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张仪与苏秦谁更有才_历史上真正的张仪和苏秦

张仪与苏秦谁更有才_历史上真正的张仪和苏秦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1-12-16 22:57:52
阅读:

苏秦与张仪师出同门,都是战国传奇隐士鬼谷子的弟子,一个约纵,一个连横,把纵横捭阖之术发挥到极致,三寸不烂之舌可抵百万之师,玩弄战国七雄和王侯将相于股掌之上,天下局势尽在二人布局之中。关于二人谁更胜一筹,不妨先从几个维度回到历史中看。

苏秦VS张仪,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一,苏秦善始,张仪善终。

苏秦是东周都城洛阳人,皇城之侧天子脚下,家境较好,有产阶层,从小有条件接受好的教育,而且还到当时最牛的私立大学深造(世外高人鬼谷子开办的军校)。须知这所学校录取率非常低,选拔学员是极其严格的,如今云梦山上有一舍身崖,据说要有胆量从陡崖上面纵身跃下不死才可入门拜师,看天分才智,胆识魄力,据说孙膑和庞涓,还有商人的鼻祖商圣白圭和范蠡也是出自这所学校。

学成下山后,自然是胸怀壮志,豪情万丈,亟不可待地想要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抱负,家里有钱支持,锦帽貂裘,香车宝马,就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那个时代游士早已成为一种传统了,满世界都是,前有孔孟的仁义非攻,后有商鞅吴起的严刑峻法,百家争鸣,各个门派都在拼命的游说诸侯推销自己的理论。

涉世未深的苏秦空有理论纸上谈兵,自然不能说到君王的心里去,处处碰壁,被人冷眼相待,千金散尽,衣衫褴褛回到家中,还被父老乡亲嘲讽,在那小小的一方天地,春种秋收,务农耕作才是正经事,这般满世界的瞎逛,不务正业,败家子一个。

苏秦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猛然想起下山前;老师交给他的一本书,告诉他如遇逆境可读此书,翻箱倒柜的找出来,阴符经,如饥似渴读上了,百战归来再读书,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废寝忘食,悬梁刺股,春去秋来,终于悟透阴阳捭阖之道,自信凭此可以纵横天下了。果然,十年磨剑,拔剑出鞘的苏秦一举成名,身配六国相印,为纵约长,同时担任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的外相,秦军十年都不敢迈出函谷关半步,建立旷古烁今的功业,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

苏秦把鬼谷子的纵横捭阖之术应用到极致,理论应用到实践最为成功的先行者,最后却陷入政治阴谋的漩涡,被人行刺杀死,他的合纵大业也功亏一篑。反观张仪,在这一点上略胜一筹,能够从容游走于诸侯矛盾的缝隙,左右逢源,不仅能够急流勇退,全身而出,回到故国魏国当了丞相,寿终正寝,他的连横策略和经营的连横阵营也一直延续到下去,直到秦国扫清六国,一统天下。

苏秦VS张仪,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二,苏秦是张仪的伯乐

张仪下山后周游列国,到楚国遇到一场意外,参加了楚国丞相的一个饭局,还跟楚相把酒言欢,似乎交情不错,事实证明,酒桌上的交情都是靠不住的,第二天楚相发现丢了一块壁,有人说定是张仪干的,这小子又穷又寒酸,平日里油嘴滑舌的,一看就不是好人,楚相也深信不疑,就把张仪抓起来毒打一顿,打得血肉模糊,脸都认不出了。他老婆看见心疼哭的稀里哗啦,埋怨他整天不干正事,到处蹭饭吃,张仪反而笑嘻嘻的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有了它,老子走遍天下都不怕。

阿Q自慰一下还是可以的,现实是很残酷的,当你是小树苗的时候大家都来踩一脚,当你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所有人都想蹭凉,现在苏秦熬成了那棵大树,名满天下,权势遮天,张仪还是一株小树苗,心志颇高的他还不想到师兄这颗大树下乘凉,凭他的才华和同门情谊,去投奔苏秦必然重用,平步青云指日可待,禁不住妻子和朋友的撺掇,还是硬着头皮前去拜访,苏秦竟然三番五次闭门不见,还让人传话羞辱他,一怒之下就去了秦国。

没有人比苏秦更了解张仪的才华,他也自叹不如这位师弟,如今自己苦心经营的六国联盟看似坚不可摧,他自己深知,这种建立在错综复杂利益纠葛之上的联盟,其实是非常脆弱不堪一击的,此时如果秦国举兵伐赵,联盟很可能瞬间土崩瓦解,在这个关键时刻,必须要有一个把持秦国朝政的人控制局面,恐怕普天之下,只有张仪有这个能力了。

张仪果然一到秦国就跟很吃香,跟秦王聊得非常投机,这位秦王还是当初苏秦来秦国找工作被拒掉的秦惠王,当时刚刚即位不久,商鞅谋反被杀掉,对游士非常讨厌,想来秦惠王后来是追悔莫及了,把这样一位经天纬地之才推到敌人的阵营,自己眼中一向视为乌合之众的六国被联合起来,把秦军打得龟缩在函谷关不敢迈出一步,秦军铁骑多年来纵横天下,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

此时内乱平息,朝政稳固,君臣一心,国富兵强,正当继承父亲孝公壮志,蚕食诸侯,称霸天下,却被一个苏秦阻挡寸步不得进,武将有司马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必胜攻必取,但是自商鞅死后,文臣谋士却没有一人可以担当大任,着实堪忧。

