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结,古代女生的闺房一绝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做花笺、剪纸,都是闺房巧艺,但闺房巧艺远不只这两种,如刺绣、编织、编结也是闺房活儿。刺绣、编织现在尚有不少女性在学,会编结的现代女性则越来越少了,这在古代则是女生必会,闺房一绝。
编结要求手巧,还得聪慧,即所谓“心灵”,它是相当古老的一种手艺,做活时称为“打”,分“线绳编结”和“竹藤编结”两类,其中线绳编结是古代女性都擅长的,如今逢年过节时流行挂的“中国结”,就属于线绳类编结手艺。
在古代,没事时坐在闺房里与闺蜜一起赛编结,是一种挺好玩的事儿。编结与大家较熟悉的编织不同,做活时不需借用于竹针一类的工具,仅凭一双手,就能将一根普普通通的线(绳),编结出各种花样的“绛子”或“络子”。
如《红楼梦》中的清朝女性,不少都会编结,其中尤以薛宝钗的丫头莺儿最拿手。在第三十五回中,作者曹雪芹专门写了“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一段,当时贾宝玉请莺儿打几根络子——
莺儿道:“装什么的络子?”宝玉见问,便笑道:“不管装什么的,你都每样打几个罢。”莺儿拍手笑道:“这还了得!要这样,十年也打不完了。”
每样打几个,十年也打不完?莺儿这话夸张了,但也说明她编结手艺之高之巧妙,她自称能打出一炷香、朝天凳、像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等许多样式,给贾宝打的是“攒心梅花”。
编结不是花活,是一门很实用的手艺,如在过没有钮扣的年代,人们衣服上的扣子,都是根据需要,编结而来。原始的编结就是出于实用而产生,史前传说中的“结绳记事”就是编结的开始。
在编结文化形成后,便出现了丰富的编结技法:双联结、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蝴蝶结、团锦结、十字结、吉祥结、万字结、盘长结、平结、藻井结,等等。这每一种结法都有讲究,都有不同寓意。
结谐音“吉”,过去将做衣扣的八结、多结称为“八吉”、“百吉”就是这意思;编结须用一根钱(绳)完成,打到最后都会有意余一点,这叫“吉庆有余”。所以,过去拿编结送人,受赠者会很高兴的。如给读书人用“双联结”,寓意“连中三元”、“连科及第”;给长辈、富人则用“双钱(泉)结”,谐音“双全”,代表“好事成双”。
作为闺房艺术,古代女生喜欢编结当然更有特别的原因:是爱的表达需要,是闺房吉祥物。北宋词人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最有说服力,词中写道:“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词中之“丝”即用来编结的线,谐音“思”,“结”则代表感情坚深厚。有了这个“情结”、“爱网”,肯定是“天不老,情难绝”。这时的编结,包含了一种寄托,一份追求——情深则“结义”,爱深则“结婚”。
古代女性为什么喜欢编结这种闺房巧艺,原因大概全在这个“千千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