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名称又称岁首,别名农历新年、农历春节、新春、旧历年、过年。
参与者: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东亚及东南亚,其它国家华人地区,汉族传统节日意义一年之始(华夏历法),主要活动:拜年、贴春联、放爆竹、发红包、舞龙舞狮、家庭团聚、年夜饭(团圆饭、团年饭、围炉)、小孩也会有压岁钱等。
春节,即农历新年,华夏传统历法农历的元旦,是中国与世界各地汉族社会过的传统新年,又称岁首、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头上亦称为过新年、过年、度岁、庆新春、庆新岁,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中国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从明代开始,农历新年节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之后才正式结束活动,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辛亥革命后,官方纪年标准由夏历改为西历。
来源
夏历正月初一本称“新年”、“元旦”、“岁首”,中华民国成立后,引入格里高利历(西历、新历),定西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为了区别,称传统的新年为“农历新年”、“旧历新年”、“夏历新年”、“农历元旦”、“旧历元旦”、“夏历元旦”等。而“春节”本来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1914年一月,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定夏历元旦为春节,自此“春节”一名就用来指农历新年。
天文含义
华夏历法定义冬至所在之朔望月为十一月(子月),系因北半球冬至时太阳方位偏南,其时日影最长易于测量之故。据此,汉人划分黄道(即地球公转一年)为四季,十二节、十二气,七十二候,统称“季节气候”。黄道如同十二节的竹子,寅月(立春-惊蛰)称为“春节”,春节中间是雨水汽,包含雨水之朔望月称之为“正月”。立春紧接于大寒之后,后接雨水,象征一年最寒冷之时结束。华夏历法一般以最接近立春之朔日(月缺之日)为正月初一,即“岁首”、“年节”、“元旦”。
来源
春节源于上古蜡(通腊)祭,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用以祭农神兼及百神、先祖。每逢腊尽春来,人们就要杀掉牲畜,祭祀祖宗和上天,祈求新一年可以风调雨顺、无灾无祸、收成兴旺。
巫术仪式说
该说法认为春节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原始信仰巫术的一种具体体现。原始人认为人的意志和力量可调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发展。饮食、祭祀、装饰、游艺、娱乐和语言、行为、饮食等一系列禁忌都是围绕辟邪祈吉展开的,人们希望通过它们赶走邪恶、得到幸福。此后随着时间的演变,春节慢慢变成了一种庆祝活动。
鬼节说
根据该说法,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以前的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经常被冬天的寒潮侵扰,而且粮食的匮乏也是这些人提心吊胆。早春时节来临后,青黄不接,生命更是受到了威胁,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和其他各种恶劣因素而死去。这使得人们非常惊恐,怀疑是鬼神所致。这段令人恐慌的时节一过,人们便会相互道贺。这种现象逐渐演变成了春节。
过年传说
民间传说,往往春节期间,冬天野外会出来一种叫年的野兽,也叫“夕”。年兽一年出没一次,这一日叫“过年”(年来了),过年这一夜叫“除夕”(除掉夕)。年兽“夕”十分凶残,半夜走家串户吃人,炎黄先祖为了躲避年,那举家团圆在一起,围坐在一起抵抗年兽。由于年兽每年出没一次,炎黄先祖在于其无数次斗争中,摸索出了斗争诀窍,年兽虽猛,但惧怕红色、火光和巨响。因此,家家户户在门口贴上红春联,在家门口燃起篝火,放爆竹,年兽看见人家门上贴着红对联,门口有红火燃起,爆竹霹雳乱响,还会和长辈拜年,就赶走了年兽。
也有一种说法是,该猛兽是“夕”而非“年”。春节是除夕而后过年。“夕”是一种幽幽的怪物,而“年”从字义上也和动物猛兽无关,更像是丰收成熟的意思。古文中也无年兽的记录,而仅仅始于民国时期的说法。
夏商周至隋唐
殷商:部分人认为新春起源于殷商时期祭天、祭祖活动。
西周:新春期间开始有农业庆祝活动。
