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茫茫的大兴安岭,有巍峨的长白山,奔腾的西拉木伦河、辽河、松花江孕育了这里勤劳勇敢的民族,同时也在白山黑水之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东北少数民族简述
我们前面文章有讲过东北地区先秦文化,先简单回顾下。
上面是西周以前东北古族与考古对应情况示意图,随着春秋战国到来,边疆民族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齐、燕、赵几个国家向周边扩散,山戎消失,匈奴人崛起在北方,东胡人也开始变得强大。
经过两汉的轮番打击,分裂后的匈奴人逐渐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鲜卑族开始崛起。而蛰伏在汉朝内部的高句丽人在历史上初露锋芒。
东北民族谱系
东北史的奠基人应该算是金毓黻先生了,我们看下金毓黻先生定义的东北民族四个族系的情况。(以下表格参考自魏存成先生总结文章)
我们简单做下解读。
由前文可知,战国后期东北古族经过合流后剩下三个族群部落。分别是秽貘、肃慎、东胡。
①秽貘:秽貘经过迁徙分流,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东秽、高句丽、沃沮和扶余。而高句丽在西汉末年趁着中原动乱,四处扩边,吞并了东秽(貘)和沃沮,并与扶余人频繁交战,给扶余以重创,还与王莽的新朝有过战争。沃沮被高句丽灭国后,一部分沃沮人逃奔勿吉(肃慎),公元494年,高句丽灭亡东扶余,并混合了一部分“勿吉”(肃慎)人建立高句丽帝国,这时候中原处于南北朝时期,这一年北魏将都城从平城(大同)迁都洛阳。高句丽王国开始崛起,到隋时候已经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杨广、李世民多次远征高句丽,竟然奈何不了他,终于在公元668年,唐高宗趁高句丽内乱,出兵灭亡高句丽,高句丽一部分被唐王朝迁往内地,融合进汉族,有一部分逃往新罗,融进朝鲜人,还有一部分融进突厥人和靺鞨(肃慎)人建立的渤海国。秽貘这个千年古族在中华大地上消失。
②肃慎:肃慎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与中原王朝交往的历史也很久,我们前面文章将《逸周书 王会》的时候提到过肃慎,东周时期被山戎人隔断,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中消失,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为了“邑娄”,后在不同的朝代称呼有所不同,高句丽亡了以后,肃慎的一支粟末部融合部分高句丽遗民建立渤海国,后来被辽所灭,另一支黑水部发展成女真人就是后来的金王朝。被蒙古灭亡后,一部分融进汉族,远在东北故地的一支女真部族(生女真)发展为后世的满清,这里只讲下脉络,不做详述了。以后谈到相应朝代再详细讲述。
③东胡:东胡同样非常古老,也是《逸周书王会》的座上宾,在中国史籍中曾一度与月氏齐名,所谓“东胡盛而月氏强”,冒顿单于的匈奴崛起后,东胡被匈奴所灭,以大鲜卑山(大兴安岭)为界分为乌桓和鲜卑两部,乌桓于公元207年被曹操所灭,鲜卑分为东西鲜卑,东鲜卑分“段氏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几支鲜卑人在西晋末年非常强势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就是所谓“五胡乱华”中的一胡,史称“永嘉之乱”。西鲜卑指的是“拓跋鲜卑”,拓跋鲜卑后来统一了北方诸胡和“夏”并建立了北魏王朝。进入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隋朝统一中国后,鲜卑这个族群逐渐在历史上消失,融进汉族。而慕容鲜卑的一部发展成后世的“奚”,宇文鲜卑的一部发展成“契丹人”,这里多说一句,边疆民族通常是通过“合流、分流、再合流、再分流”这样的方式不断的融合,我们上面所说的谱系指的是主体族群,实际上各个族群相互交融非常普遍。奚和契丹最后合并成契丹人,并建立辽王朝。辽被金国所灭,一部分融入金的女真人中,一部分向西(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国,也曾强盛一时,后被蒙古人所灭,契丹人从历史上消失,融入各个民族中。
