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转眼即逝。凡事皆会过去,再努力回忆也无济于事。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
哲理诗,就是说理诗。 哲理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千百年来,中华大地留传了许多哲理。这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造诣极高,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成就之高足令后人高山仰止,其作品无论何时读来都令人拍案叫绝! 林语堂评价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前段时间,偶见有人盛赞王阳明的《蔽月山房》,本人阅后颇不以为然,即便是在知道这是在他十岁时创作以后。但读了他同期创作的《金山寺》,以及更早的《棋落水诗》《寓资圣寺僧房》
前两天分享了宋朝理学大师朱熹的一首劝学诗,满满的正能量,今天我们来看看宋朝另一位写诗说理臻入化境的大师——苏轼。 提起苏轼,那可太厉害了。至于怎么个厉害法,林语堂先生概括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豪放,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共有诗文3637篇。下面小编给大家梳理一下苏轼
01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 02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03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 04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
前两天分享了宋朝理学大师朱熹的一首劝学诗,满满的正能量,今天我们来看看宋朝另一位写诗说理臻入化境的大师——苏轼。 提起苏轼,那可太厉害了。至于怎么个厉害法,林语堂先生概括
7首有趣的古诗词,诙谐幽默,令人津津乐道。 1、《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 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用反诘的语气去探究琴声的由来,虽浅显易懂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自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 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官至舍人,学士以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乱,即弹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 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也可。”
到唐时,诗歌发展到最为繁盛的阶段,何事何物都能入诗,基本能写的题材都被写了个遍,闻一多先生在说唐诗时总结道:“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这可太厉害了!留给宋代诗人的活路似乎已经不多了!-有哲理的诗句
该诗通过告诉我们琴声归于哪里,不在琴,不在指,而在于指和琴两者来说明,人士事物应观其全局整体,若是管中窥豹只分析或观其一部分则会对事物产生错误的判断、认知。-有哲理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