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浮生六记沈复讲的是什么_沈复浮生六记芸娘形象

浮生六记沈复讲的是什么_沈复浮生六记芸娘形象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05 22:44:14
阅读:

《浮生六记》吸引我的纯粹是因为书名,浮生二字,正如《庄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来称之“浮生”活着跌宕起伏才是正常人的生活,将一生的经历趣事心事喜事都化为了六记,想想也是有趣,第一眼看到沈复《浮生六记》恍惚间记得一些书中有提及,但一想转眼间便忘记了,于是就趁着一些好奇心和疑惑心选择了拜读。

据说沈复是因为苏轼的原因才写书。46岁时有感于"苏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乃作《浮生六记》。古有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一说,到46的年纪沈复已经快要到知天命的时候,回想年轻时子承父业,游幕经商为生,带着家人妻子芸娘离家生活,最后芸娘先一步离去的经历,以这些人生阅历为背景写下六篇关于自己与芸娘的故事,现在能看到的浮生六记,真正传下来的也只有前四记,现仅存四记,后两记为后人另添,描写养生记,描写山川江河的秀丽景象。

再读沈复《浮生六记》有血有肉的芸娘,活过爱过才是生活!

这部带有自传体性质文学讲述了作者与妻子芸娘的爱情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觉得不止仅限于爱情故事,是带有爱情气味的生活故事,讲的就是从订婚一见钟情到结婚成家,生子过生活的现实。为什么是过生活?享受生活花费银两的日子是成家前,有父母担着,成家后生活琐碎就是自己的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需要打理,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一步一步,用心经历过的就是生活,沈复与芸娘的故事就是一个过生活的体现。

《闺情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记,分别从各个细节来展示当时,芸香和沈复从初识到结婚,才子佳人、青梅竹马,芸香的知性有礼相信每一个阅读者都深有感触,知书达理,能陪酒吟诗,喜好游山玩水,无论是当时的还是现在一个能文能武,能陪你看星星看月亮,从人生哲学谈到诗词歌赋的伴侣怎能不令人喜爱,全文字里行间透露着沈复对于芸娘的喜爱与追忆,日常中二人连通信都要在信笺结尾处盖上一个“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章,仿佛就在眼前发生,如此恩爱有趣,令人羡慕。

芸娘到底有什么魔力让沈复为之着迷?从做人侍奉公婆来看,贤惠守分寸,作为家庭里能读文写字的女子已然可贵,也顺利成为家庭来往交接的“串讲人”有着传达婆婆的意图,再复述公公交代使命,在一次传信中竟不想被公公诬陷,因为替小叔作保,邻居讨债把事情告诉沈复芸娘的公公,也就有了公公来信斥责一说,当时的情况是芸娘宁愿自己忍受误解也不要丈夫为自己澄清,不想被认为是妻子向丈夫告状。

再读沈复《浮生六记》有血有肉的芸娘,活过爱过才是生活!

丈夫再去解释,取得公公的谅解,但见间接也会导致婆婆的不满,这是侍奉公婆的一个小点,后续也导致沈复芸娘两人一起到乡下生活,从生活做人方面芸娘做到了分寸二字。家庭的哲学在于一个和睦关系,连清官都难断家务事。因为沈复芸娘从一个外人转变成为一个家人,带来身份的变化,做事的判断举措也显示着芸娘的智慧,知情重,守礼节的性情。

其次看到惊奇的内容在于为沈复娶妾的经过,在清朝三妻四妾是不受约束的内容,芸娘主动为丈夫着想,联系歌姬甚至拿着玉镯作为信物,何以解忧,推心置腹的细心,先不说这种价值观是否正确,但爱一个人选择与另外一个女子分享单纯意义上看令人称奇。

当时的条件芸娘已经为沈复生下一儿一女,纳妾的事情本就不应该是“夫人”的做法,但因为芸娘对于沈复的贴心,观察入微,思想上就认为了男子纳妾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帮助丈夫“美而韵者”从这点上没有私心,占有欲的芸娘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从小传统思想的熏陶以致于后期的选择,也都是妻子这个身份导致的变数。

芸娘的另外优点灵动不俗气,没有传统意义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俗气,在芸娘身上没有一般女子支持丈夫读书做官考取功名的体现,更多的是愿意接受游山玩水的好奇心,佳节时分,瞒着婆婆和丈夫沈复一起出去玩闹,女扮男装,随性而为。不规劝丈夫考取功名的做法我想是两人能够选择的一个原因,面对的人生大事选择是同一个方向,从商的经验和支持无疑给沈复一个支持,不求一官半职,求得是眼前景色,身旁佳人。

正如片段所记“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以修身,不必作远游计也。”简单的几句话道出芸娘对于生活的定义,有瓜果蔬菜,一天两人三餐四季,求一个踏实知足的生活。

再读沈复《浮生六记》有血有肉的芸娘,活过爱过才是生活!

芸娘身上体现着不同寻常的女子形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女子,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存在,温柔知性,多才多艺,好像代表了中国封建时代文人心中的伴侣形象,在生活中芸娘和丈夫是情感的支持,拥有知己知音般的默契,用现在的说法是理想女友的象征,有颜有才。

但反过来看看沈复的一面,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举动,读书人之间的互相扶持也成为一个惯例,从文人相互的友谊看沈复这人能够互相帮助是义的品德,但从生活上来看沈复过的并不好,不会处理问题,大事小事都是芸娘在推着沈复走,被赶出家门之后,竟然没有选择长期可靠的职业,而是单纯依赖卖书画来维持所需。

自我的判断也导致寄人篱下的生活,从这点上对于后期芸娘的身亡也产生了硬性的环境影响,其次已经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还要继续跟读书人见面,花费钱财,提高生活成本,这点看来没有做好当家作主的准备,把全部事情都交给芸娘来负责,不负责。

虽然沈复身上有着许多缺点,也间接影响了后续芸娘病逝的可能性,但内容来看无论生活如何,能够支持并维系下去就已经难得,更何况两人关系如此密切,没有多少的抱怨,而是积极的处理问题,令人感叹的同时又有一份敬意,相伴到老,记忆到老。

文:石陵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