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刘海粟画黄山_刘海粟十上黄山第九幅在哪

刘海粟画黄山_刘海粟十上黄山第九幅在哪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25 23:32:47
阅读:

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山,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从不同阶段的作品风格中,可以看出刘海粟从师法黄山到突破超越,逐渐步入了自己在艺术上的成熟。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了解到,3月20日,展览“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展出,呈现刘海粟黄山主题艺术创作,从以黄山为师到以黄山为友的变化过程,展览同时还举办了“艺术精神与人文中国——刘海粟十上黄山研讨座谈会”。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展览现场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展览现场的刘海粟油画作品

此次展览及研讨会由黄山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主办,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常州)承办。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与水;云和烟,自古是中国山水长廊中永垂不朽的主题,被艺术家们视为创作的灵魂和源泉。黄山,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曾孕育了新安画派、黄山画派,有“中国山水画的摇篮”之称。

明清以降的艺术家们将黄山作为畅神卧游的心灵栖息地,黄山也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崇高的精神象征,其在给人以壮丽的风景时,也成为人们的精神源泉。而对于山水画家而言,则是一种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一个永恒的课题。

黄山哺育了各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艺术家们又赋予黄山以艺术的生命。谈及黄山,这就不得不提到刘海粟(海老)。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

刘海粟(1896-1994),名盘,字季芳,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是誉满中外的杰出美术教育家。他一生追求真、善、美,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一生探索创新,为艺术献身,在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他早年习油画,书法学康有为,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他主张中国人的油画,应该是注入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气质的油画。他用中国人的美学、中国画的笔墨观念来理解油画,把中国笔墨运用在油画创作中,把中国画的传统用笔应用到油画中。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黄山清凉台》,1954年,布面油画

刘海粟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老艺术的源泉,海老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黄山汤口》,布面油画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黄山狮子峰》,1954年,布面油画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速写《莲花勾写玉屏峰》

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这是刘海粟六上黄山之后所写诗句,他也将此刻成了一方印。

海老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更是将黄山视为生命之山,观其一生,笔墨不断转换,速写、素描、油画、中国画,大泼墨、大泼彩贯穿其艺术人生,在笔法中更是追求中西技法相互渗透,完美表现了激越的浪漫主义情调。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仙女峰烟云》,1981年,布面油画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了解到,展览“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3月20日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开始展出。展览以“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为题,集中展示来自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的海老黄山主题艺术作品23件,全方位地演绎刘海粟黄山主题艺术创作,从以黄山为师到以黄山为友的变化过程。从师到友不仅是画家艺术境界的升华,也是画家人生境界的完善。这种升华了的艺术丰富和净化了人生,而这种完善了的人生又滋润和美化了艺术。刘海粟晚年的黄山画达到了崇高、博大、自由的艺术境界,其奥妙也在此中。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黄山》,1954年,布面油画

刘海粟自1934年至1988年,十上黄山。以黄山为主题的油画数不胜数。恐怕在中国美术史上,找不出第二个对这座山峰有着如此浓浓情谊的画家了。“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这是刘海粟发出的肺腑之言。这件作品具有浓重的后印象派风格,颜色鲜艳、笔触随性,暖色的晚霞照映在深色的山峦间,出现奇异的色彩变幻,犹如各种色彩在一起构成一组奏鸣曲。黄山并不是深邃、高深莫测的山峰,而是一座跃动着生命力的古老山峰。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曙光亭看始信峰》,1982年,布面油画

1982年8月8日至10月6日应安徽省邀请,九上黄山。出现了大量艺术精品,如《黄山人字瀑轴》、《慈光阁轴》、《黄山天门坎轴》、《曙光普照乾坤》等国画作品外,还创作了一批油画写生精品,其中就有《曙光亭看始信峰》,作品作于9月,晚年的刘海粟已经不见大红大绿,光怪陆离的冲突,取而代之的是岁月积淀陈留的成熟和老练。许昭德的《刘海粟大师九上黄山掠影》中提到,“老人几乎每天坚持外出写生,一站就是三两个钟头。足迹踏遍了观瀑楼,百丈泉,桃源涧,慈光阁,又登光明顶,清凉台,始信峰,临西海门,排云亭等地。在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上,都不间断地作画写字。遇有暴雨天气,也是寸阴不舍,伫立窗前,观察黄山真面目,体验大自然的原始美。”这样执着的精神对于年轻的后辈晚生都很难做到,更况当时刘海粟老人年已87岁。正如是年年底刘海粟从事艺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七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许家屯对刘海粟的评价,他在艺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当真无愧于艺术大师的称号。

“奇伟瑰丽的黄山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中国山水画的摇篮’之称。”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说,刘海粟作为我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和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留下了《黄山云海》《满庭芳(泼墨黄山)》等传世佳作,充分展现了正大雄浑的中国气派和“天下绝秀”的黄山气质,极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俊说,“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为黄山友”是海老的感慨,也是一代艺术大师的情怀与胸径,这座山可以说是海老一生牵挂的家国情怀和乡愁,“站在2019年的今天,我们回溯海老十上黄山与艺术精神,来探讨作为文化事件所折射的艺术精神对当代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意义;我们展望继承和发扬海老艺术精神的后100年,如何关照当下,研究人文中国与乡村振兴,承海老艺术先锋的精神,谈乡村振兴的根本,呈现文化复兴的态势。”

在当天的研讨座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学者、画家及刘海粟家人与弟子就其十上黄山的艺术精神与意义进行了讨论。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黄山天都莲花峰云雾》1954年,布面油画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画黄山松作品

据悉,展览“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由黄山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主办,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常州)承办,并将展至2019年5月5日。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展览开幕式现场

刘海粟十上黄山专题座谈会

自1918至1988,历经时代变迁……刘海粟先生与黄山的十次相会,是长达七十年的艺术行动,而在其背后的,是跨越时代的艺术精神召唤。而此时此地,适逢刘海粟先生初登黄山100年,也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时刻。本次专题座谈会以“艺术精神与乡村振兴” 为题,望承海老艺术精神之魂,从黄山出发,探讨当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展览海报

专题座谈会之一:十上黄山与艺术精神

地点: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主持:董 松(安徽博物院副院长)

发言者:陈燮君、夏燕靖、李超、蔡涛、尤莉、张立行、顾村言、谢天成、袁拿恩、梁晓波

海粟先生曾说:“昔我师黄山、今作黄山友”。

十上黄山,是海老艺术创作的精进之路,更是跨时代的重要艺术行动与事件。论坛第一部分“十上黄山与艺术精神”,旨在梳理与探讨“十上黄山”作为文化事件对于中国的影响,及其中跨时代艺术精神对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的意义。

专题座谈会之二:人文中国与乡村振兴

地点: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主持:王南溟(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发言者:徐明松、刘学尧、丁伟、应天齐、耿敬、朱正、吕亦昊、徐航

黄山不但是风景,也是以其独特的人文传统,至今让中国文人皆心向往之。而在当今乡村振兴范围中,艺术乡建成为一种艺术家的实践性话题,也有了不少的案例值得专业界去探讨,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相对同质化的城市化进程图景下,什么是黄山自己的发展之路? 黄山的历史文化如何发展和传播,论坛第二部分“人文中国与乡村振兴”,可以承海老艺术先锋的精神,谈乡村振兴的根本,呈现文化复兴的态势。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