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格律诗关注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如何写格律诗。我们捡重点说,尽可能言简意赅,举例说明。
格律诗,顾名思义,格是指格式,律是指韵律。
格式包括字数、句数这些明显可见的规则,也包括句式、文法这些内在的内容。韵律则包括押韵的规律,以及每个字的平仄音调。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规矩,就是我们说的格律体。
而严格遵守格律体规矩的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三种。
那么怎么写格律诗?搞清楚平仄、押韵、对仗就可以了,保证不出律就是格律诗,但是不一定是好诗,不过至少保证了是,然后再追求好不好。
因为我们只讨论格律诗,所以请认为平仄格律不重要,只要意境好的同学绕道,那不属于这个话题。因为在这个标题下,格律的重要性是高于意境的。
体式
字数上分为五言、七言。句数上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句式不整饬的一概不属于格律诗。所以要写格律诗,首先要把自己汹涌澎湃的感情收拢一下,用长短一致的句子来规整自己的思路。
押韵
格律诗的押韵都是押平声韵,不能转韵,篇幅再长的排律(过百句)也必须一韵到底。不能邻韵通押,不能平仄同押,要求极其严格。至于在写格律诗的时候是使用古人的平水韵还是今人的新韵,这个各有所爱,没必要强求。
用平水韵的古意些,在古人总结的平仄规则上来说更加合理,但是有些发音妨碍今人阅读流传,用新韵则容易让人读懂,因为普通话人人都懂,只是要尽量不使用平仄系统上古今发音入韵不同的字,避免混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完后标注这首格律诗使用的是什么韵,让读者心里有底。
平仄
平仄上来说格律诗有四种基本格式(这里假设大家对平仄有概念,知道如何区分平仄)。这四种基本格式都是以格律诗的首句来判定的。最主要看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和首句句尾是否押韵。比如“白日依山尽”,平仄是“仄仄平平仄”,所以这首五绝的平仄格式为仄起不押韵格式。
平仄格式有固定推导方式,即“对”、“黏”。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要相对的,而下一联的出句则要求与上一联的对句相黏。“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按照“对”的规则,推出对句为“平平仄仄平”,所以“黄河入海流”是合平仄关系的。
第三句则要平仄与这句相“黏”,也就是相似,但是因为第三句是要以仄声断句的,所以要做出调整,“欲穷千里目”,平仄为“仄平平仄仄”,实际上是首字不论平仄的“平平平仄仄”,在重要的“二、四”位置的平仄是相“黏”的,所以没有出律。结句作为第三句的对句,自然平仄要和“平平平仄仄”相对,所以“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完美收官。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中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这只是一首完美五绝的分析,其他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的平仄关系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自行对应了解。除了仄起不押韵格式之外,还有仄起押韵、平起不押韵、平起押韵,总共四种基本格式,并不算复杂,就不一一例举了。
对仗
四句的绝句是不要求对仗的,像上面的《登鹳雀楼》五绝全诗对仗,那是王之涣的文采好,但对仗并不是绝句的必须要求。
不过律诗的颌联、颈联是要对仗的,至少颈联要对仗,否则就是出律。而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其中不论多少联都要求对仗,难度相当高。
达不到怎么办?出律,就是古风,不是格律诗了。
我们看一首白居易的七律。
钱唐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平仄就不说了,这是平起押韵格式,大家根据前面讲的“对”、“黏”自己分析。颌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颌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就是对仗的。
句式
句式这个类似于“诗家语”。在格律诗中有很多不同于正常讲话的表达方式,如“倒装”、“限定”,这个需要大量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诗家语的精髓,达到古诗词的境界。
当然,就用现有句法写诗问题也不大,而且更加容易让人读懂、理解。这个只是一个层次问题,像白居易的香山体,就以人人能读懂为要义,只要意境营造得好,句式花哨未必能别出心裁。
文法
格律诗的普遍文法就是“起承转合”。不排除有诗人在熟练掌握各种方法之后在精巧构思下打乱这个结构,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由于诗词体式短小,并没有多大的空间给我们去乾坤大挪移。
能够按照“起承转合”写好一首诗,基本上就能达到格律诗的中上水平,意境上要是营造得好的话,就是上上品了。
还是用白居易这首律诗举例。“起”,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起笔,交代写诗的事由,地点,环境,景色。“承”,颌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承接首联,进行景色细化,丰满意象。“转”,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开写人在春色中行走,这首转得不算明显。“合”,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合回首联的景色位置。
这就是格律诗的基本文法。
总结
说了这许多,其实总的讲起来,不过是林黛玉教香菱讲作诗说的: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你看,如果不了解点格律知识,大概连林黛玉的话都听不懂。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诗词格律讲解_格律诗怎么写
如今对格律诗关注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如何写格律诗。我们捡重点说,尽可能言简意赅,举例说明。 近体诗 格律诗,顾名思义,格是指格式,律是指韵律。 格式包括字数、句
-
五言格律诗平仄韵表_五律的四种平仄韵
五律平仄的基本句型也有四种组合方式,与七律的谱式编码相同。只是 少了开头两字 ,首句的平起要改为仄起,或者是将仄起改为平起。 再来回顾一下 五律的四种基本句型 : 五律的四种平
-
古诗五言绝句大全100首_五言绝句十句诗
十大“五言绝句” 0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
-
五言绝句 儿童_儿童古诗五言绝句
五言是诗体裁的一种,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在诗词史上,有这样十
-
五言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平仄格式_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近体诗在第一句的第二字用仄声,称为仄起;用平声,称为平起。五律以仄起为正格,七律正相反。第一句的第五字为仄声,称为仄收;用平声,称为平收。 (1)仄
-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_五言绝句十首
10首五言绝句古诗欣赏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红豆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
-
七言律诗格律基本形式_小学语文七言律诗
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 文字来源: 抱庸斋诗书画工作室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射着中国经典的哲理光芒,其形式之精湛,技巧之高超,音韵之
-
孟浩然的五言律诗_李白赠孟浩然的诗句写哪两句
前言 老街昨天的文章简单解析了杜甫的一首七律,《从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三说起,如何作一首标准的七言律诗》。今天就说一说五言律诗。五言律的句式和七言律句式没有太大的区别,七言律
-
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的下一句是什么_黄昏无限好只是近夕阳的下一句
历史的边缘,遗忘的民间,关注聊史补丁 乐游原 我们写作文总说开头要有吸引力。同样,写诗也该是第一句就让人眼前一亮。但《乐游原》的开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似乎稀松平常,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唐代)_鹳雀楼王之涣的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
-
唐诗登鹳雀楼的诗解释_《登鹳雀楼》诗意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
-
小学必背古诗75首古诗_小学生必背古诗
上次的文章中,我们分享了关于古诗背后的含义,思考古诗背后的意义比单纯的背诵更有乐趣。 那么今天来说一说背诵古诗到底有什么用? 背诗背那么多,到底背什么? 诗是凝结了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