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学习内经」灵枢·第七十七篇 九宫八风

「学习内经」灵枢·第七十七篇 九宫八风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5-23 06:39:25
阅读:
「学习内经」灵枢·第七十七篇 九宫八风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九宫八风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翻译】北极星位于天极的正中,成为测定方位的中心坐标,北斗星围绕它旋转,是标定方向位置的指针,一年之内由东向西依次移行。在冬至这一天,斗柄指向正北方的叶蛰宫,并在这个区域运行四十六天,历经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期满后的下一天,时交立春节,就开始移居东北方的天留宫,在这区间运行四十六天,历经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期满后的下一天,时交春分节,开始移居正东方的仓门宫,在这个区间运行四十六天,历经春分、清明、谷雨三个节气;期满后的下一天,时交立夏,移居东南方的阴洛官,在这个区间运行四十五天,历经立夏、小满、芒种三个节气;期满后的下一天,时交夏至节,开始移居正南方的上天宫,在此区间运行四十六天,历经夏至、小暑、大暑三个节气;期满后的下一天,时交立秋节,开始移居西南方的玄委宫,在此区间运行四十六天,历经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期满后的下一天,时交秋分节,开始移居正西方的仓果宫,在此区间运行四十六天,历经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期满后的下一天,时交立冬节,开始移居西北方的新洛宫,在此区间运行四十五天,历经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期满后的下一天,北斗重新游回叶蛰宫,就又到了冬至日,历经三百六十六日(闰)回归年周期,这就是所谓的"太一游宫"。

【原文】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返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翻译】太一日复一日地游历九宫的规律,是以冬至这一天,斗纲十一月建子,临于正北方的叶蛰宫,在八卦中属于一数的坎位,这时阴气已极,天阳萌生,以此作为起点,来推算其逐日所在之处,其规律是从开始必属于一数的坎位出发,在各个方位依次游行了九天,最后仍回复到属于一数的坎位。经常像这样循环不休,终而复始地轮转着。

【原文】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汗。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翻译】太一从一宫转向下一宫的第一天,也就是每逢交节的日子,必有风雨出现,如果当天和风细雨,是吉祥的象征。因为这样风调雨顺的年景,必然谷物丰收,禽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很少有疾病的发生。假若风雨出现在交节之前,就预示这一年多风多雨,发生洪涝灾害。反之,如果风雨出现在交节之后,就预示着少雨而干旱。太一临叶蛰宫,时交冬至节的这一天,气候如果有突然变化,它预示着国君的不测。因为太一是天元之主宰,居于宸极,南面而治。冬至这一天又是一岁之首,位在正北,所以与君主相应;在交春分节的这一天,气候有暴变,就预示着国相有灾患,因为相位在左,职司教化布政,而春分东临卯正,春气阳和,所以与国相相应;.太一在中宫土旺主令的时间,也就是寄居于四隅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自交节的那些天,气候发生突变,预示国中大小官,吏有灾变。因为他们分治国中,各司其守,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治四隅与普通官吏相应;在交秋分节的这一天,气候有骤然变化,预示将军的灾患,因为将位在右,职司杀伐,而秋分西临酉正,秋气肃杀,所以与将军相应;在交夏至节的这一天,气候有剧烈变化,预示百姓们有祸患,因为夏至南临午正,阳气升发,庶物蕃盛,与操百业而生的亿万百姓相应。所谓气候有突然变化,是指太一临上述五宫的日子,出现折断树木,飞沙走石的狂风。这种气候,根据出现在不同的节气,其伤害性会反映在不同的阶层。因此,也是预测不同身份的人受病的依据。同时还应当察看风向的来路,作为预测气候正常与否的依据。凡是风来自当令的方位,比如说时值冬至,位临子方,气候以阴寒为特点,应当以北风凛冽为顺;时交春分,位临卯方,天气温和,应当以东风拂煦为顺;时交夏至,位临午方,天气炎热,应当以南风烘熔为顺;时交秋分,位临酉方,天气清凉,应当以西风萧肃为顺。这样的正位之风,又叫做实风,主生长,养育万物,反之,如果风从当令相对的方位而来,出现与季节相抵触的气候,叫虚风。它能够伤人致病,主摧残,危害万物。平时应密切注视这种异常气候,谨慎地加以预防。所以那些对养生之道素有高度修养的人,时刻防避四时不正之气,免受它的危害,就像躲避箭矢礓石一样,从而使外邪不能内侵,保证机体健康,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兀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

