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影响最为广泛的是_端午节的意思和来历

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影响最为广泛的是_端午节的意思和来历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21 01:44:36
阅读:

有人说,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爱国者屈原,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带来了端午节小长假和清香的粽子,对国人的贡献极大,影响深远。这是人们对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的最高褒奖。因为家国一体意识强烈的中国人,天然地崇拜爱国者。

所以,因为国家的灭亡而以身许国的屈原,备受尊崇。

而屈原的死,始终是个谜。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屈原投江而死,还有说法认为,屈原死于一场精心构筑的谋杀。

有人认为,在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习俗中,是对屈原遇害现场的还原:

屈原在被放逐的过程中,一直受到政敌的追杀,屈原乘着小舟逃走,后面的敌人驾驶大船追赶,龙舟竞渡就是还原了屈原在汨罗江上的逃命的过程。而包粽子则是还原了另外一个场景:敌人抓住了屈原,把他捆绑起来投入江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屈原并非投江自杀,而是被人暗杀而死。

总之,屈原是带着对故国的灭亡深深的失望,带着怀才不遇的一腔悲愤而死的。

端午节的起源,竟来自于古人奇怪的观念:五月大凶诸事不宜

古人认为不平则鸣,那些被冤死的人都带有深重的怨气和戾气,死后容易变成厉鬼害人,所以我们必须在某个固定的日子去祭奠他们,以安慰那些被冤死的灵魂。因此,端午节的起源,还与另外几个人有关。有人认为端午节是纪念一心谋国却被迫自杀的伍子胥;也有传说认为是纪念父亲溺死苦苦寻找父亲尸体而不得最终投水自杀的十四岁少女曹娥,更有人认为是纪念不肯出山而被烧死的介子推。

在端午节与屈原发生联系之前,先人们已经按照传统按部就班的过了数千年。最早把端午节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的,目前所知的是齐梁时代的吴均写的《续齐谐记》。而端午节这个说法也是在宋朝开始出现。据《岁时杂记》记载,在宋朝开始,在京师汴梁,人们喜欢以五月一日为端一,二日为端二,依此类推,五月初五叫端五。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时间,时间不仅是生命的载体,更有深远的文化意义,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时间就是节日。节日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时间分割成世俗和神圣两种意义。在节日之外,更多的是人们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生活。而在节日之内,人们将转换身份与频道,生活似乎具有了某种神性和宗教的意义。正如有专家所说,“某些节日被看成是奇妙的庄严的转折点,充满神秘与不安,人们试图通过举行相应的仪式来保卫自己,以平安地度过危机”。除了时间,食物和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先人们形成了食物崇拜和生殖崇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宗教仪式和节日的背后,其实都有食物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影子。

端午节的起源也不例外,也是先民们试图摆脱生存危机和食物崇拜的结果。

端午节是人文的节日,但它与时序的节日夏至密切相关,因为二者都是在仲夏五月,且时间上相处很近,所以端午节的习俗和夏至节颇多类似之处并发生了融合,有些在夏至上的风俗和观念,最终移植到端午节上面。

端午节的起源,竟来自于古人奇怪的观念:五月大凶诸事不宜

古人非常重视四季的起始点,比如冬至和夏至。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人,相信四季轮回象征着生命的萌发、蓬勃和老去。冬至到来之时,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而古人认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将向它的相反方向发展。道家的老子就有祸福相依的观点。在阴气最终的冬至过后,阴气开始逐渐消退,阳气逐渐上升,进入了万物生长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进,阳气在夏至这一天进入了最高点,同样,古人认为,在夏至过后,阳气逐渐消退,阴气开始上升,生命进入逐渐衰老的阶段。也就是说,五月是阴阳二气激烈斗争的时段,因此,五月是凶月。

基于这种认识,在整个五月人们的行为必须小心翼翼,好多事情能有禁忌。比如汉朝人认为,五月份不要盖房子,否则房子主人将会成为秃头;五月份被提拔当官,那这一辈子也许就原地踏步了;五月不要生孩子,否则这个孩子将是不祥之物,男孩对父亲不利,女孩对母亲不利,总之五月份出生的孩子对父母的威胁很大。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因为是五月出生,父亲田婴一度想把田文扔了当弃婴。老一辈的杭州人认为,五月不能结婚不能乔迁新禧,北京人认为正月善而五月凶。