正当此时,魏国士人张仪觐见,秦惠王对张仪有过耳闻,颇有传奇色彩的世外高人鬼谷子的弟子,更重要的是苏秦的师弟,两人果然一见如故,非常投机,秉烛夜谈,通宵达旦,纵横家精通捭阖揣摩之术,张仪太清楚此时秦惠王的焦虑和渴望了,句句话说到他的心坎上,惠王如久旱逢甘霖,把张仪奉为上卿,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苏秦VS张仪,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熬了那么久终于混出个人样来,我张仪也有今天,爱恨分明,恩仇必报才是大丈夫,第一件事就是登门报答那位一直帮助不离不弃的陌路相逢友人,结果那人正准备打包走人,告知了真相。其实一直相信和帮助你的人是苏秦啊,苏君担心你贪图安逸和小利,故而用这个办法激你,暗中让我协助支持,只有在秦国才能施展你的才华抱负,也只有你才能把持秦国大局,帮他阻止秦王发兵伐赵破坏联盟。张仪感动不已,我一直身在师兄局中而毫不知觉,汗颜自愧不如,替我转告师兄,伐赵之事我可把控,他在之时,我必不与为敌,也无力与他为敌。

三,张仪是苏秦的终结者

苏秦对张仪是有知遇之恩的,可是苏秦死后,终结他合纵大业的却是张仪,连横之术,各个击破,终于瓦解合纵联盟。其实无论苏秦还是张仪,游说列国,约纵连横,说到底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字,利。孟子曰,利,诚乱之始也,利是天下大乱的根源,儒家报以批判的态度,以道德约束为利之心。否认人性就是否认人之为人本身,纵横家给予认同,然后加以引导,所以战国时代纵横家吃得开,进能建功立业,退能独善其身。

孙子兵法云,因势利导,顺应形势,加以引导,并非苏秦和张仪扭转乾坤,而是时势造英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更是战乱不休,诸侯互相兼并,各国都在奋发图存。变法意识出现了,楚国有吴起变法,水土不服失败了,赵国也有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军力强了国力依旧衰退。只有秦国商鞅变法崛起,一夜之间成为诸侯的噩梦,秦国的可怕阴影笼罩在中原大地,六国恨不得把这群蛮子赶到草原上去放羊。这时候苏秦站出来了,振臂一呼,应者群集,这是顺应人心 。

等到秦国的侵略步伐被遏制住了,外患暂时可以放在一边了,联盟内部的陈谷子烂芝麻的旧账该算一算了,彼此之间有百年的恩怨纠葛。这时候张仪带着金子来了,略施小计,挑拨离间,再加上威逼利诱,诸侯发现秦国也没有那么可恨了,出手也大方,倒是隔壁老王去年欠我钱还占我地可恨之极,打又打不过,何不让大哥秦国给出出气呢。

张仪最精彩的表演莫过于“三戏楚怀王”,简直是忽悠术的鼻祖,堪称千古绝唱,把楚怀王和满朝君臣(屈原除外,众人独醉我独醒啊)当做弱智一般玩弄于股掌之上。最终联盟分崩离析,倒向了秦国的连横阵营。苏秦之后,六国再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联合进攻了

苏秦VS张仪,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鬼谷子的局

观赏了一局好棋,苏秦和张仪谁胜已不重要了,也许读者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从结果上看,苏秦被刺还遭车裂(尽管是他自己的诱敌之计,政治影响很差),苦心经营的联盟分崩瓦解,诸侯各自为战,六国最终被逐一吞并;张仪全身而退,连横策略也在秦国延续下去,成为对六国政治斗争的核心手段。

然而个人还是倾向于苏秦,他做的是一项空前绝后的伟大事业,以一人之力建起一个合作联盟,把六国王侯将相都集结在一起共同对抗秦国野心扩张,三国时期吴蜀两国联盟尚且很难维持,摩擦战争不断,何况是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六国。用现代的观点看,苏秦是一位创业者,搭建了一个平台,把众多中小企业拉进这个平台,共同对抗大企业的垄断。

所以可以说张仪是一位职业经理人,背后有一家大的企业和大老板支撑,做成了拜将封侯,失败了大不了再找一个老板继续打工。历史上张仪这个角色扮演的人数不胜数,可是苏秦之后,再无苏秦,虽败犹荣。何况,张仪到秦国上位还是他一手安排的,把人才送到敌对阵营中为我所用,这种识人之明和容人之胸怀,用人之奇特,已是千古一绝了。

生死成败,看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天下大势在秦国,六国纷争,百姓苦于战乱,天下一统是必然之势。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战甲纵横无敌,国力蒸蒸日上,吸收移民人才济济,大有二战后美国的面貌,况且三秦之地再加上四川天府之国,退可独霸一方,进可居高临下驰骋中原。苏秦以矛盾重重的六国拼凑起来的联盟,哪里抵挡得住秦国一统天下的战车。

苏秦VS张仪,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有一部小说叫做鬼谷子的局,局是棋局之意,整个战国天下大势是鬼谷子一人下的一盘棋,以天为经,以地为纬,以诸侯为棋子,以苏秦,张仪,孙膑和庞涓四位弟子为手,这盘棋局堪称天局了,下得了这盘局的必是神仙了,先让孙膑庞涓下山斗兵斗法搅乱大势,而后苏秦张仪来布局天下。

至于为何安排师兄弟两人到对立的阵营,可能鬼谷子先生自己也不知天命所归,是回到西周的万国咸宁相安无事,还是列国合而为一,走向大一统,不论哪条路,都能结束百年天下战乱不休,百姓生灵涂炭的局面,他能做的只是加速这一过程罢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