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龚自珍一生行事怪异,不拘小节,知他者谓他洒脱,不知他者自然骂他乖张。他曾经公开声称,他的叔叔文理不通,而他的父亲只是半通。在那样一个重孝亲的时代,龚自珍如此评价自己的长辈,简直是吃了熊心吞了老虎胆。
龚自珍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作风,曾经先后给自己起了很多好玩的名字,叫公襄,叫刷刺,叫橙,叫太息,叫小定,并且自号半伦。什么叫半伦呢?他解释说,在他眼里,没有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这人间五伦,他还算爱一个小妾,所以只能算是半伦了。
以父为半通的龚自珍,有一个半伦的儿子,也算是无怨无悔的绝配了。
年羹尧年大将军,早年是雍亲王的家奴,后雍亲王位继大统为雍正,年羹尧骤受重用,权倾一时,不可一世。他在部下眼里的威势,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吐口唾沫是个钉。
有一天下大雪,年羹尧乘轿出门,抬轿的兵丁手扶轿杠,手背上积了厚厚一层雪。年羹尧看了,心生怜悯,下令说:“去手!”兵丁们误会了年大将军的意思,竟然纷纷立住,拔刀,向自己的手腕砍去。年大将军急忙命令他们住手,但是已经晚了,断手纷纷坠地,一地白雪被染得通红。
他凭什么拥有这样的部下?他拥有这样的部下谁还敢当他的主子?所谓功高震主不假,可是威高也同样会震主,所以年羹尧最终被雍正所弃所杀。
清仁宗即嘉庆初年,太上皇乾隆还在主持朝政,大臣上朝面君,乾隆坐正座,仁宗只有搬个小凳旁听的份儿。
有一天,早朝已散,乾隆留下和珅跪在下面,却不问话,只是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仁宗凝神细听,还是不能听懂一个字。很长时间过去了,乾隆突然问:“那人叫什么名字?”和珅毫不犹豫地说:“高天德,苟文明。”乾隆又闭上了眼睛,口中继续念念有词。
过了半天,乾隆让和珅走了。仁宗心里始终解不开这个结,第二天找个机会密问和珅:昨天你和太上皇玩得什么花活?和珅说:太上皇念的是西域一种密咒,千里之外咒谁谁死。太上皇念这个咒,肯定不会是因为私仇,那就一定是在咒祸害国家的土匪了,现在最让太上皇忧心的不就是那两个大土匪吗?
仁宗听了,心中大骇,和珅有这般能耐,难怪那么多忠心的大臣弹劾他,乾隆都不动声色。乾隆驾崩后不久,仁宗就杀了和珅。人都说,如果没有这件事,和珅也许还能多活几天。
曾国藩官居翰林时,有一天去海王村逛书市。在他之前,有两个人已经在书店里了。其中一个人买书掏钱时掉了一枚,另一个人马上迈上一步,把钱踩住了。丢钱的人浑然未觉,买好书就走了。后一个人马上蹲下拣起了钱,心满意足地走了。这些举动都被曾国藩看在了眼里,他问店老板,后一个叫什么名字,老板告诉了他。
之后过了很多年,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有一个知县刚刚到任,找曾总督报到。曾国藩一看姓名,马上就认出来了,就是当年拣钱的那个主儿。曾国藩暗自感叹:如果一个人爱钱如命,一旦让他当了官,老百姓还有没有活路了?于是找了个借口就把这个人的县令职务给免了。
骆文忠曾为湖广总督,他是广东花县人,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祖籍广东兴宁。石达开被擒以后,曾把尚在襁褓中的幼子托付给骆文忠,求他把孩子带大,给自己留一点骨血。骆文忠敬石达开算是个汉子,答应了他。从此石达开幼子在骆家一待就是好多年,一天天长大了。
虽然骆文忠管教的很严,可是那孩子还是一天天显露出桀骜不逊的样子来。有人曾和他聊天,问起他长大以后的志向,他就说:“我的志向就是为父报仇。”有人把这话如实告诉了骆文忠,骆文忠心下大惧,只好忍痛下手了,暗暗地在那孩子的饭中下毒,毒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