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大别山东北麓、东淠河西岸的裕安区西两河口乡的潘岔大冲,青山如黛,群峰白云缈缈;碧溪流玉,小河翠影飘飘。那个庙叫“西峰寺”,明朝末年原址在其附近“打鼓尖”上;清朝初年,移到现在这个地方。此古庙在大跃进年代夷为平地;文革时,3人合围的银杏树和合抱的凤凰松也砍了。此庙,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曾设立过乡苏维埃和红军游击战指挥部。10多年前,地方百姓又重修了6间后殿及东西耳厢四间。.我给写了“重修碑志”,对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传西峰寺是当时住在淠河东岸一潘姓大户潘员外捐建的。明朝时,潘员外和当时在西峰山顶打鼓尖上一座小庙的方丈大和尚素来交好,琴棋书画,常相往来,吟诗作对,泼墨书画,对弈切磋,对酒当歌。两个人都很神乎。特别是潘员外,庙里有什么要求,不能直接说出,要用诗、书、画表达,他才会接受。每年的九月初九,潘员外应邀到西峰寺庙里,会友饮酒,施舍物品,年年如是。这一年的九月初九快到了,方丈想在潘员外高兴之际提出扩建庙宇的想法。前几年他都很巧妙地用诗书等邀来了潘员外;可今年他已想不出巧妙的诗书来表达此意。禅坐苦思,杳无结果,很是着急,便信步向厢房走去。
大小和尚们都在厢房休息拉呱,一看方丈到了,都缄口站立。方丈笑着说:“都坐下。拉得很热闹嘛!怎我来了都不说了?”一个小和尚大着胆子说:“我们说的都是上不了经书的,怕您老笑话。”方丈一看这小和尚,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透着一脸的精明,先就有了几分爱意;但似乎从未见过。便问道:“你是哪个禅房的?”小和尚说是伙房挑水打柴的,家里太穷,没吃的,就到这出家了。方丈环视了在座的和尚们,开口说话了:“我这里有个差事,如果哪个能办成,定当有赏!”和尚们来了精神,都争着问是何差事。方丈说:“九月初九眼看就要到了,这是望江湾大施主潘员外每年到庙里施舍和饮酒的日子。潘员外有个怪脾气,请他饮酒不能说到九字,要避讳。因他的乳名有个九。去请客的人既要带着酒,还要拿着韭菜,更要请在九月初九这一天来喝酒。如果哪一点不对,潘员外不仅不会来,还会生气,可能就不会给施舍了。”
小和尚站起来说:“方丈,我能办成;不要赏,但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不要赏?什么条件?”“办成了差事我想从伙房转到练功房。”方丈满口答应。
第二天,小和尚左手拿着韭菜,右手提着酒壶,径直向潘家大院走去。小和尚进门后颔首作揖,笑嘻嘻地对潘员外说:“潘大老爷,今天奉家师之命,我右手提着神仙水,左手拿着扁叶葱,菊花盛开重阳会,请您老人家去吟四盅对五盅。”说完转身欲走,潘员外笑着说:“小师傅,这是你家方丈告诉你的吧?”小和尚说:“不是的,是我自己。”潘员外笑着摇摇头。小和尚急了“真是我自己。不信你可问方丈。”还把方丈派差的事巧妙地叙说一遍,只不过免去了潘员外小名之讳。潘员外这才相信,点点头说:“回去告诉你家方丈,潘某定不爽约!”
这次的重阳西峰庙会后,潘员外出资扩建了西峰寺大庙;小和尚后来继承了方丈之位,一直和潘家和睦交往。这就有了后来的大家公子潘必正偶遇沉鱼落雁的陈妙常,上演了一出千古绝恋的《追舟》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