汉朝:形成正式新春礼仪,并开始有爆竹(烧竹子)。在汉朝,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是重要传统节日,又名立春节或春节。
魏晋:开始有鞭炮和守岁习俗。
唐朝
唐朝,新春时分一般共放七日假。《假宁令》这样写道:
“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
但也有例外:私塾先生和学生的假期长达一个月,农民可能大年初一仍然需要劳动。唐德宗李括时,曾经实行过“单号上朝,双号休假”的制度。此外,对许多普通百姓而言,没固定的假日——春节到了,假日就到了。
在除夕守岁结束后的元正之日,唐朝人会举行“大朝会”、“大陈设”和“大赦令”。在大朝会中,皇帝头戴垂着十二串白珠的衮冕,在皇宫正殿面见5000名百官、前来通报各地情况的朝集使以及各国的使者们。大朝会更像是一种礼仪活动而非政事会议。大赦令就是对犯人既往不咎。大陈设时,许多象征着国家最高级别的礼器都被端出来以彰显大唐的国体,皇帝、朝廷官员、各地的朝集使和皇室宗亲身着端庄正式的服装,下官需按等级次序进行的向皇帝拜贺:首先皇太子、三公(司徒、司空与太尉)要率先道贺;接下来中书令需将各个地方的贺表宣读;门下省的黄门侍郎随后上奏各地的祥瑞情况;然后户部尚书上奏各州的进贡物品名单,礼部尚书上奏邻国的进贡情况,太史局的太史令汇报天象;最后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宣布仪式结束。中书令带领中书门下两省的中高级官员一起上前向皇帝拜贺。
五代:后蜀:开始有春联。后蜀题写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至清
宋朝人开始使用火药制成的鞭炮。北宋除了宋太祖时期制度未定外,自宋太宗即位到宋真宗退位,官员元日均给七日长假。包拯上书仁宗,建议缩短为五日,故宋仁宗与宋神宗时新年假期五日。因朝臣不满,宋徽宗后又恢复到七日。南宋建国初期颠沛流离,官员没有年假。自绍兴和议后的第二年到南宋灭亡,官员每年春节假期大致上都是五日。宋朝私塾学生一年放寒假一个月,从腊月初八(腊八节)放到正月初八结束。乡下学生多放春假、秋假各一个月回家帮忙农事。每逢春社、秋社、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私塾大多也会放一日假。太学只在寒食、冬至、新年各放3日假,每年9日假;但学生往往随父亲赴外地就职,一请假就好几个月,直到年终才回校大考,考试合格即可当官。宋宁宗时,一般劳工(应役丁夫)元日、寒食、冬至、腊日各放假三日。
宋朝冬至主食为“馄饨”(类似今日的饺子)。年夜饭主食为“馎饦”(手擀面羹)、春盘。春盘亦为立春主食。
元朝人叫新年作“白节”,放假三日。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1月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国民政府于抗日战争前曾试图废除旧历新年,将过年习俗改为西历新年进行,但不被当时国人接受,尔后停止相关法令。
北洋政府确立春节
内务部民治司第一科,向大总统袁世凯请求,定新春(春节)、端午节(夏节)、中秋节(秋节)、冬至(冬节)为四节。
内务部民治司第一科呈大总统
事由:呈拟规定四节由
总长 朱启钤(盖章)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二十一日一
为呈请事,窃自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国际之交通,定会计之年度,允宜垂为令甲,昭示来兹,但乘时布令,当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应从社会之习惯。故日本维新以来,改正历法,推行以渐,民间风俗之所关系,悉属因仍未改,春秋佳日,举国嬉嬉,或修祓禊,或隆报飨,岁时景物,犹见唐风,良以征引故事,点缀承平,不但为经济之节宣,且可助精神之活泼。我国旧俗,每于四时令节,游观祈献,比户同风,固由作息之常情,亦关人民之生计。本部风俗,衡度民时,以为对于此类习惯,警察、官吏未便加以干涉,即应明白规定,俾有率循。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本部为顺从民意起见,是否有当?理合呈请大总统鉴核施行。谨呈
大总统 内务总长
袁大总统批曰:“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
而后,内务部将此令颁行全国。
内务部训令第 号(另令顺天府尹,步军统领,警察厅类同)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二十三日
令各省民政长
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交通而便会计,允宜垂为令甲,其四时令节,关于社会风俗人民生计,本部衡度民时,对于此类习惯,未便干涉,呈明大总统:以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以顺民意,而从习惯等因,奉大总统批:“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奉此,除电知外,合行抄录原呈,令行该民政查照,并转行各机关知悉,此令。
