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中国诗词格律大全_古风诗的格律

中国诗词格律大全_古风诗的格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19 03:14:33
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按照格律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古体诗字数自由,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还有杂言,像《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等都属于古体诗,不讲格律,用韵也不如近体诗讲究,可以押仄声韵,中途可以换韵。近体诗在字数、格律、用韵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字数方面一般绝句分五言与七言共四句,律诗分五言和七言共八句,除此之外还有排律,总句数没有规定,但跳不出五言七言的诗行。用韵方面,近体诗限押平声韵,格律方面,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等。近体诗可以说源于沈约的“永明体”发展及盛行于唐及之后,到今天仍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唐以前的诗大多可归为古体诗,像曹操的四言,曹植等人的五言、七言等,唐以后,律诗在杜甫等人时期发展至鼎盛,这也就代表着格律诗的时代到来,同时也是汉语声调在文学创作中得以重用的证明。

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本文的绝句均指律绝)都由“律句”构成。律句即是遵循一定平仄格式的诗句。律句讲求平仄相间,平仄交错,这样不但可以使一句诗的声调多样化,而且能让诗句形成抑扬顿挫的效果。

五言律句的四种句型:

(一)、仄仄平平仄

(二)、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平仄仄

(四)、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句的四种句型: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由七言律句构成:

首句平起平收式: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平收式: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三)、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仄起仄收式: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管是五言绝句还是五言律诗,其格律跟七言无二,因此本文只举七言为例。绝句中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都要求偶数句尾字入韵,而且限押平声韵,由此一来绝句的偶数句末尾必定以平声字收尾。首句以平声字收尾的也可跟随偶数句入韵,也可不入韵。值得注意的是,四种基本律句平声收尾两个,仄声收尾两个,在一首绝句四句诗中为了偶数句押韵,二四两句必须平声结尾,那么遇到首句平声收尾入韵时怎么办?这不意味着平声结尾句型的重复使用,而是仄声结尾句型本句中平仄调换位置。如平起平收式的最后一句本该是“(一)、平平仄仄平平仄”,可是第四句不能用仄声结尾,所以将最后一个仄声与第五字平声调换位置,不与第六字调换乃是由于近体格律诗的格律可放宽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以两字为一步,每一步都必须踩到点上,因此末尾仄声与第五平声换而不与第六平声换。

七言律诗由七言律句构成:

首句平起平收式: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平收式: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三)、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仄起仄收式: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仄仄平平平仄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和绝句一样都要求偶数句押韵,且限押平声韵,所以偶数句必以平声收尾,若一首律诗首句平收入韵,那么偶数句必有一句末尾字平仄需与第五字平仄换位置。押韵方面律诗有别于绝句的是,律诗的奇数句之间不能押韵,若奇数句押韵就犯了“撞韵”。除了这些之外,律诗两句成一联,每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要求联内平仄对立,即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反,联与联之间必须要黏,即是上句对句要与下句出句平仄相同,因为每联都是仄起平收,上句对句与下句出句平仄必不能完全相同,因而放宽至只要求第二字平仄相同即为黏。律诗的中间两联除平仄方面的对仗外还要求词性、句式相同,单独拎出来也必须是一副成功的对联。对联也讲求仄起平收,这大概因为平声悠扬,读来有余音绕梁之感。

汉语声调从发现四声到再分平仄后挟“格律”长期统治诗坛,对后世诗词曲创作均影响深远,就算到了今天,以新平仄去填旧格律者不在少数。以新声调填旧格律实难得其质,欲将新调赋新词,还得另辟途径。若将近体格律诗放到中国诗歌发展史中去看,不失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变革,但正如龙榆生在《中国韵文史》中所说一样,“而不善者为之,往往流于平板庸腐;此其得失利病之大较也。”

​​​​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