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但接连几天日丽风和,呼和浩特市公园里和道路边的柳树泛起了隐约的绿意,乡村的田野里由近到远这样含蓄的绿意更是或淡或浓。忽见陌头杨柳色,才知道节气已是春分,塞北真正明媚而温暖的春天就要光临了。
中国古诗词里的杨柳专指柳树,在寒冷的北方能够感知春天脚步的有两种植物——小草与柳树。唐代诗人写得好:草色遥看近却无——当小草刚刚钻出地皮时,无数星星点点的小草织出了这淡淡的绿色;忽见陌头杨柳色——当大地仍然是寒冬萧瑟景象的时候,杨柳梢头突然出现似有似无的绿色……小草破土、杨柳萌芽之际,告诉人们最易被忽略的早春时节到了。
韩愈早就说了,这个时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一年最生机盎然的时候。你想一想:被春风吹醒的大地下,各种小草和无名野花都争先恐后地努力冲出地面,寻找阳光与温暖;被春天解冻的河流,各种鱼儿在水欢快地游动,鸥鹭等水鸟在水面上翔集嬉戏;被春阳晒暖的枝头上,百般红紫蓄势含苞吐萼,准备一斗芳菲……真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大自然到处生机勃发。
当然不能冷落了低调的杨柳,在呼和浩特这样的塞北苦寒之地。在土默川农村的田野里,至今生长最多的树种是柳树或榆树,最早透露春光的就是这些将舒未舒的柳条,路边、河堤、田埂……到处可以看到柳的身影,“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稀疏的枝条上才抽出嫩黄的新芽,在湛蓝色的天空映衬下,氤氲的新绿如云似烟,一眼望去田野依旧空阔。垂拂摇曳的柳条等待着剪刀般的春风给它裁剪妆扮上细叶,正是“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能在这个时候捕捉到诗情画意,才是高明的诗人或画家。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写得好:“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的确,如果等到柳老春深的时候,等到“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时候,画家会临摹出如舞者般婀娜的身姿,诗人会刻画出如“夕阳中的新娘”的模样,但临摹也好,刻画也好,总是少了发现的慧眼。真正的诗人能够“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会发现鹅黄嫩绿的杨柳色,比柳暗花明的暗绿深红更有生气。
陆游的《柳》写得好:“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每到春来,看着“柳色浅黄成嫩绿”,转眼“尽日东风吹柳絮”,再到“一春杨柳吹绵后”,直到“万条垂下绿丝绦”,我感慨大自然造化万物的神奇:四季的变幻是如此神奇,万物的盛衰是如此自然,尽管会有秋冬的肃杀与萧条,但东风终究会随着春天到来,吹得柳色由淡变浓,吹得枝上柳绵变少,吹出枝叶葳蕤婆娑的夏天来。我也感慨平淡是真才能长久的道理,柳色在黄绿浓淡的简单变化中能够经冬复历夏,而红紫芳菲只能争斗一时,正如刘禹锡所说:“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忽见陌头杨柳色,当然脑海中会浮现出许多诗词。在无数咏柳的诗词里,我小时候最先知道的诗句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这句诗当时春联里经常出现,村里好多人家的中堂对联也常常书写这句诗,当时还没有上小学的我不懂下句的意思,但觉得上联很美,想象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意境。之后,读书后知道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等名句,也背诵过“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等较为艰深晦涩的诗词名句,但我总觉得妇孺皆知、明白易晓的作品才能不朽,比如贺知章的《咏柳》,再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或借柳惜别,或因柳生情,都是明白如话的佳句,吟赏之际顿觉满目烟霞,荡涤心胸。
看到早春的杨柳色,也会勾起我对童年时的早春记忆。童年不一定美好如童话,但物质再匮乏的童年都能找出大人无法感知的乐趣来:或者爬上折一枝鲜嫩的柳树枝,制作一支柳笛信口吹响迎接春天的声音,满嘴回味着青涩的树汁,笛声中春天越来越近,春风越来越温柔;或者爬上榆树折一枝捋下榆钱儿来吃,吃到肚子发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歌里的景象描述的仿佛就是我的童年,当时的心情就像飞翔在春天里的风筝一样自由。
因为年幼时有童心,所以快乐无时无处不在。一些大人认为无聊的事情,孩子们却玩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比如吹柳笛、捉柳花。随着年岁增长这样的欢乐就再也没有了,白居易《杨柳枝》诗云“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是啊,孩子该玩的游戏就是属于孩子的,如果一个中老年人也去追逐捉柳花,别人看到肯定认为这人有精神病。想回忆过去了,顶多“闲看儿童捉柳花”,童趣有味忆儿时了。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孩子总要长大,大人迟早要变老,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因此面对返青的柳枝,不必有“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伤怀,而应有“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的赏心悦目心态,在“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的早春,走进风和日暖的郊野和大自然,看柳枝万条千缕绿相迎,等待“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