所以,不管是夏至还是端午,驱除瘟疫邪恶保护自我平安,才是主要目的。在汉朝时,人们就用青、皇、赤、白、黑等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细索缠在手臂上,以驱除瘟疫;女孩们要用兰草泡水洗澡,这些都是驱除瘟疫。这个习俗在宋朝时候还大行其道。苏东坡在端午节这一天,别人都写什么吃粽子龙舟竞渡的大场面,他偏偏写了他最爱的小妾朝云用兰花泡澡的香艳场面。苏东坡这样写道:《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你看,美丽的朝云,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驱的不是邪,看起来是在诱惑苏东坡。

端午节的起源,竟来自于古人奇怪的观念:五月大凶诸事不宜

为了驱邪,人们还用菖蒲关在门上用以驱除恶鬼,人们要喝雄黄酒,妇女们出门要戴石榴花,其深层次原因是,这些植物都有驱除蛇虫、瘟疫的作用。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同样来自于是先人们的食物崇拜。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者屈原,毕竟要让节日充满仪式感,需要更多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传说。不管你是否承认,屈原的故事是显然是后人加上去的解释性传说,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崇拜和哀思。这就像中国禅宗大盛之后,就有了佛祖拈花微笑以心传心的故事一样。

事实上,龙舟竞渡的习俗,来自人们对水的崇拜。万物皆靠阳光与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在以农业为生存根本的时代,水就是最重要的生命源泉。因此,讨好水神、雨神是先人们宗教仪式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长期的文化演进的过程中,龙舟竞渡成为端午节的民俗必备节目了。当然,闻一多先生认为,龙舟竞渡反映了江南一带人们的古老的龙图腾。其实,崇拜龙也是为了求雨,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云从龙风从虎,而云是能带来雨水的,而雨水是生命的守护神。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影响最为广泛的是_端午节的意思和来历

    有人说,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爱国者屈原,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带来了端午节小长假和清香的粽子,对国人的贡献极大,影响深远。这是人们对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的最高褒奖。因为家国

    经典语录
  • 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西江月_宋词西江月苏轼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是苏轼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虽然苏轼生性豁达,但是也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人生的低谷。苏轼在黄州的职位是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职位很低而且没有实权

    经典语录
  • 西江月送别苏轼_《西江月》苏轼

    王朝云自幼家境贫寒,从小便沦为了歌舞之女,但是她却聪颖灵慧,虽然混迹在风尘之中,却自有一股高雅的气质,当苏东坡见到她之后,便喜欢上了她,后来苏东坡将其纳为了自己的侍妾。

    经典语录
  • 苏轼写王安石的词_你更欣赏苏东坡还是王安石?

    在北宋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人物,他以变法而出名,其实如果不从政,王安石也将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观点犀利,论述充分,使他名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的

    经典语录
  • 苏轼西江月词一首_西江月这首古诗

    西江月·重九 宋代: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赏析】 该词首句写眼前,系实

    经典语录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着天狼赏析_苏东坡西北望射天狼全诗

    前言:时至今日,苏轼仍受世人尊敬,大抵是他的文字写尽了悲欢离合、人世沧桑。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经典语录
  • 西江月古诗意思_古诗词西江月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元丰六年徐守君猷离黄去湘后,侍女胜之也离他去了姑熟,改嫁于张乐全之子张恕。元丰七年七月,东坡改任汝州,过南州,去姑熟,再

    经典语录
  • 夏至古诗大全四句_

    三伏至,夏正浓。7月12日至8月20日,是今年的三伏天。在这个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我们特意整理了十首关于夏日的诗词,希望能够让你在读完之后清心净气,清凉一夏! 01 《子夜吴歌·夏歌》

    经典语录
  • 简述庄子的文论思想_庄子及《庄子》的文学常识

    东坡一生以开放兼容之态度,吸收儒、释、道三家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文艺思想体系,而成为贯通儒、释、道之大家。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并且善书法与绘画,为

    经典语录
  • 喜雨亭记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_喜雨亭记文言文

    《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句法灵活,笔调

    经典语录
  • 夏至一般是几月几日_农历夏至是几月几号

    2019年夏至是几月几日几时几秒?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2019年夏至节气是6月21日,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夏至过后气候会有哪些变化?夏至是非常重要的节气之一,关于夏至节气有哪些农事谚

    经典语录
  • 夏至有什么说法_夏至是什么节日

    夏至的来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