔诞生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呢?每年的6月6日是什么节日,是什么重要日子,历史上6月6日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有哪些名人在这一天出生和逝世
-
古时候武器_中国古代兵器演变
第一个要说的是辘轳剑,这是把青铜剑,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就是把普通的剑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剑,这把剑是从秦始皇的兵马俑里挖掘出来的。它虽然在地底下呆
-
扬州风景区_如今扬州著名景点什么中的一个地标景观
欢快的鼓点,飘逸的舞蹈,动听的歌声,还有茶香四溢,仪征捺山地质公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今天上午,2019捺山“喊山醒茶会活动热闹举行,同时,捺山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暨仪征市中小
-
赵孟頫楷书代表作洛神赋_赵孟頫洛神赋书法作品欣赏
赵孟頫的一生,写过很多遍《洛神赋》。 1297年,他44岁时,为他的学生张渊书《洛神赋》。 1299年,他46岁时,他看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并在卷后以楷书写《洛神赋》。 1300年,他47岁的
-
赵孟頫洛神赋的创作背景_赏析洛神赋
曹植《洛神赋》是赵孟頫十分喜爱的辞赋,赵孟頫一生,书写《洛神赋》多次至今有六种版本传世分别是: 一、1297年(大德元年)为张渊所书(分为墨迹和刻本) 墨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
-
赏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_顾恺之洛神赋图高清大图
【名称】:洛神赋图(宋摹) 【类别】:字画 【年代】:宋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珍品 【文物现状】:这幅画现在有四个摹本,分别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
-
赵孟頫洛神赋的创作背景_赵孟頫行书代表作《洛神赋》
点上方 蓝字 可免费订阅关注 ——————江蘇書協—————— 很多书法家会多次创作同一个内容 像《洛神赋》这样的文学名篇 备受书法家的青睐 赵孟頫遗留下的《洛神赋》 就有六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