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里仁篇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拾敬斋坊】
点击“了解更多”结缘佛珠文玩 | 文房四宝 | 国学著作 | 汉服 | 棉麻服饰
- 上一篇:千字文全文字帖赵孟頫_
- 下一篇: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主张的古代作家是_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论语朋友数斯疏矣全文_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什么意思
【里仁篇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 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
-
论语第三章_论语节选十三则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为什么说半个论语能治天下
原 :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 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
-
论语卫灵公篇主要内容_论语第十五章卫灵公原文及翻译
点击上方音频即可收听 【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原文诵读_论语前五篇篇名
论语-卫灵公篇 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
-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注释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 采薇采薇,薇
-
Ⅱ《论语》十二章_子曰性相近也性相远也
【共读内容】 17.0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导读老师】 杜保瑞 :台湾大学哲学系 教授 郭美華 :上海師範大學哲學院 教授 白彤東 : 復旦大學哲學院 教授 刘祥柏 : 中國社會科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意思
一、颜回简介 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后世尊称为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颜回十三岁时从学于孔子,四十一岁卒于鲁国,他是孔子三千弟子中最为得意的弟子,同时也是孔子最喜爱的
-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_论语一到四章原文
【原文】 子曰:“贤哉(xián zāi),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piáo)饮,在陋巷(lòu xiàng),人不堪(kān)其忧(yōu),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多么
-
孝经全文诵读需要几分钟_孝经全文朗读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
-
兰花比喻君子的诗句_兰花诗词赏析
导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宝库中一颗璀璨耀眼的钻石,成语是汉语语言的高度浓缩,也是汉语语言的精华。这种在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浓缩和精华,有着独特的魅力,不可替代和不
-
读书礼记是啥_读书明礼是什么意思
1、儒家经典:《礼记》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儒家经典之一,乃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之选集,相当于《仪礼》的“易传”,据说为西汉戴圣所编纂。戴圣,字次君,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