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内容】
0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导读学者】
倪素香:武汉大学教授
于閩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教授
温海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共读笔记】 (来源:論語滙)
文静:
“罔”:欺骗?
“殆”:缺乏信心?
坐等明日老师们开启[抱拳][抱拳][抱拳]
崔圣:
本周由倪素香、于闽梅、温海明三位老师为我们导读,欢迎老师们开始导读:
倪素香:
我们今天学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节。
我们先看一下解释:
(1)而:表转折,但是。
(2)罔:迷惑、糊涂。
(3)殆;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冥思苦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越想越糊涂。”孔子在这里给我们道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读书与思考必须结合。
崔茂新:
罔罔,无知貌。重点在无所知,无所获,无所悟。
倪素香:
古代贤达历来注重思考“学与思”的关系问题。《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宋代文人苏轼在《送安惇落第诗》中也说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也是说熟读、多读,才能开阔视野,才能深入思考,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
崔茂新:
殆,1.同怠,疲怠,倦怠;2.殆,疑也,知识可疑,非真知确知也。言无所依据,可疑而不可靠。二选一,我取后者。
温海明:
@倪素香 @于闽梅 @崔茂新
学习和思考是不能分开的,但一般的学习者容易觉得是可以分开的[抱拳]
于闽梅:
我觉得这两句之间有递进关系
温海明:
学习的内容必须要加以反思咀嚼才能消化,孔子的学生当中可能有很多好像在学习的,但不怎么消化的,或者消化不良的[呲牙][偷笑]
于闽梅:
殆,有“危险”的意思。
温海明:
@于闽梅 想入非非非常危险啊[呲牙]
于闽梅:
学而不思会陷于迷惑不解,但只思考不学习就危险了
倪素香:
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也说道,“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认为学习知识并不妨碍人的思考,相反,学的知识越广博,思考得越深入长远;思考恰恰有利于学习知识,思考遇到想不通的地方,可以促使人们学习知识时更加勤奋。
温海明:
@于闽梅 北京 消化不良就两眼发懵,糊里糊涂[呲牙]
崔茂新:
殆,危殆不安,引伸为疑而不安,疑而不定。
温海明:
@崔茂新 想入非非必然多疑,心思不宁[呲牙]
崔茂新:
@温海明 孤思寻索,自我封闭,其“发现”多危殆不安,可疑而不可信。
温海明:
@崔茂新 空想家都把自己搞得好累啊[呲牙]
倪素香:
不论怎样解释,不学习,不思考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学习也是广泛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思考。所以我们对孔子的这一学习方法不能仅仅理解为“读有字书”与思考结合的问题。其实,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如在向社会生活学习时,也可以将无字的大书与自我思考有机、适时地结合起来。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崔茂新:
@温海明 还老觉得自己的“学术创见”不被承认,不受重视。
倪素香:
人也是思考的动物,不会思考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让思考的社会也不是真正人的社会!
温海明:
@倪素香 [强]学习促进思考,思考帮助学习@崔茂新 [呲牙]创见不思不行,思过了也不行啊
崔茂新:
本章的核心点是昭示有悟有得有获之学,亦即深度生命学习的门径。
郑静:
@崔茂新 门径,入门必由之路
倪素香:
思考离不开学习,没有学习的思考是冥想。学习要读经典的书,要学正确的事。才能有真正的思考,才能洞察人生的意义,社会的百态!
郭宽润:
@倪素香 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也说道,“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强]
倪素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这里提到向谁学怎么思的问题,在向他人学习时,应找其优点,欲向其优点处看齐;还要思考找出其缺点,想想自己是否有这些缺点,如有则立改,若无则用他人之缺点时刻警醒自己。所以说,无论怎么学、学什么,都离不开“思考”。
靳大成:
接一句:杨绛对一年轻人说过,你的问题是读得太少想得太多。
读地少,研究不够,历练不够,想是空想,无方向的胡想,不会有益。
倪素香:
《论语》关于学与思的关系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教育意义和启示。让人思考,学会思考,不断学习,才能解惑,才能不陷入困境,尤其要学习人家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才能有进步,才能不殆!