国民政府曾禁农历新年改阳历元旦
1928年5月7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呈国民政府,要求“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原因是:“考社会日常状况,十余年来,依然沿用旧历,罔知改正,……”。“拟办法八条,冀从根本上谋彻底之改造。”其中第二条是严禁私售旧历、新旧历对照表;第三条是严令京内外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第四条是通令各省区市妥定章则,公告民众,将一切旧历年节之娱乐、赛会等一律加以指导改良,按照国历日期举行。
1930年,国民政府重申:“移置废历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种礼仪点缀娱乐等于国历新年:
(一)凡各地人民应将废历新年放假日数及废历新年前后所沿用之各种礼仪娱乐点缀,如贺年、团拜、祀祖、春宴、观灯、扎彩、贴春联等一律移置国历新年前后举行;(二)由党政机关积极施行,并先期布告人民一体遵照办理,废历新年不许放假,亦不得假藉其他名义放假。”废止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殊为不易,命令出台后即遭到了其他党派及社会团体的反对,指责国府摒弃中国传统文化。
据时人记述,春节期间,官府派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品捣毁,有的还要处以罚金,“甚至乡间售卖历本的小贩,亦一并捉去拘役。一时间人心惶惶,将一个欢天喜地的新年,弄出啼笑皆非之状”。当时人们怨声载道,随即想出了方法,自行宣布“本店整修”或“本店店主因亲友聚会,停售五日(正月初一至初五)”,各商店一样关门。官吏亦无可奈何,最后,民间更是阳也不奉,阴则全违,民间庆贺春节一切如故,一两年后,政府亦不再禁止民众庆祝旧历新年。
1934年,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要求“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至今
文革化春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群众“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春节之际要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到腊月二十八,大年三十不歇脚,除夕吃忆苦饭,初一早上就出工。春节不再放假,传统习俗则视为四旧被废除。全国的报纸一片响应之声,要求举国上下“过一个革命化春节”。改革开放后春节休假被恢复。
港澳地区
由于香港及澳门在殖民地时代分别处于英国和葡萄牙统治之下,而港英政府及澳葡政府采取宽松民主政策、亦无干预华人传统习俗,加上其本土民情基本不受中国大陆政治变动而更改,故两地之农历新年庆祝模式得以完整保留至今。二战之后,香港政府积极参与庆祝农历新年,包括街道布置和管理年宵市场。1965年起,港督每逢农历新年前夕,都会发表新年贺词。1997年及1999年港澳主权先后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此做法转由港澳行政长官发表,并延续至今。
小年及大年
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大年是相对于小年之称。
- 小年,即农历腊月廿三日(或廿四),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僧道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平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与和尚的寺庙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节”。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送灶王爷上天(烧掉供奉的灶王画),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迎灶王回来,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婆)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亦有:敬神如在)。
