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虽然现存张志和的传记资料都很简略,但断管残汁、吉光片羽,仍能显示其卓尔不群之处。其中,最早、最详细且最可靠的记叙,乃颜真卿《颜鲁公集》卷九《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一文。文曰:
士有牢笼太虚,撠掖玄造,摆元气而词锋首出,轧无间而理窟肌分者,其唯玄真子乎!
玄真子,姓张氏,本名龟龄,东阳金华人。父游朝,清真好道,著《南华象罔说》十卷。又著《冲虚白马非马证》八卷。代莫知之。母留氏,梦枫生腹上,因而诞焉。
年十六,游太学,以明经擢第。献策肃宗,深蒙赏重,令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仍改名志和,字子同。
寻复贬南浦尉,经量移,不愿之任,得还本贯。既而亲丧,无复宦情,遂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自谓“烟波钓徒”。著十二卷,凡三万言,号《玄真子》,遂以称焉。客或以其文论道纵横,谓之造化鼓吹。
京兆韦诣为作《内解》。玄真又述《太易》十五卷,凡二百六十有五卦,以有无为宗,观者以为碧虚金骨。
兄浦阳尉鹤龄,亦有文学,恐玄真浪迹不还,乃于会稽东郭买地结茅斋以居之。闭竹门,十年不出。吏人尝呼为掏河夫,执畚就役,曾无忤色。又欲以大布为褐裘,嫂徐氏闻之,手为织纩。一制十年,方暑不解。所居草堂,椽柱皮节皆存,而无斤斧之迹。文士效柏梁体作歌者十余人。浙东观察使御史大夫陈公少游闻而谒之,坐必终日。因表其所居曰“玄真坊”。又以门巷湫隘,出钱买地,以立闬闳,旌曰“回轩巷”。仍命评事刘太真为叙,因赋柏梁之什,文士诗以美之者十五人。既门隔流水,十年无桥,陈公遂为剏造,行者谓之“大夫桥”。遂作《告大夫桥文》以谢之。常以豹皮为席,騣皮为屩,隐素木几,酌斑螺杯,鸣榔拏杖,随意取适。垂钓去饵,不在得鱼。肃宗尝锡奴婢各一,玄真配为夫妻,名夫曰“渔僮”,妻曰“樵青”。人问其故。“渔僮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
竟陵子陆羽、校书郎裴修尝诣问:“有何人往来?”答曰:“太虚作室而共居,夜月为灯以同照,与四海诸公未尝离别,有何往来?”性好画山水,皆因酒酣,乘兴击鼓吹笛,或闭目,或背面,舞笔飞墨,应节而成。
大历九年秋八月,讯真卿于湖州,前御史李崿以缣帐请焉。或挥洒,横抪而纤纩霏拂,乱枪而攒毫雷驰。须臾之间,千变万化,蓬壶仿佛而隐见,天水微茫而昭合。观者如堵,轰然愕贻。在坐六十余人,玄真命各言爵里、纪年、名字、第行,于其下作两句题目。命酒,以蕉叶书之,授翰立成。潜皆属对,举席骇叹。竟陵子因命画工图而次焉。真卿以舴艋既敝,请命更之。答曰:“傥惠渔舟,愿以为浮家泛宅,沿泝江湖之上,往来苕霅之间,野夫之幸矣!”其诙谐辩捷,皆此类也。
然立性孤峻,不可得而亲疏。率诚淡然人,莫窥其喜愠。视轩裳如草芥,屏嗜欲若泥沙,希迹乎大丈夫,同符乎古作者,莫可测也。忽焉去我,思德兹深。曷以置怀?寄诸他山之石。铭曰:
邈玄真,超隐沦。齐得丧,甘贱贫。泛湖海,同光尘。宅渔舟,垂钓纶。辅明主,斯若人。岂烟波,终此身!
