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民族著名战争之
秦王政灭燕国之战
(战国时代)
公元前254年,姬喜继位为燕王。
公元前246年,13岁的赢政继位为秦王。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22岁,举行完加冕典礼,佩带宝剑,亲自临朝主持国政,开始实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宏伟战略。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大将王翦率大军驻屯在中山地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出兵攻打燕国,燕国君臣惶恐不安。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知道弱小的燕国无法正面对抗强大的秦国,选派智勇双全的荆轲充当使者前往秦国,刺杀秦王政失败。秦王政派大将王翦、辛胜出兵全力攻打燕国。燕国联合代国出兵迎战,在易水西面被秦国军队击败。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增派军队继续进攻燕国,秦将王翦打败了燕国太子丹的军队,攻占了燕国都城蓟(jì)城(今北京城西南),砍下了燕太子丹的首级。燕王喜向东逃到辽东。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任命王贲为统帅,再次大规模出兵攻打燕国。燕军战败,秦军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燕丹 荆轲_谁想用刺杀秦王的方式救燕
中华汉民族著名战争之 秦王政灭燕国之战 (战国时代) 公元前254年,姬喜继位为燕王。 公元前246年,13岁 的赢政 继位为秦王。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22岁,举行完加冕典礼, 佩带 宝剑,亲自
-
离骚原文全文拼音翻译及其注释_离骚原文及拼音
【作者】 先秦: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
-
谁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_嬴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统一天下的
作者:谭论古今 西周末年,幽王烽火戏诸侯,其岳父联合犬戎族攻下镐京,幽王死,西周亡。幽王之子继位,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此后数百年,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各诸
-
战国时期楚王姓熊_楚怀王时期
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名槐,出生于公元前约355年,战国时期楚国人,楚威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的君王。楚国自楚肃王开始,历经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楚怀王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
-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怎么样了_勾践灭吴称霸的原因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大唐诗人李白在游览越中古迹时所作的一首诗,其中极尽感慨于人事变迁,盛衰无常… - 壹 - 其实倘放眼历史长河
-
一统秦两汉的诗句下一句_
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
-
古代人的袜子_
袜子的由来是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人将动物毛发缠在一起,当成袜子给双脚取暖。古罗马人则用动物皮革或织物当袜子。12世纪的古埃及人织袜子时,会从趾头部分开始织到腿部,最后才织足跟部分,足跟部分穿破之后是可以替换的。 虽然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拿袜子取暖,但到了公元5世纪,袜子却成了“圣人”的专属物品,用于象征纯洁。 直到公元1000年,袜子才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也是贵族财富的标志。 1589年,针织机被发明出来,机器织袜子的速度比人工快了6倍。1938年,人类学会了用尼龙做袜子,为袜子的生产制造带来了又一场革命。 21世纪的我们已经能够买到各式各样的袜子了。 再说说枕头据说枕头能辟邪,垫高一点,再高一点越高越好,正如我们的一句老话高枕无忧啊。 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最幸福的莫过于躺在床上抓起枕头抱在怀里好好的睡上一觉。这种软乎乎的东西在过去9000年一直爱抚着人类。 最早使用枕头的是公元前7000年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富人。那时候,枕头是地位的象征,一个人拥有的枕头越多,就表示他们越有钱有势。枕头还被用于缓解颈部和肩背的疼痛,还能防止昆虫在人们睡觉的时候爬进他们的头发。 公元前2005-1985年,古埃及人用木材和石头做枕头。这些枕头通常被用来放在木乃伊的头下。 古埃及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是生命的真髓。为了赶走恶魔,他们用枕头托起死者的头部。 古代的枕头要数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制作的最为柔软
-
中国古代名人-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一年之后,又灭了吕氏集团,才真正开始把握秦国以至天下的命脉。波斯帝国的实现者—“四界之王”居鲁士最终在征讨咸海南方的北狄部落时大败,脑袋被人CUT掉,所以他只能称“王”。-中国古代名人
-
亚里士多德名言-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句子:句句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值得典藏!
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名言
-
亚里士多德名言-人类群星闪耀(49)——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大神是假的?
18岁的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院学习,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该学院学习,直到老师柏拉图去世后,他才离开。-亚里士多德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