- 在中国北方,一般在农历腊月(十二月)廿三日过小年。但在南方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同样是汉族聚集地的省份,则往往于农历腊月(十二月)廿四日过小年,而上海,江苏南部,浙江于农历大年夜(除夕)前一日(农历腊月倒数第二日)过小年。因此,农历小年在中国南北方不同地区并非是同一日。
- 大年从腊月最末一日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
- 在中国部分地区(如:江淮地区等),亦称元宵节为“小年”。
- 在中国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在农历腊月三十过小年,正月十五过大年。
习俗
红包
春节期间,长辈会给予晚辈一些礼金,以红色信封包着,称“压岁钱”,通称为“红包”(粤语作“利是”或“利市”)。有经济能力的子孙,也会给予长辈红包。红包的金额不等,在中国,人民币一百元到一万多元不等;在台湾,新台币六百元至六千元,都相当普遍。有些人讲究红包的金额,必须为偶数,有别于在葬礼期间给予的奇数金额的“帛金”。数字“八”取其谐音“发”,常有幸运的意思,因此在美国,8美元的红包很常见。数字“六”取其谐音“溜”,也有在来年顺顺利利的幸运意味。数字“四”因其谐音“死”,所以包含着霉运。有些红包会装着巧克力硬币。
索讨红包的行为通常被称为“讨红包”,粤语称为“逗利是”。已婚人士也不会拒绝这样的要求,因为这将意味着发红包的人来年会有好运。红包通常由已婚夫妇给予家庭中未婚的年轻子女。出于礼貌和习俗,晚辈会祝愿长辈在来年幸福、健康和好运。有些地区的人,会存放红包在枕头底下,直至七日过后才会开封。枕着红包睡七日,象征着好运和财富。
在如今的香港、台湾,有时一些雇主也会给东南亚籍帮佣发红包作为奖励,但这样做是否适合仍存在争议。
礼物交换
除了红包,朋友和亲戚间也会交换一些小礼物(一般为食物或甜食)。探亲访友时通常会带上礼物。常见的礼物包括水果(橘子等)、糕点、饼干、巧克力和糖果。但有些认为是禁忌的东西不能给,如时钟(谐音“送终”)、绿帽子(象征妻子不贞)、鞋(谐音“邪”、“唉”)、梨(谐音“离”)、手帕(有分离之意)、伞(谐音“散”)以及任何尖锐的物体(如象征着关系破裂的剪刀和小刀)。
集市
新年来临之际的集市或市场会贩售跟新年有关的商品,如鲜花、玩具、服装甚至烟花,方便人们买礼物用来走亲访友或居家装饰。在一些地方,购买年花跟西方购买圣诞树的传统没什么不同。
贺年歌
最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贺年歌是《新年好》,旋律类似于美国民歌《亲爱的克蕾孟汀》(Oh My Darling, Clementine)。
服装
农历新年期间穿的服装主要是红色或是其他鲜艳的颜色,因为人们认为红色能辟邪。此外,人们穿的衣服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象征着新的开始。
全家福
亲族聚集在一起照全家福是重要的仪式。照片会在房子的大厅或是房前拍摄,家族里地位最高的长者会坐在中央。
饮食
- 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广东地区和松沪地区的有所不同。
- 团圆饭 ,年三十晚一家人聚首的饭局。
- 包饺子:中国北方省份的过年风俗,饺子形状像元宝,而且宋朝银票叫交子,所以人们认为过年包饺子会带来财气。
- 春卷,为了迎新春而卷起食材做成的食物,象征喜气的到来。
- 汤圆,取团圆之意,江淮、江浙及华南等地方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以及元宵节必备的食品。
- 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
- 捞起鱼生:南洋风俗,流行于星马一带,取“风生水起”之意。
- 鱼:取“年年有余”之意。
- 春饼:又名咬春。
- 萝卜:是黑龙江地区立春习俗之一,代表吉祥、祥和之意。
- 年粽:是四川、江苏等中国南方地区的粽子,俗称年粽。
- 火锅、姜母鸭、烧酒鸡:是台湾地方习俗之一,象征团圆。
新春装饰和活动
春联粤语称春联,闽南语称春仔,是一种在新春和立春时使用的传统装饰物,将贺年的吉利字词用漂亮的书法,写在纸上而成,一般是贴在墙、门之上。种类有对联、斗方、福符、门心(门叶)、春条(春联)、横批
福字跟其他文化一样,中国新年传统结合了更具象征意义的元素。典型的例子有挂在门口的红色菱形“福”字。倒挂的“福”字谐音“福到”,象征着幸运、幸福和繁荣的到来。但在粤语文化圈,倒挂“福”字寓意“倒运气”,象征着厄运,因而不能倒挂。
舞龙 舞狮新春期间舞龙舞狮为常见的表演,象征趋吉辟邪。
财神象征能带来好运与财宝的福神。
年画年画是彩色雕版印刷的一种形式,为新春常见的装饰之一。
年花新春期间摆设的花卉,为新春常见的装饰之一。
春节习俗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各地年节习俗相异。全国而言,过年的气氛大多自腊八节就开始日益浓厚,至元宵节方结束。