大历九年即公元774年。这年秋天,在颜真卿湖州任所,有一场规模很大的文士雅集,张志和当场挥毫泼墨,技艺绝伦,成为焦点式人物。据《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一皎然《奉应颜尚书真卿观玄真子置酒张乐舞破阵画洞庭三山歌》,知张志和所绘乃太湖洞庭三山。由此亦可见其间除绘画外,还有文学创作。今天虽不能看出《渔歌子》的唱和活动是否在其中,但就释皎然诗歌与张志和绘画的旨趣看,皆在山水之乐,而这与《渔歌子》的题旨也是一致的。
又,颜文中叙述到张志和的死时有“忽焉去我”之句,说明死得很突然,或许就在这次集会后不久。果然,安徽祁门润田《张氏宗谱》云:“张志和,卒于唐大历九年(774),祖籍金华。”此谱又载陈少游所撰《唐金吾志和玄真子先生行状》,开篇即云:“先生生还造化越十一载,子衢奉先生遗书若干卷远来淮南。”就是说张志和死后第十一年,其子张衢来找时任淮南节度使的陈少游,请陈为其父作传,陈少游遂作这篇《行状》,最后落款“建中五年春月吉旦”。建中五年即兴元元年,亦即公元784年。由此逆推11年,正是大历九年即774年。这也就是说,在湖州集会后不久,张志和即去世了。颜真卿于是撰《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且有“忽焉去我”之叹。
其后,又有李德裕撰《玄真子渔歌记》,专门谈及张志和那组著名的《渔歌子》。文曰:
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於戏!渔父贤而名隐,鸱夷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欤!处二子之间,诚有裕矣。长庆三年甲寅岁夏四月辛未日,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德裕记。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传》本传,就是在颜、李二文的基础上完成的。按,李文所谓“唐穆宗长庆三年”有误,当为“长庆二年”即公元822年,此时距张志和去世已有49年。其时,《渔歌子》已成为享誉隆盛的名篇,并流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填词的滥觞。
再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亦记载志和“自为《渔歌子》,便画之,甚有逸思”。又后,南唐沈汾《续仙传》卷上《玄真子》篇,虽于人物道行多夸大想象之词,却补充了较为详细的词学活动:
玄真子姓张,名志和,会稽山阴人也。博学能文,进士擢第。善画,饮酒三斗不醉。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天下山水皆所游览。鲁国公颜真卿与之友善。
真卿为湖州刺史日,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曰:“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二十余首,递相夸赏,而志和命丹青剪素写景夹词。须臾,五本花木禽鱼山水,景象奇绝,踪迹古今无比,而真卿与诸客传习叹伏不已。
其后,真卿东游平望驿。志和酒酣为水戏,铺席于水上,独坐饮酌,啸咏其席,来去迟速,如刺舟声。复有云鹤随覆其上,真卿亲宾参佐观者莫不惊异。于水上挥手以谢真卿,上升而去。今犹有传宝其画在于人间。
另外,若此文大体属实,据末段则约略可知,张志和乃在774年深秋或冬季在苏州吴江平望驿酒后戏水溺亡。但又似乎不是简单的戏水溺亡事件,因为张志和浮家泛宅,水性很好,正如其《渔歌子》词句所云,“舴艋为家西复东”,“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观其欣然与潇洒,或许是道家所谓“水解”吧。当然,也有乘醉为之,以求解脱的嫌疑。《平望志》卷五“古迹”云:“望仙亭一名平望亭,相传张志和于此升仙,故名。宋咸淳中建,明成化中殊胜寺僧宗式重建,下临莺脰湖,景物颇胜。”
根据以上文献,应当基本可以断定张志和的生卒年,且《渔歌子》五阕系张志和所作。但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在张志和的籍贯和《渔歌子》的著作权这两个问题上,仍有疑惑。
先说张志和的籍贯。一般文献皆称志和为金华人,但《续仙传》和《历代名画记》皆称其为会稽人。关于《渔歌子》的作者,绝大多数文献皆称为张志和所作,但中唐朱景玄《唐画断》(即《唐朝名画录》)却说:“初,颜鲁公典吴兴,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之。张乃为卷轴,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为世之雅律,深得其态。”
笔者以为,颜真卿与张志和友善,李德裕与张志和乃世交且获其真迹,是不会在这些最基本问题上出错的。那么,为什么后人误将其说成会稽人呢?又说《渔歌子》乃颜真卿所作呢?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以为,当与志和在会稽隐居较长时间有关,误把隐居地当成了籍贯地。至于第二个问题,笔者以为,情况应当是这样的:张志和首倡《渔歌子》,颜真卿和之,且将和作赠与志和;张志和便综合己作和颜作,酝酿构思,进行绘画创作。如此理解,则朱景玄所言并没有错,只是不全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