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出自先秦《老子》第十七章。信,诚信。足,够。焉,句末语气助词。诚信不够,就会产生彼此不信任的事情。此言诚信来不得半点虚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彼此诚实相待的基础之上的。
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出自《老子》。有和无是相互对立而产生的,难和易是相互对立而形成的。用来比喻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出自《老子》。显贵的根本是低贱,高大的基础是低下。说明了贵、贱,高、下的对立和统一。
四、知人者智,自知直明。
出自《老子》。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才算有智慧,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才算得上聪明。
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自《老子》。最正直的人表面上却显得委屈迁就,最灵巧的人表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而最善辩的人则常常表现得很木讷。说明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
六、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出自先秦《老子》第三十三章。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算是孔武有力的人;能够克服自身弱点、战胜自己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强者。此言战胜自己、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是最难的事,意在劝人加强自身修养。
七、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圣人用“道”作为观察天下命运的工具。
八、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出自《老子·第二十九章》。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
九、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出自先秦《老子》第八十一章。辩,指口才好。善良的人不怎么会说话,能言会道的人不一定善良。此言品德与说话能力没有一致关系,而是有矛盾关系。此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揆之历史与现实,却也基本符合事实。因此,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中,这话还是有参考意义的。
十、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出自先秦《老子》第五十四章。善于栽培树木就不会使其根本动摇,善于维护就不会使既有的东西脱落。此以植树、护物为喻,说明道德的培养与维护的道理:善于修身修德的人,别人是难以摇动其心的;善于维护道德善行的人,别人是无法改变其心志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老子道德经里的名言_老子道德经经典100句
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出自先秦《老子》第十七章。信,诚信。足,够。焉,句末语气助词。诚信不够,就会产生彼此不信任的事情。此言诚信来不得半点虚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全文及译文_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
-
老子十句名言警句_庄子名言100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
-
老子道德经百度百科_老子道德经内容
天 台 經 幢 老子《道德经》真本 南梁:陶 弘 景 秘傳 大唐:司马承禎 刊正 前言 “万经之王”《道德经》(又名《老子》),是道祖老子所留下的不朽著作。五千字涵盖了宇宙中的一切,是
-
子曰君子不器下一句_器与不器,在于君子
《论语》是儒家文化中的精华之作。 对于一般人来说,掌握技能是很重要的。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教育都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道德教育却似乎被现代人忽略了。然而,道高于技
-
老子静心诀原文_静心诀出自哪里
《黄帝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老;神的得失又关系到人的昌亡,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于目。 静心养神对于终日劳心用脑或长期使用目力者,
-
老子名言精选_老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道”是老子哲学的转用名词和中心范畴,在不同场合有不同涵义,主要有三种意思:一
-
梁武帝为什么信佛_唐朝对佛教的态度
梁武帝在统治梁朝晚年的时候,十分的信奉佛教思想,他本人也曾经四次出到佛家寺庙,甘愿成为和尚,这在我国古代历届的统治者中都是少之又少的。通过梁武帝四次出家当和尚这件事情当
-
北高峰灵隐寺_灵隐寺传说
伏山灵峰寺传考 伏山古时称佛山,因山上寺庙内供奉如来佛祖及大殿北“十八罗汉洞”1而得名。据《明清宁阳县志汇释》2记载:“伏山,在县北二十里(胡家庄北)。上有灵峰寺。石壁峭绝
-
鬼谷子箴言_老子名言精选100句
《列子》是道家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著名的典籍,内中包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 1. 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出自《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