在中国大陆,春节是一个法定假日,自除夕一直至正月初六;大中小学借春节而放寒假,多自腊月十五放至正月十五。各地各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提前收工放假;至少在假日期间,普遍有工厂关门、市场停市、银行停业、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和人民币外汇市场停盘;而另一些行业,如公安、消防、医疗、商业、物流、高精尖科研等则全年不放假,这些行业每年都能成为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对象。在外的学生和劳工在工作地和家乡往返,形成旅客潮,即春运的主要组成部分。
即使是实在不能回家的子女,也会在除夕夜向家里报一声平安,让家人不至于在新春佳节担心牵挂。中国大陆曾经出现过春节大量电话阻塞全国通讯网络的现象,而群发短信也曾成为“公害”;近年来随着QQ和微信的日渐流行以及国家对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视频拜年”、“网络红包”逐渐成为拜年的主要方式:2017年春节0点,微信平台一秒钟即收发76万个红包,而除夕全天的收发红包总数更高达142亿个。
自1980年代起,除夕晚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许多家庭的习惯,并直播至香港;并且通过回家过年的广告和主持人拜年台词等方式,在春节晚会中推广“中国北方汉族省份吃饺子”的习俗到南方汉族以及少数民族区域。各省电视台也会组织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诸如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也有春节特别节目(“拜年祭”、“汉服春晚”等)。随着中国经济条件改善和观众对春晚节目的认同度下降,也有许多家庭到餐馆过年或进行其他活动;而中国大陆其他关于春节的节目和活动则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尤其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春节特别活动,甚至反过来影响了春节联欢晚会。
中国宗教较多,尤其是融汇儒道释诸教的民间信仰氛围浓厚。春节期间,各地佛寺会举办庙会;也有民众自发到佛寺、道观、文庙、教堂、清真寺以及祖先坟墓牌位、烈士纪念碑等处祈求新年平安。
中国各界也会发行各类纪念品以纪念春节。每年春节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启动农历新年贺岁纪念币的兑换;各大商场和网络平台也会发放各种优惠券以促进消费。
中国南北具体的年俗有较大差异,概括列举如下。至于具体年俗,每省、每县、每村以至每家都不完全相同,因而根本无法列举。
汉族南方地区
- 除夕:吃年夜饭、围炉火锅、炸春卷、包蛋饺、吃润饼。放红包包压岁钱在枕头下。
- 大年初一:祭拜天地众神,做年糕、放鞭炮。先去长者家拜年,一般是所有人一同在最年长的老人家家里。长江流域一带有年初一早餐吃汤圆的习俗,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 大年初二:在南方,广东、澳门等地区初二要吃开年饭,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开年饭除了包括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之外,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取红皮赤壮,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会用生菜铺金菇,喻意生“财”及“金钱满地”等。回娘家, 在香港有贺岁烟花汇演
- 大年初三:祭祖,一般父或母一方已经去世的已婚女性,会在这一日回娘家祭祖,并顺带拜年。跟清明的“上坟”不同,祭祖只是祭拜祖宗牌位。
- 大年初四:娘家人来探望。
-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迎财神,“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 大年初六:开市。舞龙、舞狮。
- 大年初七:回娘家。
- 大年初八:祭孟子。
- 大年初九:玉皇大帝寿诞,潮州人、闽南人和客家人会以隆重祭礼祭拜天公。
汉族北方地区
- 除夕:守岁,吃年夜饭,晚上和好饺子面切好饺子馅为初一包饺子做准备,因为初一忌动刀。
- 大年初一:早晨包饺子。传统上北京(基本上是北方地区的传统)老人初一是不出门的,亲友、同事互相拜年。
-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拜年团聚。