至此,东北各个民族最后主要就是剩下了“满”和“蒙古”,都曾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和“元朝”,完全与中国的历史序列融成一体,打破了几千年的华加四夷的格局,中华帝国进入多民族的大一统时代。
高句丽王国
①高句丽源头
高句丽源于辽东半岛的古“貘”族,而古“貘”族来源于古东夷人沿渤海湾北扩。所谓“秽北貘南”,秽又称濊,先秦时候秽的分布地在松嫩平原,貘分布在辽东半岛千山山脉的山地。秽貘关系密切,前文有过讲述,高句丽最后统一秽貘建立了强盛一时的高句丽王国。
汉朝玄菟郡中有县名“高句丽”,名称应该来自“高句丽”这个族群。高句丽王国自汉至唐,国祚700余年,区域在鸭绿江两岸及朝鲜半岛北部,曾一度成为中原王朝辽东方向重要的威胁。《逸周书·王会》中的“高夷”,有学者考证说是后世的“高句丽”,如果这样的话,高句丽这个族群在西周初年已经存在。《汉书·地理志》中有载,“皆朝鲜、濊貉、句骊蛮夷”,在中原王朝里,包括高句丽族群在内皆蛮夷。而高句丽族群活动的区域在今浑江流域和鸭绿江中游的辽宁省桓仁与吉林省集安一带。
即便史籍丰富的汉民族古代群落一样众说纷纭,边疆民族的起源和分流自然更加扑朔迷离,高夷和秽貘在《逸周书》王会上同时存在,其实反映了古代边疆民族的合流与分流,就是在这种不断合流与分流的过程中,在各朝各代中形成了不同的称号与名称。
高句丽族群概述
渤海国后朝鲜半岛出现了“王氏高丽”,高句丽亡了以后,有部分高句丽人流入朝鲜半岛。但王氏高丽不能算做“高句丽”的直接继承者,王氏高丽主要族群来自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族群。不过王氏高丽有本史书《三国史记》中将高句丽划入朝鲜历史序列,这在历史上很常见,即便强如李唐者,一样对祖先的显贵进行攀附。地域上的重合以及年代相近,《三国史记》对高句丽早期历史记载得比较详细。按照《三国史记》记载,
高句丽建国伊始时,除了完成了对“沸流部”的兼并外,还对太白山东南的荇人国、北沃沮进行了攻占。高句丽向国都东南方向经营说明,随着“沸流部”的加入,王都附近的貊系小部族都已归化。朱蒙时代有一条值得注意的史料,朱蒙于其十四年(前24)为其亡母立神庙,“十三年,秋九月,王如<卒本>,祀始祖庙。”《三国史记》此后对高句丽的记载中,多次提到此神庙,朱蒙时代可明确为高句丽设神庙之始,其亡母为神庙祭祀对象。这个朱蒙是扶余国王子,可见扶余和高句丽渊源颇深,实际上就是同一个族群不同的部落而已。高句丽名称的沿袭关系是族名’县名’政权名"以高句丽为政权名称的同时,以朱蒙为首的王族也“以高为氏”。(魏存成《东北古族源流述略》),《三国史记》读起来感觉很乱,我们还是看下华夏的史书吧。
《三国志》
本有五族,有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汉时赐鼓吹技人,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高句丽令主其名籍。后稍骄恣,不复诣郡,于东界筑小城,置朝服衣帻其中,岁时来取之,今胡犹名此城为帻沟溇。沟溇者,句丽名城也。
高句丽分五个部族,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涓奴部和桂娄部分别在高句丽称王。其实就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高句丽受汉王朝玄菟郡管辖,由玄菟郡派发朝服等。后来高句丽逐渐强大,有点不服管的架势,还建立帻沟溇一城来接受册封。
③与新莽的战争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转》
王莽初发高句丽兵以伐胡,不欲行,强迫遣之,皆亡出塞为寇盗。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所杀。州郡县归咎于句丽侯騊,严尤奏言:"貊人犯法,罪不起于騊,且宜安慰。今猥被之大罪,恐其遂反。"莽不听,诏尤击之。尤诱期句丽侯騊至而斩之,传送其首诣长安。莽大悦,布告天下,更名高句丽为下句丽。当此时为侯国,汉光武帝八年,高句丽王遣使朝贡,始见称王。