崔茂新:
因此,与思并列之学,可视为耳目闻见之学,只有学思并重、学思互用,才能达致统贯学思、统贯学习之学,才是夫子所谓“志于学”之“学”。亦即深度生命学习。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郭宽润:
貼上我的理解
本章夫子論及學、思、罔、殆之間的關繫,此即學思與精神感受之間的關繫,這是對人學習的深度洞察。
這樣就會有幾個問題需要澄清,一是主觀知識與客觀知識,有真正的客觀知識嗎?一是知識與智慧之間的關繫?
學在歷代注疏中大致有兩種訓解,一是覺,所謂先覺覺後覺,這是指精神思想層面上的,一是朱子的訓解,學猶效也,這是更多指行為層面,當然也與精神思想有關,今天說模仿就是最好的學習。
學對學習者主體來說,是一個獲取知識的過程,這可表現為同樣的一件事獲得一不同的認知層面、角度等,從而導致對此事與之前不同的認知結果;也可能表現在模仿他人的思維以及行為,進而掌握這些思維以及行為,並內化為自身的習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今天在‘科學’所形成的思維中,非常重視知識的客觀性,要儘量去除掉主觀臆斷,這無疑有利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但我們要清醒的看到,再客觀的知識背後一定有一個觀察主體,這個主體的狀態無疑對知識有極大的影響。
我們看看先賢對思的深度洞察,《說文》段玉裁注:思,容也,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也。思就是容納所有的,包括從腦的思維到身、心的情緒、感受。
罔,按錢穆先生訓解有迷惘義,誣惘義兩種,我就不重複了。 罔:此字有两解。一、迷惘义。只向外面学,不反之已心,自加精思,则必迷惘无所得。一、诬罔义。不经精思,不深辨其真义所在,以非为是,是诬罔其所学。后解由前解引申而来,当从前解。
殆:此字亦有两解。一、危殆义,亦疑义。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危殆不安。一、疲怠义。徒使精神疲怠,而无所得。后解借字为释,又属偏指.今从前解。
此章言学思当交修并进。仅学不思,将失去了自己。仅思不学,亦是把自己封闭孤立了。当与温故知新章参。
殆,還有一個訓解就是疑。
罔、殆,都是和精神感受有關,《賈子道德》義者,德之理也。為學之道,明於古人所言之義,而因以驗之身心,故思足貴也。
從《賈子道德》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學可視為獲取知識的過程,思是理解並應用知識的過程。這與身心性命有關,傳統學問有一面向就是身心性命之學。
這就涉及到知識與智慧之間的差異,智慧是個體化的與身心性命脫離不開的部分。
孟子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心的官能就是思,思就會有所得,不思就不得。
《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同樣也是談到學思與身心性命之間的關繫。
佛學有大疑情的說法,這在面對事物時的疑惑困惑是有助於進一步學習的。把自己的人生困惑當做主導學習的資源、動力以及方向。
孟子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這個意思。
《中庸》里更把這一過程明晰的揭示出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朱子講切問近思,就是大家每天的作業聯係應用
靳大成:
王念孙释殆通疑。我取此意。
倪素香:
赞同崔老师的观点,我补充一点:我个人觉得学习这段话的重要性还要与今天的现实结合起来,那就是要鼓励思考,特别是自由的思考、自己的反思。这需要社会创造允许思考、允许批判、允许自由反思的空间。否则不会学习和思考的现象还会继续!