- 大年初三:在河北等地的农村,这一日同样是要上坟的。一般都要带上点心、酒等祭品给已故祖先进行祭祀,并且放鞭炮让祖先“过年”。一般上坟只允许儿女等进行,嫁入本家的外姓人则不参与祭祖。
- 大年初四:一般新婚或者父母均健在的已婚女性,会在这一日回娘家拜年。
- 大年初五:穷日,在中国北方,这一日一般没有人出门拜年,因为这一日是“黑道日”,一般从春节开始直到这一日才能扫家里的垃圾出门,然后放鞭炮庆祝,希望迎来下凡的五路财神;有一副对联“一脚踢出穷鬼去,双手迎进财神来”即为对此风俗的描述。一般只有一些年轻人会在这一日举行朋友或同学聚会。
- 大年初六:开市。扭秧歌,踩高跷。
- 大年初七:人胜节
- 大年初八:祭星。现在北京的各个庙会活动通常从初一开始,到初七或者初八结束。
关于过春节,在中国北方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小年)开始,有这样的民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大年三十熬一宿。
云南白族
云南白族过年时,要进行“放高升”的庆祝活动,即是在整棵的大竹子的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将整个竹子崩上高空数十丈。有地区还进行“抛绣球”的活动。
东北鄂伦春族
东北的鄂伦春族,在初一的早晨,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互相斟酒,晚辈给长辈叩头,平辈互相请安。初二、初三举行赛马活动。正月十五全家人一起品尝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鄂伦春族人会进行互相抹黑脸的活动。晚辈给长辈抹黑脸之前要先叩头。
港澳地区
农历新年一向是香港、澳门最重要的节日。港澳没有类似中国大陆的春节晚会节目,但每年除夕正月首三日,电视台都会有庆祝新年的综艺节目,例如无线电视在荃湾荃新天地举办大型贺岁节目及2013年在全球举办大型新春倒数节目《TVB新春黄金庆典》,1991年为迎接羊年的到来,香港,广州,澳门三地的电视台在农历年三十晚联合直播跨年倒数节目:《省港澳呈祥迎新岁》。及1979年后每隔10年无线电视及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直播《羊城贺岁万家欢》、港台电视转播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 新春花车巡游及贺岁烟花汇演。港澳亦不流行吃饺子,而只流行吃汤圆、年糕,但习俗和忌讳亦多不胜数,胪列如下:
- 年宵:香港年宵市场在年廿四开始直到初一凌晨结束,分布港九新界各地,以铜锣湾维园规模最大,出售年花、风车、精品、小吃,自1990年代末开始,年宵市场亦流行一批香港流行文化产品,比如仿模古惑仔电影中打架用的吹气折椅、印有港币钞票的纸巾。近年更有许多年轻人竞投年宵市场的摊位摆卖他们各式各样的时髦创作和产品。
- 食品:传统上,过年时要吃广东年糕、萝卜糕、角仔、煎堆;一些家庭有吃汤丸习俗;传统年盒放上瓜子、莲子、各类糖果。饭菜常配上发菜(发财)、蚝豉(好市)。
- 禁忌:“鞋”在粤语跟“骸”和叹气声同音,“书”与“输”同音,避免正月中选购;通胜意指通书,是查吉日的传统历法书,按俗要叫成“通胜”;香港人认为初一后理发不祥,正月初一亦不宜洗发,而初一至初三又有不动刀的传统,因此过年前,理发店其门如市,部分会提高收费;封利是时,以“好事成双,白事成单”的原则,利是的金额必须是双数,而单数是白事时使用的数目。初三是“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怀有身孕、身有白事或者锁定于春节结束之后结婚的人,亦不宜拜年;“死”、“惨”、“唉”及粗口等字眼属于忌讳。如打破碗碟,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新年期间亦不扫地、不倒垃圾,怕扫财富出门外。
- 年廿八:“年廿八,洗邋遢”,年廿八时,家家户户要大扫除。
- 除夕:食团年饭,去庙宇上头炷香。
- 大年初一:拜年、在庙宇上完头炷香、花车巡游汇演、贺岁杯足球赛初赛、烟火晚会。新界一些地方有吃盆菜、舞狮、祭祀活动。
- 大年初二:新界乡议局车公诞祈福、维多利亚港贺岁烟花汇演。
- 大年初三:赤口,传统上认为这日容易与人争吵,不宜拜年。是日部分人会观看贺岁赛马,或到沙田车公庙祈褔。
- 大年初四:贺岁杯足球赛(决赛)。
- 十五:元宵节,很多公园会有挂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吸引不少民众游逛。新界一些乡村有点灯贺添丁习俗。人们也会吃汤丸,象征团圆,同样亦是年货回收和再造之黄金大良机。
- 其他活动:至大埔林村许愿树参观及祈福;往车公庙祈福;往黄大仙祠祈福;往圆玄学院拜太岁及看年花。
台湾地区
- 冬至:汉人旧俗,冬至已开始有年节气氛,当日祭祖,称为祭冬,部分宗亲组织也会于当日集会聚餐。当日可以打开祖宗牌位清理,所以许多家族亦借由此日查看神主,抄录数据作为族谱依据。
