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冉运芳 通讯员 赖书勤
6月5日,记者在巴东县茶店子镇中学拧开水龙头,清澈的山泉水流了出来,水质好、水量足、压力大,楼顶上大大小小十几口水缸已“下岗”。管食堂的王老师高兴地说:“一年四季没水用的日子真是过怕了,现在不仅有水还干净。”
茶店子镇,平均海拔高,世代缺水。
茶店子供水工程投入使用后,2万余人将彻底告别饮水难。这为巴东县乃至全州解决高山地区饮水难提供了经验。
补短板,战脱贫,大型梯级分段供水——
缺水难题将成历史
茶店子片区饮水难,党委、政府历来重视,为此做了大量尝试。
苦于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一源难求,镇内建大型水利工程几乎没有实施的可能。
没水喝,怎么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谈何脱贫?
决战脱贫攻坚中,巴野公路的贯通为实施茶店子饮水工程创造了条件。
经多番踏勘调研,2018年巴东县人代会将解决茶店子“吃水难”问题列入政府办理议案。
当年8月30日,投资约6000万元的茶店子供水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今年6月2日凌晨1点,经日夜奋战,净水处理厂试压通水成功。6月3日晚10点28分,集镇老水厂通水。至此,项目累计完成工程量95%,9月底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2万余名乡亲“吃水难”的历史将彻底终结。
现住集镇的易迁户73岁的向文祥老人感慨,村民祖辈靠罐子储水,遇到干旱期,雨水都没得吃,晚上打着电筒去找水,找到水比捡到钱还高兴;现在有了自来水,我们真是有福了。
贫困户向绍义说,村里挖泥坑积水吃,时间久了坑里飘满了树叶,水发黄发臭,遇旱季得买水吃、讨水吃。等过段时间自来水通到家里,吃水从此不愁了。
谈及学校1000余人用水,集镇中学的王老师十分感慨,以前水吃了上顿愁下顿,每天六七次上楼顶看水缸里的水还剩多少,厕所每周至少要疏通两次;现在随时有水,学生想喝就喝,到处干干净净的。
镇长郑爱华介绍,项目建设规模2700立方米,横跨绿葱坡、茶店子两个乡镇,主要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处理厂区、输水管网等几部分。取水途经巴野公路3条隧道,供水服务范围为茶店子集镇、周边14个村,补齐了2万余人的用水短板,解决贫困户1923户6690人的饮水问题,其中覆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个595户1904人。
厂长谭金银说,目前正加班加点加装水表,安装检修入户支管,全力确保一管清水进农家。
茶店子供水工程是精准扶贫标志性项目,建成后将打通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一改茶店子缺水大镇的历史。
“忆往昔,四面无水脚踏空山找水难;看今朝,八方支援手捧清泉谢党恩。”曾在茶店子镇工作过的州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刘剑深有感触。
攻峭壁,战高寒,15.5公里跨镇取水——
多少“不可能”变成“可能”
解决高山地区缺水问题主要存在两大难题:一是资金投入大,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很难彻底解决。二是自然环境恶劣,跨地域有些地方路不通,冰冻期长无法施工。
一山更比一山高,这是巴东兴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负责人黄伟踏勘饮水工程的感受。这个山头没有水源,就到别的山头找;找了些水源,不是水太少,就是海拔高度不符合饮水要求。过山崖,钻荆棘,历时半年,最终确定水源为绿葱坡镇中村纸厂沟地表溪流。
最大工程量在于15500米主管线铺设,难点在管线铺设必经高山、峡谷,多为悬崖峭壁,施工环境险恶。
在离河谷有1000多米高的朱砂土村岩口子——几乎垂直90度的百米悬崖,施工难度超乎想象。
沿着悬崖,重达500多公斤的输水钢管,在两个固定在绝壁上的手动滑轮操作下,管口精准对位,“蜘蛛人”焊工空中焊接,钢管合龙。鏖战近3个月,100米长的输水管线在绝壁上艰难延伸。
为解决吊装问题,兴源供水公司组织施工方、监理方多次论证,制订组合施工方案:垂直升降机、履带车转运、绝壁操作平台。没有垂直升降机,就用大型钢管、钢梁焊接一个悬空平台,借助钢索固定,在钢梁上方安装水平移动滑轮,通过钢索和大功率卷扬机连接,输水管通过水平移动滑轮到达绝壁前方,在卷扬机牵引下,从绝壁前方垂直下降到第二操作平台。
为精准焊接,工人在绝壁上硬是凿出一条仅供一人通过的施工通道。49岁的女焊工张田梅就是其中一人,每天高空作业近10小时。
黄伟说:“挂在绝壁上的管线维修难度大,除了每个焊缝要专业检测外,还要对其进行防锈和钢管永久固定处理,达到正常使用寿命50年标准。”
茶店子引水工程受益人群大,必须把工程做成精品,经得起时间检验。
腾云驾雾,宛若“天渠”,诚心到处万难开,就这样让多少“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一管清水润苍生,一片赞声颂党恩。这一工程的成功实施,解决了几万人“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的大事,极大地增强了党群干群关系,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