刘国庆:
这段话意思很明确。学习但不思考,就不会有什么收获。思考而不学习,就只会处在疑惑中。
孔子所说的学,包括读书思考,歌吟奏乐,演礼。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说的是读书思考,“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说的是奏乐,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是在描述孔子的动作。这是学习方式的三种分类。
至于学习内容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历史资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另一部分是同时代其他人的实践,孔子向所有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关于思考,儒门也从多个角度探究。
第一,孔子强调思考的主动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第二,儒门强调双向的思维。一个方向是思维的普遍性,即从一个特例上升到类似的其他特例,学生们要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另一个方向是对普遍概念向下具体化到生活现实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强调“近思”,朱熹把自己的著作起名为“近思录”,都在强调既有知识与个人生活环境的对应。
第三,儒门强调思维与实践的一致性。论语本身就是教学生如何做君子的书。在孔子的后学中,更有对思考和行动关系的论述。《中庸》中以下一段,可以说是儒门系统的治学方法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所有的学,最后的落实在“笃行”上。
这段话,孔子强调了”学而思”,学和思都可以是个体化的,并不一定要有个群体。在儒学后来的发展中,对"问而行"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意识到。而问就要有对象,老师和同学,行动更是需要团队和组织。同时,儒学后来又把其对“仁”这种最终价值的追求与学问联系起来,学问成为求仁的必要途径,(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儒学作为一个道德学问共同体的存在就是逻辑上的必然了。
可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学为什么没有走入大众,佛教反而成为主流的民间信仰?到了近代以后,基督教在中国快速扩张,甚至在知识分子中间成为主流信仰呢?
其原因虽然千头万绪,但我们仍可以找出其主要线索。我们看到,对大众需要的物质生活和学问,儒门有意排斥。孔子和弟子们不仅明确的知道自己学的是“文武之道”,而且明确地排斥学习生产知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其次,儒学培养的对象和教学的内容,在宋以前,一直离不开从政。而从政只会是一少部分人的选择,这就自然限制了儒学的接受范围。
宋明理学既改变了儒学重孝导致的家族化,范仲淹创始了新的家族制度,也突破了以从政为主的局面,开始理学以百姓日用为道的进程。但一直到戊戌变法,都没有把百姓日用的根本-生产和财富创造作为其研究和教学的内容,所谓的实学,仍然是政治活动和国家管理中使用的学问,如天文历算,兵法行政等。
清末中断了儒学通过书院向民间普及的道路,四九后又独尊马列,造成深厚的传统只能成为潜流,受教育者对仁义礼智信觉得迂腐,四书五经被认为是封建毒素,造成基督教携事理之学(科学),售宗教神学,近代又借民主自由以售基督神学(可见刘仲敬等人的文章)。
可是目前的儒学学者,虽然已经接受自然科学,却仍不去关注民生之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也不关注百姓的权利守护,如何能够解决在自由繁荣之路上的心灵和秩序问题呢?
个人认为,只有把儒学建立在财富的创造、守护、使用为基础,开掘社会秩序和生活的空间,儒学才能真正成为百姓日用之道,才能吸引大众。在从官学到私学的第一次下行后,儒学需要第二次下行,从精神到物质。
个人浅见,欢迎各位老师多指导[玫瑰][玫瑰]
崔茂新:
很多人对孔子的“批评”都缺乏对文本的精思寻索,而建立在望文生义的想当然之上。
@刘国庆 孔子对樊迟学稼学圃的批评:一是从师之学要学其所擅长的,而不是把老师当成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的人;二是孔子重视或擅长的是自我修身和社会治理相统一的仁、道之学。你樊迟向我请学稼学圃,找错了人,格局也太小了。
刘国庆:
学稼学圃,格局未必小。
崔茂新:
学种水稻要找袁隆平,不要找孔夫子。
就看你学的目的是什么了,如果仅仅是解决自己吃粮吃菜的问题,格局就小;如果是袁隆平,格局就大。
刘国庆:
当袁隆平在儒门之外时,进了袁隆平那道门的,就仍然在儒门之外了。耶稣会正是用科学导化士大夫的。
这正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儒门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崔茂新 您怎么知道樊迟为自己吃饭学稼呢?
靳大成:
历史上,正如刘老师所说,自经宋儒以后,更进一步深入民间,乡约村规,这是有案可查的。此前,事实上隋唐以来的考试制度,影响早已渗入社会各阶层。说儒学没有走入大众,恐怕不能成立。
刘国庆:
@靳大成 几个人参加科举考试呀?
