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千古绝唱背后的追思 1074年,苏东坡结束了杭州通判的任期。那时候的他,已经有三年未曾见过他的弟弟苏辙了。为了能够离弟弟所在的济南近一点,以便两人能经常见面。他主动申请到山
《水调歌头》苏轼词作鉴赏(明月几时有) 【作品介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圆,月光洒下,梧桐树影婆娑,一人羁旅异乡。 对于在异地工作的游子来说,团圆的节日,也是最难受的节日
苏轼作为古往今来top2最会写词的的词人,想必在大家心目当中没什么异议。有宋一代,东坡作为海内文宗,词坛圣手,在当时就赢得了众多粉丝。南宋一个叫胡仔的文学批评家在其著作《苕溪
9月13日,2019年“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卢沟晓月 中华圆梦”中秋文艺演出在北京园博园倾情上演,演出中以“月”为主题的节目传递出家国团圆、国富民强的中秋祝福。图为演员正在表演歌
来源:禅与冥想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山离我近,月亮离我远,于是觉得山比月大。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眼界足够宽广,他就会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上一期我们聊了中秋诗词中意境最为高远,堪称中秋诗词的巅峰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点击右边链接 有一首中秋词被称之为:此词一出,余词皆废!你知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东亚和东南亚诸国,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漫天落叶的浪漫,几分收获的喜悦,坦荡豁达,酣畅淋漓,都在这秋分时节的秋天里。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
(原创不易,感谢支持!杜绝抄袭!!!) 窗外 是谁燃放的烟花炮竹 欢呼声中 把整个窗外的世界 炸响得色彩飘忽 看不见窗子外面是不是有什么月亮 只看见透过窗子的色彩—— 鬼影一样 在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 “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李朴《中秋》 ” 中秋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