【翻译】太一位居于天极中央,成为定向的中心坐标,根据鬭星旋转的指向,以中宫巡临八宫,从而定八风的方位,来推测气候的正常与异常。从南方来的风,名叫大弱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心,外在于血脉,因属于南方火热之邪,所以其气主热证。从西南方来的风,名叫谋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脾,外则在于肌肉。脾为后天之本,所以其气主虚性病证。从西方来的风,名叫刚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肺,外则留于皮肤之间,由于西方属金,风性刚烈,所以其气主燥性病证。从西北方来的风,名叫折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小肠,外在于手太阳经脉。如果脉气竭绝,说明疾病恶化而深陷扩散;如果其脉气闭塞,气机聚结不通,往往会形成猝然死亡。从北方来的风,名叫大刚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肾,外在于骨骼和肩背的膂筋部;因为北风阴寒至盛,遏伤肾阳,所以其气主寒性病证。从东北方来的风,名叫凶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人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体关节。从东方来的风,名叫婴儿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肝,外在于筋的连结之处。因为东方为水乡湿地,东风多雨,所以其气主湿性病证。从东南方来的风,名叫弱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人于胃,外在于肌肉。因为东南湿盛,其气重浊,所以其气主身体困重不扬之病证。上面所说的八种风,凡是从当令节气相对的方向而来的,都属于虚风贼邪,因为是违背时令的不正之气,所以它能使人发生疾病。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如果人体虚弱,时值这一年的气运衰微,恰逢月廓亏空,又失却时宜之和,这样三虚相结合,内外相因,正不胜邪,就会得暴病,猝然死亡。如果三虚之中只犯一虚,也能发生疲劳困倦,寒热相兼的病证。如果冒雨或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感受湿邪,伤于肌肉,便会发生痿病。所以,深知养生之道的人,预防贼风邪气,如同躲避弓箭和礓石的射击一样。不然的话,如果恰逢三虚相遇,就有可能偏中于邪风,而导致突然昏厥仆倒,或引起半身不遂一类的病证。■

【来源:黄帝内经网,本文按王洪图、贺娟主编的《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校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3月第二版】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学习内经」灵枢·第七十七篇 九宫八风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九宫八风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励志名言
  • 《黄帝内经》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

    励志名言
  • 《黄帝内经》之灵枢·百病始生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

    励志名言
  • 胡黄连与黄连在功效和应用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_黄连片与黄连区别

    黄连与胡黄连异同 □ 曹俣 陕西省西安六君子堂中医馆 黄连与胡黄连是临床常用中药,只因一字之差,时有人将其混淆,甚则谬误成同一种药。此二药虽均是苦寒燥湿清热之品,但又确为两种

    经典语录
  • 灵枢经脉第十原文_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九宫八风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经典语录
  • 菊花酒图片_菊花酒功效

    陶渊明与菊花 说到菊花,就不得不提到陶渊明了。(小九对菊花有感也是源于陶渊明及他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特别喜欢那种悠然感,虽说小九不住在南山,但在院中住了些

    经典语录
  • 黄帝内经灵枢篇_灵枢百病始生原文及翻译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

    经典语录
  • 黄帝内经十二官_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

    经典语录
  • 蝼蛄几斤晒一斤干的_蝼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在农村地区,相信很多人都对蝼蛄这一害虫十分熟悉,蝼蛄经常会破坏将庄稼里的蔬菜,将其根部全部给破坏掉,因此很多人都厌恶这种害虫。但到了现在蝼蛄这一害虫却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

    经典语录
  • 蝼蛄危害特点_

    蝼蛄又称蝲蝲蛄,南方人也叫作“土狗子”,常夜行活动,叫声好似“咕咕咕”的声音,古人认为蝼蛄乃鬼神之差使(简称“鬼差”),常常协助鬼神为害,故夜间见到蝼蛄在外面活动时候都

    经典语录
  •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百家_汉书艺文志认为论语的编者是

    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1911—1992)一生博览群书,在经史子集等领域均有精深造诣,先后完成数十部学术著述。主要著作如《清人文集别录》《周秦道论发微》《中国文献学》《说文解字约注》

    经典语录
  • 土壤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_土壤的六大功能

    蝼蛄是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俗名拉拉蛄、土狗、天蝼、地拉蛄等,可入药。中医古籍记载如下:《吕氏春秋》称为“蝼蝈”。《神农本草经》记载:“蝼蛄味咸性寒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