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赏析:奈何三门峡古迹雄风不再
枯木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金末元初】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山西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擅长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主要有《歧阳》、《续小娘歌》等;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代表作《摸鱼儿·雁丘词》闻名于世。;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比如《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等。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传世。
这首词《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也是元好问的代表作,描写的是晋豫黄河峡谷三门峡的雄壮风光,气势雄浑,酣畅淋漓,用典巧妙意境深远。
吴作人《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
三门津是如今黄河三门峡段的古称,位于山西和河南交界,黄河从山西河东转弯向东,在这里一泻千里,地理位置非常险要,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水湍浪急,仅容一船通过,河流中有被称为中流砥柱的砥柱山,三门津由此得名。
提起三门津,不能不提起三门峡水库,作为黄河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57年兴建的全国重点项目,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于1960年建成,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新的城市:三门峡市。三门峡工程的是是非非,评议颇多,从现在来看,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失败工程,由于上马仓促,缺乏论证,建成后泥沙淤积严重,渭河倒灌,灾害频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历经两次改建,从原来设计的“蓄水拦沙”变为“滞洪排沙”最后改为现在的“蓄清排浑”,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大坝最初设计方案和实际运行的效果南辕北辙。
三门峡水库的修建,除了经济损失和环境生态破坏影响,以及几十万移民的离家搬迁,还有就是很多珍贵的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和毁灭。比如以元代壁画举世闻名的永乐宫,当时设计在水线以下,因此整体搬迁到20余公里他处,所幸国家投入巨资复原,如今尚得以欣赏国宝壁画和民族瑰宝,而其他的蒲州古城、朝邑古城、潼关古城、陕州古城等都不复存在,值得可叹的是,三门峡水库蓄水从来都没有到达过这些古城,完全是一个杞人忧天式的大败笔。
精美的永乐宫壁画
而作为大坝下作为古代泄洪的三条泄水狭谷小岛神岛、鬼岛、人岛,以三岛之下的三岛丹炉、梳妆台、中流砥柱,在兴建之初神岛、鬼岛、人岛和梳妆台被炸掉,只有炼丹炉和中流砥柱依然屹立于黄河中心,其余只能从元好问的诗词中去体会了。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气势奔放,我们就来欣赏诗人佳作。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借取诗仙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黄河之水源远流长,在这里两岸高山,峡谷地形险要,气势雄壮,人鬼两重天,同时把大禹凿神、鬼、人三门的寓意融入其中,俯瞰下去,犹如神鬼把守,形容关隘之险。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风助浪势,水借惯力,从上而下,倾泻奔涌,浊浪排空,溅起千层浪,在日光的照耀下,闪出点点寒光。形象生动,气势逼人。
壶口瀑布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险峻犹如上游吕梁山的壁立千仞,在龙门壶口瀑布般地倾泻而下,雄壮恰似八月十八日钱塘江海潮的巨浪排空,飞流而下,荡尽尘埃。描述三门津河水倾泻的情形,险峻和壮观,比喻妥帖,形神兼备。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在纵横奔流的浪潮中,却有一峰矗立,那就是“中流砥柱”,用“闲”字非常精妙,烘托出砥柱山的傲视风浪、定海神针的雄伟姿态,颇有“任尔暴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的乐观豁达的气派,体现了作者的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仰视砥柱山上累有鸟巢,飞过两只大雁,险峻杳渺,难以登攀。这里既是诗人乘舟所观之境,也是借用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鶻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诗句,来形容砥柱山之险峻。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袐”(bì),原指刺的意思,这里指分辨,辨别的意思。诗人自问自答,人世间这险要的砥柱山有什么用?那是起到分辨神仙和奸佞的作用啊。这里用的典故源自《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传说中夏禹将百物之形铸于鼎上,让人们知道神奸,同时借用苏轼的《洞庭春色赋》:“尽三江于一吸,吞鱼龙之神奸。”,说明中流砥柱是起到辨别世间忠奸的作用。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这句连用两典,皆是洞察奸邪、明烛幽微之典。其一是南朝(宋)刘敬叔《异苑》:“ 晋温嶠至牛渚磯,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后以“燃犀”或“犀照”比喻能明察事物,洞察奸邪。其二“佽飞”即“佽非”,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勇士,《淮南子》记载了楚国佽非在渡江的时候,遇到两蛟龙挟绕其船,于是“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后用佽飞比喻勇士,汉武帝时专门把掌管弋射的官职“左弋”改为“佽飞”,李白曾有诗赞叹《观佽飞斩蛟龙图赞》:“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这两典在现代比较晦涩,然而在当时为常识,因此比较恰当。大意是:不需要燃犀洞察奸邪,更不必佽飞张剑斩奸,砥柱山就起到了力挽狂澜,辨别神奸的作用。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这里的“骑鲸客”指的是诗仙李白。出自汉代杨雄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浮彭蠡,目有虞。”,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溺死潯阳,后用为咏李白之典。大意为:吆唤诗仙李太白,一同在震耳欲聋犹如击鼓的浪潮中,穿过浪花四溅犹如银雪的砥柱山。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纵情洒脱,气吞如虎,壮志凌云的气势。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上阕写景,描写黄河三门津峡谷之艰险和雄奇,下阕则连用多个典故,描写中流砥柱的雄壮和险要,烘托出砥柱山的作用,融情于景,从而抒发诗人磊落胸襟和豪迈气概,充满了自信和正气。全词节奏明快,气韵流畅,从上而下,环环相扣,气势雄浑,把祖国的瑰丽山河和诗人的豪情壮志结合的天衣无缝,借景抒情,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堪称杰作。
可惜,如今的三门津,神鬼人古迹不复存在,唯只有中流砥柱尚存,不过也被泥沙吞没大半,犹如孤岩矗立河中,难以恢复往日壮阔雄浑的风采。
2019/1/26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