- 尾牙: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祭祀土地公,各公司行号则借此聚餐,酬谢员工辛劳。早期尾牙聚餐有避开鸡头之习俗,避免有开除的暗示。近年来,台湾大企业尾牙聚餐则聘请影视歌星演出,并有高额奖金、股票来摸彩,成为台湾媒体瞩目焦点。
- 送神日:农历十二月廿四日清早祭祀送神,焚烧云马纸钱为神祇坐骑,返天过年,依例会准备果实甜汤。送神之后,方能打扫神明厅,清理神案、神像、祖宗牌位、香炉、除去旧门神图像,准备换新。香炉中的香灰须于当日重新筛滤过,门神画像则随送神焚烧金纸时焚去。而旧日汉人民俗传说,送神之后,廿五日玉帝会遣代天巡狩之神或者其他神祇下凡,代替已经上天述职的神祇巡视人间,所以当日不可当天曝晒亵衣、内裤。
- 小年夜:小年夜是大年夜(除夕)的前一日。在大年夜时全家要团圆,而通常外地的家庭成员都会提前回家,因此大年夜前一日,几乎就已经全员到齐,开始围炉团圆,因此称为小年夜。小,有非正式,但具有正式节日的意味。像小周末,还不是正式的周末,但已有周末的感觉。小年夜夜子初(23时)过后要拜天公(天公即玉皇大帝,是民间奉祀的位阶最高神),小年夜十一点,其实就是除夕的早子时,为了表示对天公的尊敬,越早拜越好,是为“辞岁”。有些人则是在次日,即除夕夜的夜子初(23时)拜天公,意思是在正月初一的一开始即向上天庆贺新年的意思,为“贺正”。现代社会工商繁忙,许多人改为初一的一大早去天公庙,或各大奉有玉皇大帝的庙宇祭拜。
- 除夕(大年夜):依农历十二月大小月,台湾闽南话称为二九暝、三十暝与过年暗。过年前数日,各家便开始蒸年糕,年糕有甜咸之分,称为甜粿、咸粿。甜粿以糯米作成,亦有添加红豆者,俗谚称“吃甜甜,好过年”;咸粿则以在来米制成,如前一年家中曾有丧事者则不做年糕,由亲友邻朋致赠。通常台湾民间都在除夕当日或前一、二日更换春联、门神,随时代演进,亦有不贴门联春联,只贴“恭贺新禧”、“恭贺春釐”、“恭喜发财”、“招财进宝”等春联春联、五福符或横彩彩条。除夕当日上午先祭祀家中神明及祖先。祭神后,会于神明香炉上插上纸作的红花,即“春花”;祭祖之后,则会摆上发糕及米饭各一,插上纸作的红花,称为“饭春花”。下午则祭祀地基主。有人也会顺道祭祀好兄弟,又称“拜门口”。当晚则围炉,吃年夜饭,并吃长年菜。所谓长年菜一般是带根的菠菜(俗称菠菱仔菜以南部居多),也有用芥菜(俗称刈菜以中北部居多)者。依旧俗,农业社会中一年的欠债,须于除夕前还清。所以台湾俗谚中调侃手头经常窘迫的人为“天天二九暝”。
- 初一:大年初一早上十一点以前,吃素食,以“一餐吃斋,当作是一年吃斋”。由于多半是吃酱瓜、面筋等,多半煮白粥搭配吃,也有人说不能吃粥,说吃粥会在新春期间淋雨,吃完了去拜年;先依序向家里长辈拜年,祝福家中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拜年之后,长辈会把先准备好的红包压岁钱给予拜年的晚辈,而大年初一出门逢人也要拜年,说吉祥话如“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语祝福大家有一个新的开始。
- 初二:回娘家的日子,依华人习俗,已出嫁之妇女不得在正月初一夜子时(23时-24时)之前回娘家,有吸纳娘家的福气之意,所以古时娘家父母都会反对女儿回家。而且大年初一通常婆家也会有大量宾客年来拜年,身为媳妇者必须在初一时帮忙,但在今日时代进步,已无硬性规定。
- 初三:“老鼠娶新娘”,休息一日。农历初三,自秦汉以来,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依序到初七为人日,是汉民族神话女娲造物时的顺序,因此初三也称猪日,而本日的习俗是烧门神纸,不会出外拜年,因为赤口-汉民族的一种恶神,怕出外与人发生口角,故都只留在家中祭祀先祖,不外出。
- 初四:接神。接神的祭典,惯例选在近傍晚之时,俗谚有“送神早,接神晚”之说。接神之后,当年生肖冲犯太岁星君者,则安上太岁符或神位祭祀。现今台湾诸多庙宇亦设有太岁厅殿,供奉值年太岁星君,供信徒登记祭祀。
- 初五:“隔开”,据说是玄坛真君等五路财神巡游人间之日,故商家此日开市,各行各业开张营业,可扫地、倒垃圾。
- 初六:扼肥,清除水肥,可略整理家庭,尤其厕所,清除干净初一以来的垃圾、秽物。同时,正月初六是闽南安溪的守护神清水祖师(祖师公)圣诞,由于泉州安溪移民后裔占台湾汉人人口不少,尤其大台北地区,全台各地祖师庙亦为数甚多,都有庆祝活动,三峡祖师庙有“神猪”祭神的习俗。
- 初七:七元,人日,准备猪脚面线,据说食用可消除霉运,以保长寿。
- 初八:完全,新春的玩乐到今日为止,故曰“完全”。恢复平常的生活,并把过年祭拜的食物全部吃完。
- 初九:天公生,传说为道教玉皇大帝圣诞,称为“天公生”,在初八的深夜23时,即初九子时,各家便开始祭祀,一夜之中,各地鞭炮声连绵不断。
- 初十:有食食(tsiah-sit8),拜完天公的供品饼果,又有得吃一顿了。
- 十五:元宵节(上元暝),台湾元宵节举行观光灯会已成风尚。其中以观光局巡回各县市的台湾灯会最盛大,每年依生肖制成巨型主灯,成为焦点。各地尚有新北市平溪放天灯、野柳王爷洗港祭仪、苗栗市苗栗龙、台东市炸玄坛爷(炸寒单爷)、台南市盐水蜂炮、马祖摆暝、迎神绕境等活动。
