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房间旧物时,翻出来一本初中的作文本。看到班主任在我的一篇作文末处写过一行红色的小字:
“切莫走中庸之道。”
幼时不懂何为“中庸”,老师这么写,我就潜意识里认为那是一个贬义词。直到近中年,阅过多本书籍,才幡然间觉察到,“中庸之道”而非“平庸之道”。
01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庸”成为了那个我们想隐晦表达平庸的代词,不那么刺耳,又好像一切就在这情理之中。
正如那时,班主任写过的一行小字。
我甚至怀疑这有失偏颇的词语演化是不是要“怪”在鲁迅身上。
他在《彷徨幸福的家庭》中写道:“这既无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的。”
鲁迅把中庸之道讽刺在做事的方法上,多多少少带出了点“中间派”的意思。
但是追溯到《论语》,最早孔子说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意思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做到中庸,就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
文心在《文学回忆录》讲述过一个关于希腊神伊卡洛斯的故事:
伊卡洛斯找到鹰的羽毛,附身后成功飞行。他的父亲嘱咐他:
“儿子,勿飞高,为太阳光熔;勿飞低,为海所淹没;中间层飞,最好。
儿不听,直飞太阳,日光熔蜡,翅脱,伊卡洛斯落海,死,成伊卡洛斯海。”
父亲对伊卡洛斯的告诫,就是我们的中庸之道了。不飞高不降低,不偏不倚方可存活。然后,伊卡洛斯固执的向着高处冲,忘却了身下的海。最终的结局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这愈发让我认定中庸更应该用在道德和情绪的控制里,而非做事或生活的方法论上。
不然我们一听中庸就带着些贬义色彩,老祖宗留下的品德也难以延续。
02
中庸的境界这么高,以致孔子曾说他一辈子尚未见过一个中庸之人。那么中庸到底是什么呢?
朱熹对这个词的解释,应该最为合适。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简言之,就是适中。
做事的时候不能过,也不能达不到。
凡事都有一个度,很好的把握住这个度,就是把握住了“道”。偏离了这个度,就不是“中庸”了,便是“过犹不及”了。
那我们做个比较,如果把人类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划分成三个阶段的话:
一阶段,用一个字概括:“过”。
在这一阶段的人什么事都说好,但心里却很难过。既无私又不满。这个阶段的人就类似情感的奴隶。
二阶段,用两个字概括:“不及”。
在这一阶段的人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随他去”,反正“与我无关”。
三阶段,就是“中庸”了。
这个阶段的人是情绪的主人。既表达自己,又关心别人。绝不是忍辱负重或者自责,相反这阶段的人能够接纳自己的失败和缺点,不懊恼于此。
对外能互助,能感受并传爱和自由。并且对自己也只能对自己负责,不强求其他任何人。
这样一比较,中庸就显得高明多了,是极大程度的善与自由。
03
那如何才能做到“过而不及”呢?
答案很简单:“心如止水”。
我们每个人的心绪,都要努力做到像平静的水面一样。但所谓心如止水,并不是充耳不闻,也不是波澜不惊,而当我们扔一块石子到水里,水不会不动,也不会一直波动。
水面会反应它当下的感受:起涟漪,波动几下,就再次恢复它的平静。
换句话说,不是毫无情绪,也不是一直带着情绪。而是控制情绪,而非被情绪控制。
品德和情绪是不能被量化的,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自尊水平和认知差异。
我想,中庸不严苛别人,不委屈自己,这样共赢的画面,乃是一种正向平衡,堪比正和博弈。
然而是否中庸,并没有标准的判断依据。
而要达到中庸,又需要搭建强大的自尊体系,和持续提升认知,充实眼界,多元化发展。
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朝着中庸的标准,无限接近的做自我调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