上段文字是说,王莽征调高句丽兵来讨伐匈奴人,高句丽人不愿意去,被强行征调,这些高句丽兵纷纷逃到塞外当上了抢到。辽西大尹田谭派兵追杀,结果被反杀。所属的郡县都被高句丽候所占领。王莽没有听从严尤的劝谏,将高句丽的候诱杀,并把他的首级传到了京师。王莽非常高兴。很可笑的是王莽把“高句丽”的名字改成了“下勾丽”,中原王朝高高在上的心态可见一斑。不过到东汉初年,高句丽已经又开始称王。不仅屡屡“寇边”,而且四处扩边,并盖马沃沮,对汉王朝也是叛服不定,成了中原王朝东北边疆的心腹之患。
③与扶余人的战争
朱蒙作为扶余王子在高句丽称王,其后各王及子孙都有扶余血缘,而高句丽制度法律等也基本上仿照扶余国来建立的。所以建国之初,两国关系非常密切,随着高句丽的壮大,对扶余人的反抗也在加剧。但高句丽“自以为立国日浅,民孱兵弱,势合忍耻屈服,以图后效”。于是以“今承大王之教,敢不惟命之从”为回复表示臣服,夫余在政治上的迫降取得了暂时性的成功。新建国五年(13)冬,夫余为彻底降服高句丽而发兵征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高句丽琉璃王命子无恤带兵御敌,“无恤以兵小,恐不能敌”,于是设伏兵之计,待“扶余兵直至鹤盘岭下”时出其不意的发起进攻,“扶余军大败”。
于是高句丽与扶余人关系急转直下,迅速进入敌对状态。
新地皇二年(21)“冬十二月”,高句丽大武神王亲征夫余,扶余王带素战死,扶余国的一支归附高句丽,扶余与高句丽强弱之势翻转。
③朝鲜半岛三国时期
按照《三国史记》的定义,指的是高句丽于313年攻陷朝鲜半岛汉魏西晋时代的“乐浪郡”,进入大同江流域,与大同江以南的百济和新罗三国在半岛并存时代开始。而其主要强势标志,应是从4世纪末(391)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即位后,向辽东、北扶余和朝鲜半岛三个方向实施的开拓政策。396年,好太王即位第五年,即入侵百济,迫近其都城汉城。三年后(399),海上“倭国”侵新罗,新罗请日益强大的高句丽援助,高句丽遂乘势南进朝鲜半岛北部。由此在朝鲜半岛上,真正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新罗并立的“三国时代”。427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将首都由集安“国内城”正式迁都平壤,则标志高句丽民族从发源、兴起于中国东北辽东“二江”(鸭绿江、浑江)和“二河”(太子河、苏子河)上游的近500年后的民族政权,最后定都于大同江流域。
结语:高句丽作为发源于中国东北的古族,无论从血缘及文化渊源来说,都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建立的政权,而所谓朝鲜半岛的“三国”时期,其实是延续了从商末“箕子”开始的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实际控制的历史事实。从“箕子”、“卫满”、“汉四郡”到“高句丽”,朝鲜半岛事实上一直处于中原王朝的控制下,高句丽无非就是中原王朝控制力变弱情况下独立出来的地方政权而已,与三韩人为主体的韩国人完全是两回事,韩国人认高句丽为祖先实属无稽之谈。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高句丽是不是朝鲜祖先_高句丽和朝鲜是一个民族吗
这里有茫茫的大兴安岭,有巍峨的长白山,奔腾的西拉木伦河、辽河、松花江孕育了这里勤劳勇敢的民族,同时也在白山黑水之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东北少数民族简
-
班固的主要作品_班固在汉书中评司马迁
公元54年的时候,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由于生计困难,班固回到了老家。尽管如此,班固没有气馁,而是在父亲已经撰写好的《史记后传》上,开始利用家中的藏书,扩充《世纪后传》的内容
-
大江成语-为什么北方的河流称“河”,南方和东北的河流称“江”
我们习惯上一般说“江河”“大江大河”“江河湖海”,这是语言习惯。如果从字源来考察,“河”字出现的早,“江”字出现的晚,应该说“河江”才是。-大江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