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词”起于唐,盛于宋。
关于“词”的起源历来有争议,有说晚唐,有说中唐,甚至有人说盛唐。
但无论如何,说到“词”的兴起,一定绕不过温庭筠。
有人说在词的发展过程中,他是个里程碑,我深以为然。
他是第一个致力于倚声填词的人,留下了70首词,是唐朝留词最多的文人。
他的词大多收录在《花间词》中,而也因此被奉为“花间派鼻祖”。
刘毓盘在《词史》说:“温氏之词,极长短错落之致矣,言词者必奉以为宗”,足见他在词坛的地位。
而他的很多词都对后世很多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冯延巳、柳永、晏几道、欧阳修、李清照等等。
他有一首词,一直被后世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这首词名为《更漏子》,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从夜晚写到天明,全词无一“愁”字,却句句写“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思妇的离愁。
词的上半阙主要写的是室内之景。
开头以玉炉香烟和红烛蜡泪引出相思的女主人公。
古人常以袅袅的炉烟来代指无穷无尽的愁思,就像李清照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瑞脑”便是一种熏香。
而“红烛”本也暗含情思,就像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这里的“红烛”还加上了“泪”,就更显伤感了。
开头短短6字,便将女子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尽“秋思”写到了极致,而这也奠定了全文悲伤的感情基调。
接着的三句从室内之景很自然地转换到了室内之人。
只见那人儿蛾眉的颜色早已消褪,鬓发也显得凌乱,漫漫长夜,她辗转反侧,枕被一片寒凉。
原本翠眉云鬓都是极写女子的美貌,可是后面又以“薄”和“残”来修饰,意境就大不相同了。
女为悦己者容,而悦己者不在,她打扮给谁看呢?
接着的“夜长衾枕寒”,不仅点明了时间,更是写出了女子独处无眠的感受。
寒的又岂止是“衾枕”,还有她的心。
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所写的“半夜凉初透”也是如此,当时她和丈夫赵明诚分隔两地,故有此感。
而温庭筠笔下的这位女子想来也是因为和丈夫别离,才会产生这浓浓的秋思吧。
接下来的半阙,词人的目光从室内转向了室外。
半夜三更,突然下起了秋雨,点点滴滴在梧桐树。
她听着窗外的雨滴敲打着一叶叶的梧桐,又滴落在无人的阶梯上,一直到天明。
秋雨绵绵,本就凄苦,那一声声的秋雨不仅是打在梧桐上,更是敲打在思妇的心上。
一句“不道离情正苦”算是全词唯一纯抒情的一句,她的离愁别绪在这雨滴梧桐的秋夜,显得更加的悲戚孤苦。
而这几句后来也经常被模仿。
例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蒋捷的“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聂胜琼的“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都是脱胎于此。
就像清人陈廷焯所言“后半阕无一字不妙”。
全词来看,上半阙写所见,下半阙写所闻,她的所见已是很悲,而她的所闻更是深化了这“愁”,语浅情深,引起了千古共鸣。
不知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雨诗(词)?欢迎一起来分享哦。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温庭筠的词代表作_温庭筠最著名的一首诗
众所周知,“词”起于唐,盛于宋。 关于“词”的起源历来有争议,有说晚唐,有说中唐,甚至有人说盛唐。 但无论如何,说到“词”的兴起,一定绕不过 温庭筠 。 有人说在词的发展过程中
-
秋在梧桐落叶中_秋风梧桐落叶时前一句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梧桐叶落,秋风萧瑟, 那是秋的脚步 橙黄橘绿,风吹麦浪, 那是秋的奉献, 思乡怀远,睹物思人, 那是秋的情思。 “一年好景君须记”是它, “自古逢秋悲寂寥”也
-
李清照词醉酒令_李清照喝酒的词
说起李清照, 你的印象是什么? 女词人, 好有才, …… 除此之外,诗词君要告诉你的是, 李清照还是个“酒鬼”, 以下十六首诗词,皆是醉酒, 诗词君惊呼, 原来你是这样的李清照。 出
-
武陵春最后一句赏析_武陵春的诗意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127年,“靖康之难”爆发,北宋灭亡,李清照也
-
武陵春阅读理解及答案_武陵春的上阕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物
听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初中《语文》第6册 人教1988年版 作者简介 李清照画像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
-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诗句赏析全解_武陵春春晚赏析
(武陵春~春)步韵风雨染尘埃老师 文/滴翠芙蓉 丝雨无端愁遍种,沥沥泣如声。 几许柔肠梦不成,醉里叹今生。 音断花残痴未尽,忆里说深情。 对影双双戏凤灯,燕语绕庭萦。 (武陵春●春
-
李清照的武陵春全诗_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翻译
【导语】《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
-
李清照的武陵春词_武陵春李清照优质课件
武陵春 宋代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
-
李清照为情伤心的诗_情愁的诗句李清照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出处】此句出自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 【释义】这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痛楚中发出的感慨,真可谓愁肠百结、催人泪下。它的大意是:风物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经过靖康之难,拖着十五车文物,从汴京(今天开封)逃亡到建康(今天南京)的李清照,据说每逢漫天飞雪,就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顶风冒着雪、绕城觅诗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意思是什么_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哪位诗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名句的诞生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1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2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
-
西江月佳人苏轼赏析_李清照的词西江月
元祐六年(1091),苏轼与曹子方游赏杭州真觉院,在真觉院设宴,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瑞香花。趁着酒兴,众人落笔成诗词,赞美香气迷人的瑞香花。文人墨客写作,唱和诗词,苏轼依照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