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只描写了一次张岱与陌生人的一次偶遇,为什么却能成为经典名篇?它精妙在何处?
《湖心亭看雪》出自《陶庵梦忆》的第三卷,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张岱出身仕宦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这篇《湖心亭看雪》更是晚明散文山水小品中的极品,那么它精妙在何处?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名篇呢?
1、 从意境的角度分析——一幅万籁俱寂的自然水墨画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意境"。短短的一首古诗中也要创造出曲径通幽、言微旨远、语浅情深的境界,比如说李白的一首赠别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湖心亭看雪》开篇对西湖雪景的描写是这样的:"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从表面上看是客观写景,写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实际上却不是。雾气弥漫,人鸟俱绝,天水一片,在视觉上显示出强烈的空间感,俨然苍茫宇宙豁然现于眼前。"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后文的描写更让这种空间广阔的感觉进一步增强。
更为难得的是,作者的妙处在于不以视觉来写大雪,只以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后湖山封冻,人、鸟、各种禽兽都瑟缩着不敢出来,连空气也仿佛凝固了。
这是一种高度的写意手法,冰天雪地、万籁俱寂之中,使我们联想起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还能使我们联想起《世说新语·任诞》里面的一篇夜雪访戴的故事,王徽之住山阴时,有一天夜里下雪。王徽之半夜醒来,一看野外白茫茫一片,雪光把夜景映照得壮观。王徽之心情很好,叫起家人,备酒来喝。乘着酒兴,他朗读起左思的诗《招隐》。他突然想起了名士戴逵。他立即招人划船,到剡县去找戴逵。天亮时,船到了戴逵家门口,他又叫船转头划回去。划船的人说:"你本来要找戴安道,现在已经到他家门口,怎么不进去了?"王徽之说:"我本来有兴致来,一路上兴致用完,已经达到目的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我们仿佛看到庄子《逍遥游》、苏子《赤壁赋》里的那种意境,是无法用语言所描绘的,风流而隽永。
2、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用简洁、隽妙的文字抒写怀抱
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 "写作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文说》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张岱这篇小品文一共158个字,只写了与陌生人的一次偶遇,但是仍然是绝妙无比的,西湖地处南方,很少能有如此大雪,更何况大雪连着下了整整三天。张岱认为此奇景只有他会独往,没想到竟然有两人铺毡对坐,在茫茫的大雪天里,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兴趣爱好相仿的知己,作者写到及下船之后,舟子喃喃自语了一句话以后就戛然而止,这种余韵是无穷的。张岱的这篇散文与苏轼的一篇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有着非常相似的简洁,《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有85字,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赏景的情景。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自己复杂微妙的心境。
而在《湖心亭看雪》一个段落中写道"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景象的描写,运用了缩小夸张的手法,壮阔的画面全出。正如学者吴战垒所说的那样,"一痕" "一点""一芥的"一" 字,是形容视像的依稀可辨, 使人感到景物之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
总体而言,张岱与苏轼的两篇小品文都主旨高雅,脉络清晰,表达角度新颖,用语讲究,是小品中的极品,值得文学爱好者字斟句酌进行品赏。
《湖心亭看雪》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思想感情_张岱写湖心亭看雪是哪一年
《湖心亭看雪》只描写了一次张岱与陌生人的一次偶遇,为什么却能成为经典名篇?它精妙在何处? 《湖心亭看雪》出自《陶庵梦忆》的第三卷,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阅读答案_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古诗拼音版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人小传 刘禹锡(772-842),字
-
写雪后的诗词_描写雪后的诗句有哪些
这两天,华北迎来了农历年的第一场雪。春天本来就是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春天的雪,更是唤醒了人们心中的诗意。尽管雪已经过去,那就一起在古诗词里感受一下雪的魅力吧~ 朋友圈晒雪的同
-
溪居唐柳宗元的诗_溪居即事这首诗的意思
溪 居 即 事 朝代:唐 代 ‖ 作者:崔道融 ︾ 原文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译文 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涨小船被吹进了钓
-
初一的语文课本古诗_统编教材1—9年级必背古诗文
小学新教材语文古诗诵读篇目 一年级第一册 画 宋.佚名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登鹳雀楼 唐.李白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草
-
夏天最美的诗_夏季诗句大全唯美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
-
等风等雨我等你的古诗_我在等风也等你诗歌
你钦佩苏轼的“大江东去”吗? 你喜欢柳永的“晓风残月”吗? 你是不是也想像他们一样,写出柔美婉转的词呢? 《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填词。 点击下方图片,看免费课程
-
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思_欸乃一声山水绿表达什么情感
初次看到“欸乃”二字,心中一慌,不知所以,说句实在话“欸”字我并不认识,也没有听过,只有在零星的古文中见过,然而又实在想不起,心中十分惭愧。 人有不知,可以学矣,亡羊补牢
-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朗读_忆秦娥箫声咽李白表达的意蕴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篇《忆秦娥》相传为李白所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颇
-
南唐后主李煜的情诗_词帝 李煜
李煜( 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被 王国维《人间词话》所 言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语句清丽
-
小石潭记阅读理解_《小石潭记》原文和翻译
《小石潭记》全文阅读: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
-
小石潭记文言知识_小石潭记文言现象整理
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过的文言文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