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根据望洞庭这首诗画一幅画_望洞庭这首诗怎么画图

根据望洞庭这首诗画一幅画_望洞庭这首诗怎么画图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05 21:58:25
阅读:

《望洞庭》

唐·刘禹锡(772—842)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简析: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进士,中博学宏词科,出任监察御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因为参加王叔文的政治变革,失败后屡遭贬斥,官场上的起起落落,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他的诗中,既有感慨身世蹬蹭跌宕的长叹,也有在漫游期间,描绘美丽山川的喜悦。他的诗中还一部分描绘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清新婉约,生动活泼。他和白居易一起,又是唐代词曲的开创者,有《浪淘沙》、《忆江南》等著名曲牌流传后世。这首《望洞庭》是刘禹锡于长庆四年八月(公元824年),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涉浔阳时而作。这时正是刘禹锡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用词清新稳健,超逸旷远,描绘景物真实自然。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将水天一色的夜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望无际的湖面,风波平静,犹如一面绝大的镜子,而月光倒映镜面,又增添了许多朦胧的意境。水色如银,山如青螺,美不胜收。洞庭之美,在历代诗人笔下多有阐述,宋范仲淹曾写道"余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刘、范二人虽然时空跨越数百年,但洞庭之美,却使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先一后,竟能跨越数百年之际,同样的把洞庭风光描绘得如此浪漫,如此富有神采。

诗画鉴赏16:诗—望洞庭/刘禹锡,画—春江隐逸图/祁大寿

《春江隐逸图》

画评:这幅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春江隐逸图》隐名山水画作,没有洞庭月色的宁静,没有"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朦胧淡雅,但却有着"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另一种林泉景致。花木蓊郁,山亭翼然,清江远去,帆影点点,远山逶迤,飘渺无际,一青衣老人携杖徐徐登临,是观景是会友,还是迎接亲人的回归?纵观全画,有动有静,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明人唐志契《绘事微言》中说:"画山要画真山水,在咫尺之间,有千里万里之势。"又说:"山水之妙,唯逸之一字最难分解。有清逸、有雅逸、有俊逸、有隐逸、有沉逸。"此画清逸、雅逸二者兼而有之,使人观后心神向往,难以忘怀。从艺术风格和笔墨特点分析,应为当年山水画名家祁大寿先生作品


画家介绍:祁大寿,字小松,号叔万。1922年生于北京。正红旗籍。其父祁井西系30年代著名山水画家。10岁即从父学画,每画必临,渐有进步。16岁即参加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为周养庵,会员均系画界名家,如陈半丁、王雪涛、胡佩衡、吴镜汀及祁井西。其所携作品常受指导,也有作品展出。40年代即在荣宝斋、伦池斋等画店挂笔单。解放后加入中国画研究会,一生奋力作画,不慕虚名。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