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名言及赏析?
叶圣陶先生,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在教育与语文学习上都有很多经典语录。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代表作品《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教育是什么?应该是老师们用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苦苦解答的终极命题。
被后世敬为思想大家、教育名家的叶圣陶,给自己的定位永远是“一位教师”。
相信从他的感悟里,我们也能管窥教育的真谛!”。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将来的固然重要,因为有跨到那里的一天;但现在的至少与将来的一样重要,因为已经踏在脚底下了。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名人名言赏析?
1、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
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降临。
——亚里士多德赏析:你今天所拥有的成就不代表未来也如此,没有人可以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这只是在更好的提醒着你罢了。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人,活着应该意气风发,做人间的俊杰;死也要死得悲壮刚烈,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宁可战死也不肯过江回到江东。
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赏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
对别人以谦恭之礼,举止淳化、得体。
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倡导人权平等以及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是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财富。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赏析】名人有很多,名人也说过很多的话,确不是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名言.只是名人有些话说到人们的心里,大家觉得他说的对于是告诉了别人.一名话说的人多了就成了名言了.。
孟浩然名言及赏析意思?
孟浩然诗词分析《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作品介绍】 《晚泊浔阳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
此诗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以空灵之笔来写内在的情感。
全诗简淡自然、空灵无迹,颇有随笔的味道,而在随意挥写间,不但勾画了江山风景,而且抒发了倾慕高僧慧远、向往隐居胜地的隐逸情怀。
【原文】晚泊浔阳望庐山1 挂席几千里2,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3,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4,永怀尘外踪5。
东林精舍近6,日暮空闻钟。
【注释】 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挂席:张帆。
郭:外城。
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
精舍,僧人所居。
【白话译文】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创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五月,诗人孟浩然漫游吴越之后,自越州返襄阳,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晚泊江边眺望庐山,发思古幽情而作此诗。
【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
诗的起势高远。
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
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
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
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
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
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
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
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
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
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
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
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
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
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
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