崔茂新:
@刘国庆 夫子说了:焉用稼?如果是为天下人吃饭,不稼就全都饿死了。稼穑是天下一等重要之事。
靳大成:
事实上,儒学倡导的人伦秩序,行为准则,早已深入底层民众的生活了。日用之间,抬手举足,皆是。此即日用之间习焉不察。
刘国庆:
@靳大成 乡规民约,也并不普遍吧。
叶紫:
我以为,读书和思考都很重要,但如何思考很关键。思辨思维是国人缺乏的,如何培养呢?@崔茂新 @刘国庆
靳大成:
考试是把社会各阶层的精英吸引了,就如同今天人人争考,虽然考上的只是一部分,但影响是普遍。
崔茂新:
@叶紫 是的,学贵深思。
靳大成:
有文字的乡规民约,时至今日时过境迁不得多见,但如果你读一读各地县志,就会知道是普遍存在。就象今天没见几块头骨,可旧、新石器时代的不同文明,乃普遍存在。
刘国庆:
@靳大成 空的。你读读儒林外史
靳大成:
佛教的影响晚,后来与道教,儒教融合。说他的影响超过儒学,恐怕此说不妥。
刘国庆:
通过考试,进入不了人心。
@靳大成 你看看今天多少人烧香拜佛?几个人读论语?
靳大成:
我记得李慎之先生(其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贤多有论及)有文说过,老百姓一句,天地良心,一句,这个人真仁义,就是宋儒的影响深入民间的佐证。
刘国庆:
@靳大成 你再看看佛教的影响。
靳大成:
你是说今日,还是说历史。我是对你说历史上如何如何发的。今日之事,寺院旅游化了,你去寺院看到烧香的,大量也是游客,不是真正信仰者。
叶紫:
@崔茂新 请教如何深思?
刘国庆:
如果儒教真的深入人心,痞子革命怎么搞的起来?@靳大成
靳大成:
我上面提到的李先生的说法,包括更早的许多先贤的提法,儒学倡导的人伦日用的文化,潜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必再当外在神来信仰了。习焉不察,日用之中就是。
刘国庆:
@靳大成 我觉得,李先生高估了儒学的影响力。上个世纪的革命,农村土地革命的成功,说明了儒学本身的局限。
靳大成:
今日佛教,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是经历百年动荡之后的情景。如果我们能再放眼看去,你也可以说,儒学复兴运动也规模庞大。我年年支教,西部地区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读经的活动相当普遍。这里涉及有关王财贵的一些活动影响,此不论及。我们可以放开来观察,看看在中国文化走到今天,经历了百年痛苦动荡和革命,战乱,外敌,等等,包括自我变革的盲目和挫折后,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土地革命的方式是阶级斗争。不过均田,耕者有其田,什一税,本来就是自周以来,儒家一直提倡的。
刘国庆:
@靳大成 我觉得,李先生高估了儒学的影响力。上个世纪的革命,农村土地革命的成功,说明了儒学本身的局限。
靳大成:
今日佛教,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是经历百年动荡之后的情景。如果我们能再放眼看去,你也可以说,儒学复兴运动也规模庞大。我年年支教,西部地区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读经的活动相当普遍。这里涉及有关王财贵的一些活动影响,此不论及。我们可以放开来观察,看看在中国文化走到今天,经历了百年痛苦动荡和革命,战乱,外敌,等等,包括自我变革的盲目和挫折后,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土地革命的方式是阶级斗争。不过均田,耕者有其田,什一税,本来就是自周以来,儒家一直提倡的。
刘国庆:
@靳大成 这就是问题。中国之所以会有这百年的动荡,正是说明儒学本身的影响力不够。
@靳大成 那么就不仅仅是影响力的问题,甚至是:儒学在上个世纪的血难中,究竟站什么立场?
靳大成:
历史影响力,不是那家学说自身的原因,是历史合力造成的。你也可以说,秦始皇梵书坑儒是孔子影响不够。这等于什么也没说。历史影响是一回事,历史发展中充满各种变数和力量和均衡,不是一个思想能“决定的”中世间千年,是耶 稣的影响不够吗?
