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来登
(唐高祖李渊)
【作者简介】史来登,四川省广安市人,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做过报刊编辑,爱好写作,至今发表散文、随笔、小说、科幻小说、文史等各类文章近300万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查阅有关“晋阳起兵”的史料时看到一段话:“李渊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后,看到隋朝即将败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他左右的裴寂、刘文静及次子李世民亦纷纷建议起兵以举大事。”
“晋阳起兵”又叫“太原起兵”,发生在隋朝末年。当时的形势是全国农民都动起来了,他们纷纷起义造反,意图推翻隋炀帝的暴政。被隋炀帝杨广任命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的李渊,其任务之一本来是镇压山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可是他看到大家都在搞事,我不搞事似乎对不起这大好形势,于是,“李渊觉得时机成熟,乃于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在晋阳正式宣布起事”。
(一组《隋唐英雄》图片)
实际上,李渊虽然看到隋朝即将没戏了,但根本没有产生起兵造反的念头,更没有夺取隋朝江山的打算,有人说他“素有大志”,是太抬举他了,事实上他不仅胸无大志,而且胆小如鼠。
李渊的出身倒是让人羡慕,其祖先是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君主李暠,“世代显贵”,爷爷李虎当过西魏时期的太尉,老爸李昞当过北周时的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他妈的来头更大,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
事实上,这个隋炀帝的亲表弟(也许是表哥),不仅不敢造隋炀帝的反,还对隋炀帝怕得要死。试举一例:
大业九年(613年)春,隋炀帝出兵征讨高句丽,让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当年六月,杨玄感利用民愤举兵反隋时,奉隋炀帝之命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县)的李渊开始和一些所谓的豪杰交朋友,隋炀帝知道后疑窦顿生,就下诏让李渊去他巡行所到之地去喝茶,李渊因病未能奉诏。隋炀帝对这个亲戚不来喝茶似乎并没有严惩的打算,只是问了李渊的外孙女王氏也就是他自己的老婆一句:“你舅舅为啥还不来见我?”王氏说舅舅病了,来不了,隋炀帝说不会是病得要死了吧?这话传到李渊耳朵里,直接把他吓尿了,“日益恐惧”,完了完了,大祸就要临头了,仿佛看到砍他脑壳的刀已经悬在头上。
为了自保,李渊开始毫无节制地酗酒,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醉鬼,觉得这样还不行,他又开始收受贿赂,让人知道他李渊不过是个爱钱如命的东东,这样的人是没有其他野心的,和一些豪杰交朋友,仅仅是交朋友而已,领导别想多了哈。
也许有人要说,李渊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怕隋炀帝,并不是不敢造反,是觉得时机尚不成熟。
事情好像不是这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胆小怕事,他又是如何走上造反道路的呢?是他儿子李世民逼的。
实际上,在结交朋友方面,李世民才是一把好手,和这个儿子相比,李渊逊色多了,李世民结交的那些朋友,才是真正给力的朋友,比如晋阳令刘文静和晋阳宫监裴寂,和李世民密谋起兵的不仅是他们,他们还帮李世民定好了造反的计策,而那时的李渊对此一个字都没听说过。这个情况说明,儿子李世民等密谋造反时根本没把他这个当爹的放在眼里!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父莫如子,李世民了解老爸李渊的个性,如果把实情告诉他,他一定不会听。他想到了密友裴寂,和他商量对策。裴寂说这事的确有点难办,不过并不是没有办法,你等我想想。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你李渊不是天天酗酒以求自保吗?咱就利用一哈。于是,裴寂找来晋阳宫几个宫女,让她们在李渊喝醉后陪他睡觉,然后才把李世民想造反的计划告诉他。
裴寂的话再一次把李渊吓尿了,比上一次吓得更惨。裴寂也不隐瞒,痛快地告诉他说,安排宫女和您睡觉,事情传开后是要掉脑袋的,我这样做并不是想害您,只不过是想让您下定造反的决心,如今您除了造反,没别的选择了,因为您不可能眼睁睁等着掉脑袋。李世民也趁老爸目瞪口呆的机会,把起兵造反的整个计划和盘托出。
回过神来的李渊坚决不同意:“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皇上要是知道了,是杀头之罪啊我的祖宗!”李世民说咱们造反的目的就是杀皇上,咱们把他杀了,他就杀不了咱们了。李渊还是不答应,还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官府,让官府去处理这个“逆贼”。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勉强答应造反,笑着对李世民说:“老爸是如此如此地爱你,怎么忍心出卖你呢?”
李渊那个笑,比哭还难看。
真正让李渊下定造反决心的,是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发生的一件事。那一年,驻守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搞了个兵变,杀了马邑太守王仁恭,还自称天子。紧接着,刘武周又占了汾阳宫,还和突厥人勾结起来,拉开了争夺天下的序幕。刘武周的反叛把隋炀帝气得够呛,李渊你这个混蛋,赶快给老子滚到江都(扬州)来领罪!
列位也许不明白了:刘武周造反,隋炀帝为什么要治李渊的罪呢?原来刘武周所在的马邑归李渊管,刘武周算是李渊的部下,部下造反,他这个上司当然有责任。
隋炀帝本就生性多疑,极有可能怀疑刘武周造反是李渊指使的,所以李世民感到事情紧急,老爸绝对不能去江都,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他劝老爸不要再犹豫了,此时不举事,更待何时?裴寂、许世绪、武士眜等心腹也纷纷劝李渊起兵,李渊一声叹息——看来只有反了,那就反吧。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渊正式起兵,起兵理由是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
正式起兵后,李渊自任大将军,依靠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等几个杰出儿子,没几年就夺得江山,由唐国公一跃而为唐朝开国皇帝。
实际上,李渊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不是不想造反当皇帝,而是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从有关他的各种史料分析,可以知道他实际上是个资质平庸之人,绝非帝王之材,后来他当皇帝没多久就禅让给老二李世民,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他的这个自知之明,最终也成了保命的武器——如果他没有这个自知之明,他的下场,说不定比老大李建成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