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为何死后要求葬在定军山,而不是蜀汉国都?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前半生辅佐先主刘备,后半生辅佐后主刘禅,为了复兴汉室,统一三国,诸葛亮前后发动了五次对魏国的战争。可惜的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却屡败屡战。诸葛亮既要面对曹魏司马懿大军,又操心后方蜀汉事务,工作又太认真,大小事务都要亲自过问,最终累死在五丈原,死的时候年仅54岁。奇怪的是,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也就是今天陕西宝鸡境内,他的家人都在蜀汉的国都成都,可偏偏要求家人将他葬在汉中的定军山,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志》当中记载,诸葛亮临死时留下的命令是“葬汉中定军山”,武侯墓应该是在定军山下。一般来说,人都是要落叶归根,按照常理,诸葛亮或者葬回老家琅琊,也就是山东临沂沂南,或者葬回他现在的家成都,或者就地安葬在五丈原,但是诸葛亮要求的是在定军山顺着山势修建一个只能够装得下棺材的墓穴。在笔者看来,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方面,诸葛亮不想让敌人发现自己的坟墓。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包括曹叡在内的魏国人恨透了诸葛亮,曹叡甚至毫不客气地骂诸葛亮“贼子”。诸葛亮虽然每次北伐都失败,但是给曹魏造成的损失可不小,尤其杀掉了曹叡最喜爱的大将张郃。按照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汉被魏国占领是迟早的事,诸葛亮心知肚明。如果回成都安葬,必定会兴师动众,既劳民伤财,更容易暴露自己墓穴的位置。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蜀汉被魏国攻破,必定会破坏诸葛亮坟墓,这是诸葛亮不想看到的。
而定军山地势险要,是大巴山脉的一部分,山峰连绵不绝,被人称为“十二连峰”,从石山子到元山子,整个定军山东西长达十几公里。而且山上树高林密,地势复杂,连当地人都容易迷路,更何况外人。有个传说,诸葛亮要求士兵抬着棺材一直往前走,直到绳子断了就把棺材葬在哪里。这样的话连蜀军也不知道诸葛亮的墓穴在哪里,更何况司马懿,所以这也是显示诸葛亮聪明的一面。
另一方面葬在定军山是诸葛亮勉励后人的一种方式。定军山在汉中,是诸葛亮北伐的第一线,每次北伐,定军山几乎是必经之地。因此,定军山是诸葛亮魂牵一生的地方,也是诸葛亮不甘心的地方。《三国志》记载的是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了北伐诸葛亮耗尽生命。死后他葬在此处,是让后人看到他的志向,更想让后主刘禅、大将姜维、谋臣费祎等人牢记北伐大业,不能贪图享乐。相反,如果诸葛亮葬回成都,倒是可以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了,可就失去激励后人的效果了。
清朝康熙皇帝曾评价诸葛亮“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诸葛亮到死都还在为蜀汉江山着想,真的是能担得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令后人十分钦佩。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呢?您认为诸葛亮要求葬在定军山,还有其他原因吗?请不吝赐教。
资料来源:《三国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诸葛亮死在五丈原葬在哪里_诸葛亮为何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为何死后要求葬在定军山,而不是蜀汉国都?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前半生辅佐先主刘备,后半生辅佐后主刘禅,为了复兴汉室,统一三国,诸葛亮前后发动了五次对魏国的
-
诸葛亮北伐对魏国影响_诸葛亮北上伐魏成功了吗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
-
曹操72个坟墓_曹操墓为什么有72座那么多
虽然帝王都渴望长生不老,但最后都不得不面对疾病和死亡,也不得不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一代枭雄曹操也莫不如此。 《三国志》中写曹操临死前两年曾为自己安排过后事:命人在西门豹
-
探索发现曹操墓(一):大墓惊现_曹操墓事件
历史对于的曹操,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曹操是一个枭雄,生于乱世,挣扎一生而未见太平。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
-
发现曹操墓(二):大墓惊现_曹操修了多少墓
笔者小时候曾听大人们瞎聊,他们说曹操死后,为了防备诸葛亮挖他的坟,就搞了七十二个假坟,后来诸葛亮找到了曹操的坟,挖开后得到一本天书,翻开后,里面只有两个字:“有毒。” 然
-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什么朝代的人?_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什么朝代的小说家
《西游记》作者之争,是西游研究中第一等的学术公案。 今天我们反问:“《西游记》究竟是谁写的?”并非是关切世代累积性造成的“非一人独立写成”问题。这里的 《西游记》,指在元明
-
西游记作者运用了_《西游记》阅读
《西游记》作者之争,是西游研究中第一等的学术公案。 今天我们反问:“《西游记》究竟是谁写的?”并非是关切世代累积性造成的“非一人独立写成”问题。这里的 《西游记》,指在元明
-
鲜卑一族最早来源于_鲜卑族建立了哪个朝代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崛起的少数民族,魏晋时期内迁至中原,卷入了西晋末年代的动乱。随后,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部完成了部落的统一之后,在中原地区建立北魏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公
-
鲜卑的起源与发展_鲜卑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鲜卑,祖先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一说山戎)部落。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鲜卑主要活动于内蒙古
-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原因_刘备在夷陵之战败给了谁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对于夷陵之战来说,刘备一方倾全国之力,东吴也派
-
街亭之战蜀国失败的原因_马谡街亭之战败给了谁
刘备为什么在猇亭之战后不回成都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先主刘备病逝于永安,时年六十三岁,谥曰昭烈皇帝。五月,十七岁的太子刘禅继位,是为后主。 在这里,还要先讲讲之前
-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原因_刘备兵败夷陵是如今的哪里?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