心是孤独:
@靳大成 那么就不仅仅是影响力的问题,甚至是:儒学在上个世纪的血难中,究竟站什么立场?
那时大概只有一个民族主义的立场
刘国庆:
@靳大成 我已经说过,子夏之儒在魏国,为法家接生的过程。
靳大成:
儒学所倡导的这一套仁学思想,在上世纪的过火暴力革命中与中国人民一起受害,这是要追究儒学的责任,还是要在历史条件的具体分析中来追究这个暴力为什么能出现以及形成这种形式的社会原因?
刘国庆:
@靳大成 历史有因缘际会,但每个角色都必须反思自己。
不能把责任推给历史。
靳大成:
这话我同意,上世纪二、三、四十年代,先贤们做了大量反思。
刘国庆:
@靳大成 你的意思是,先贤门可以反思,我不可以反思吗?
靳大成:
您能从我上面的话中读出这种意思来,我无语了。
刘国庆:
@靳大成 抱歉。我读到的确实是拒绝反思,把责任推给因缘聚会的情绪。可能我感觉错了。抱歉啊[抱拳][抱拳]
崔茂新:
@叶紫 深思有两种:理解性深思和创构性深思。读书注重精深寻绎而不望文生义,就是理解性深思。犹太人终身解读圣经,我所谓“终身解读论语,活在与孔子的心灵对话之中”,应该是理解性深思吧。是心灵和生命的投入。在理解性深思的基础上,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力,创构性深思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康德一生中的社会活动很少,他的理论体系、思想架构的创造力,大概主要来源于他读书过程中的理解性深思吧。
靳大成:
我们就不在这里争辩了。古人圾云,交争是非者未通。我们还是看文章吧,理性逻辑地阐述各自观点。
郭宽润:
@刘国庆 不能把责任推给历史。[强]
靳大成:
首先是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历史,而不是轻易下判断。评说历史需要大智慧。我自己的之字型就是一例。
馬震宇:
今天这章说的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未有明确给出解决的方法;
如有的老师提到,如何思考?即如何让不思考的人思考(不代表其不思考,而是有效的思考),不是读几本书、、听几个讲演顿悟就可以的。
问题现象摆在这里了,问题剖析了,如何解决问题是有效的。
参考西方的建构主义学习方法(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学习思的在用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这样具体的、可操作的、可广泛使用的学习路径在哪里呢?(导学系统)
刘国庆:
谢谢教诲。我自己是力图全面深入。不过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也只能不惧冒昧,就教方家了。既然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只能冒昧直言。勇敢抛砖,才能引出美玉呀!
馬震宇:
之字型,“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学习构建路线?
靳大成:
刘老师,讨论是必要的。你上面谈的观点,是在今天有普遍代表性的。坦率地说,我也是在针对这种普遍观点做一点批判工作。以后用文章来交流。
叶紫:
赞同“终身解读论语,活在与孔子的心灵对话之中”——这其实也是说“培养思辨能力要从良性的沟通与对话开始”,“仰视”不适合对话,必须用平等的视角,不能把《论语》当作唯一的真理读,经典文本也是可以质疑的吧,无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都是可以拿出来交流讨论的。在对话中不断甄别、去伪存真,无限地接近真理。
培养思辨思维,需要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这恰恰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欠缺的地方——我们的教育是填鸭式的,灌输为主,提倡接受前人的知识,不鼓励质疑,培养出的大多是循规蹈矩的社会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开始“怀疑”先知的时候就被扼杀了,别说“质疑”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创新就是对传统的彻底抛弃。
思辨能力强调的是结合文本和现实体验,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分析,论证,筛选自己认为重要和正确的东西,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当然受到经验和知识的局限,也许评价的标准会有出入,但毕竟是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通过和他人的“良性沟通和对话”得以进一步澄清和纠正。所以,“沟通和对话”很重要。
我想论语汇二期轮读《论语》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倪素香:
@叶紫 我同意您的看法。正如我今天一再强调不让思考不让批判的社会是无法实现真正的思考的!