- 闽南民间年俗念谣: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徦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扼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囝婿,十二查某囝转来拜,十三食泔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在农历新年之际的装饰 - 2016年,新加坡
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的华人众多,亦有过春节之风俗。
- 初一前:购买贺年物品,俗称“办年货”。
- 年三十晚:吃团圆饭。
- 初一:到庙宇上头香、出门拜年。
- 初二:出门拜年,回娘家之日。
- 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若有亲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会在年初四继续。
- 初七:人日、捞鱼生是新马一带独有的年菜。准备好食材后要站起来,用筷子拌匀鱼片和其他配料,边说:“捞起,捞起,捞个风生水起!”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 初九:如果是福建闽南人后裔则有天公诞,在初八深夜后之初九子时,各家便开始祭祀。
- 十五:元宵节,也称为“中国情人节”,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未婚女性会结伴到河边抛柑祈求姻缘(男性则捞柑)[26],而且普遍上没有提灯笼或赏灯等习俗。
印尼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山口洋市华裔社群每年都会热闹地欢庆春节和元宵节,在山口洋元宵节有特殊风俗。
- 初七 : 食用七种青菜,将七种不同的青菜混在一起炒,传说能让眼睛光明。
加拿大温哥华
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程,有大量的华人开始移居海外。这些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并没有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温和华唐人街到每年春节的时候都必然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焦点。坐落在唐人街中的孙中山公园每年都承担起了春节、元宵灯会的任务,为海外华人华侨展示精心设计,精美制作的花灯。在繁美的花灯下,游客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传统小吃,例如:元宵、饺子和糖炒板栗;欣赏传统豫剧、舞蹈。猜灯谜也会让游客们找寻回童年的记忆。在这边的人们有着与在中国大陆人们相同的春节习俗——合家团聚的日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温哥华的春节没有人放鞭炮。
- 上一篇:最近比较烦的心情语录_
- 下一篇:心烦句子说说自己心情_烦的说说 心情不好短句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_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请你查阅相关资料
正式名称又称 岁首 ,别名 农历新年 、 农历春节 、 新春 、 旧历年 、 过年。 春节 参与者: 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东亚及东南亚,其它国家华人地区,汉族传统节日意义一年之始(华夏历法)
-
夜不成语-过年俗语:“三十晚上不熄灯”,你知其原因吗?知道怎么来的吗?
有时候家里的小孩子实在撑不住了,老一辈的人还是要给他们一些糖果这些小零食,让他们保持清醒。别真的睡过去了,得熬到12点才能去睡呢。-夜不成语
-
祝福宝宝健康成长的话-温暖冬日,幸福相伴——祝宝贝们生日快乐,健康成长!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民谣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随着2016年农历新年的临近,我们也开始感觉到了年味渐浓。在今天腊八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我们迎来了本月份宝宝的生日会,小编再次祝所有的宝贝们生日快乐,健康成长!-祝福宝宝健康成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