仲大军:
@叶紫 ,认真学习、理解,但不迷信,不顶礼膜拜。孔子教学生时也是这个态度。学生愿听就听,不听也可以,氛围宽松自由。宰予可以昼寝,可以反对守孝三年。子路可以不顾孔子的反对,派一个入学不久的学生高柴去任费邑宰。这些事情都反映了儒家的民主精神和自由氛围。
但在汉代之后,宋明之后,儒学的真精神流失,特别到了当代,新儒家把西方的宗教精神套到儒学头上,崇圣变成了新宗教,这种回归是假儒,伪儒。
崔茂新:
@叶紫 一、对孔子文化人格的敬仰与具体文本解读中的平等对话,二者并不矛盾,当仁不让于师,也是这个意思。二、孔子的教学是对话式分享式的,最典型的是侍坐章。孔子和子路之间,辩难争论是常事。所以,孔学是不排斥辩难和批判的。真理在对话、辩难、交往的过程中生成。
叶紫:
@仲大军 赞同[表情] 所以追本溯源,正本清源是当下儒学的重任。@崔茂新
仲大军:
@叶紫 我讲讲自已的教学体会。我在家办了一个学习班,每周一次,历时近两年,学生三十余个,最小的是在校硕士生、博士生,最大的是四十多岁的工商企业界精英人士。学习班结束之后,有两人成为虔诚而坚定的基督徒,有一人成为坚定的马列主义者,有一位是极端的民主自由者,大多数是世俗主义者,真有儒学精神的大约有五六人。
今天的社会要想统一思想是很难的,能做到并行不悖就可以了。
叶紫:
@仲大军 是啊。本来孔子的春秋战国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社会的发展有时候并不是思想的进步,而是开倒车。
汤兆宁:
@仲大军 我觉得儒学不是宗教,儒学和宗教也无抵触。这个社会不是所有人愿意接受信仰的约束,但都可以选择更正能量的道德学。儒学精神我认为就是仁爱精神,也不应该是民族主义的代名词。“仁爱”难道有国界吗?难道不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吗?难道不应该是追求正义正直者共同的目标吗?一点个人看法。[抱拳]
孙福万:
一、此处之“学”,与“学而时习之”之“学”不同。程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此处将“学”“思”并提,强调“学”“思”并重,主要是为了突出“思”在“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又指出“思”也不能流荡失守、蹈空而为,而要以“学”为根基。综合先贤所说,“学而不思”即死读书之谓也,日日寻章摘句而忘却孔门大义,遂沦为“饾饤小儒”,能不惘然失措而受蒙骗吗?“思而不学”则犹如晚明王学弟子,独居终日,抛书不观,一味地强调“明心见性”,最后又难免流入“狂慧”而危殆矣。《乾文言》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其中似亦含有“学思并重”内涵,可以和此章互参。
二、除此之外,关于“思”,《周易》亦多有言及。如《系辞上》云:“《易》无思也,无为也。”这是强调《易》和天地之道的“感而遂通”或合而为一,故此“无思”即无邪念、无偏党之思也。临卦《大象》云:“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这是强调君子要像泽与地相临相亲一样去临下,“教化民众、思念关心民众而无尽无休”(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又艮卦《象传》云:“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详见14.26)这都是强调“思”要服从《易》道即天地之道。《周易》也有从情思的角度来谈“思”者,此即咸卦九四所云:“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何楷:“憧憧,动心貌。”盖咸者感也,其卦下艮上兑,艮为少男,兑为少女,正少男少女相感之象,而九四所处位置乃心之象,故双方思绪纷纭、往来不断。《系辞下》引用了这段话,孔子还大加发挥,原文如下:“《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这就又将这种情感之思拉回到天地之道即大道上了。窃以为,《论语》此章“思而不学”之“思”,或正“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之“思”也。换句话说,我们对于世界万物,包括男女情感、天文地理、经济社会等等,难免有时会思绪纷纭、莫衷一是,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流入“狂慧”而毁掉自己。而此“节制”之法,即学也,即读书也,即“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也。能不慎乎!
(本文来源【論語滙】,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微信服务号: xhxwh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