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抗日战争德州保卫战_

抗日战争德州保卫战_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3-13 18:29:57
阅读:

1942年

1月冀鲁边区转移工作重点。为贯彻党中央“积蓄力量,恢复元气,加强团结,巩固内部,对敌伪斗争以政治攻势为主,以游击战争为辅,对国民党以疏通团结为主,以防止反共为辅”的方针,冀鲁边区各地、县委(工委)转移工作重点,补充了地方武装力量,加强了敌军政治攻势,向日伪岗楼、据点喊话,给伪军记“黑红点”,进行分化瓦解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2月十七团攻打赵芙亭顽军。国民党山东保安七旅旅长赵芙亭部盘踞济阳三区,搜捕、残害我军侦察员和地方干部,袭击县、区抗日政府。八路军教导六旅十七团政委曾旭清派李聚五去与赵谈判,赵芙亭非但不听劝告,反而将李聚五驱回,并杀害我3名侦察员,反动气焰十分嚣张。于是,曾旭清指挥十七团两个营和齐河县大队,于旧历年三十晚上,在前、后张家村围攻赵旅,毙伤其150多人,俘虏200多人。赵芙亭带残部逃到济阳、齐河边境继续作恶。5月,我军出奇制胜,在大、小岱家村将赵残部全歼,赵芙亭被击毙。

4月教导六旅十七团改为3个地区队。为适应对敌斗争形势,十七团一营两个连与齐河县大队合并为一地区队,赖金池任队长,郝景川任政委,活动于齐河、济阳一带;二营两个连与德、陵县大队合并为二地区队,张宝珊任队长,赵淳任政委,活动区域为德县、陵县;三营两个连与平禹县大队合并为三地区队,李明生任队长,陈文惠任政委,主要活动在平原、禹城地区。另外,从各营抽出1个连组成基干营,由高子桂任教导员。各队(营)均辖3个连,共有兵力千余人。

4月邢仁甫回冀鲁边区。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派邢仁甫返回冀鲁边区任教导六旅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同时,派陆成道任军参谋主任,王文模任军区勤部政委。

春二地委运粮救灾。由于连年大旱,鲁北赤地千里,又加日寇残酷推行“三光”政策,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卖儿鬻女,逃荒要饭者甚多。据此,二地委积极组织救灾。一方面发动群众向当地地主借粮,一方面调集车辆,在部队的掩护下,穿越商临公路和封锁沟,从齐河、济阳向灾区陵县、德县运粮100万斤,救济受灾群众,渡过难关。群众深受感动,把送来的粮食当作“救命粮”,进一步密切到党群、军民关系,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6月二地委举行扩大会议。针对敌人“六九大扫荡”的严重局势,二地委召开县委书记参加的地委扩大会议。冀鲁边区副司令员黄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分析了反“扫荡”斗争的形势,总结了经验教训,研究了今后工作方针。会议还着重解决了地方干部与部队干部的团结问题,加强了军政团结,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为夺取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6月9日日军“扫荡”冀鲁边区。日伪军继冀中“五一大扫荡”之后,又纠集两万余人“扫荡”冀鲁边区。敌人所到之处,大肆杀害抗日军民,奸淫妇女,焚毁村庄,实行“三光”政策。同时,敌伪军围绕县界或主要公路两侧挖筑壕沟,增设据点。至8月中旬,据点增至456个,平均8个村1个,封锁沟达1140公里。鉴于形势严峻,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指示:分散坚持,提高警惕。冀鲁边区党委和军区也要求各地力避损失,精简机构,分散干部,组织小股武装,进行穿插活动。

6月二地委举行扩大会议。针对敌人“六九大扫荡”的严重局势,二地委召开县委书记参加的地委扩大会议。冀鲁边区副司令员黄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分析了反“扫荡”斗争的形势,总结了经验教训,研究了今后工作方针。会议还着重解决了地方干部与部队干部的团结问题,加强了军政团结,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为夺取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7月26日刘少奇对冀鲁边区作重要指示。刘少奇在一一五师师部(驻山东临沭县朱樊时),由肖华联同,接见了正在山东分局党校学习的教导六旅十六团政委陈德和副团长杜步舟,听取了他们关于冀鲁边区情况的汇报,对如何坚持边区抗战作了重要指示。刘少奇指出:冀鲁边区战略地位很重要,是我们将来反攻的前哨阵地,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坚持阵地,坚持斗争。斗争形式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边区形势,主力部队可以抽出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到情况较好的清河根据地整训。这样,既可以保存力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又可使留下的部队缩小目标,便于活动。留下的部队可以换成便衣,化为小分队进行分散隐蔽的游击战。要大力发展政治攻势,争取瓦解敌军。刘少奇还强调指出:只要坚持抗战,就一定能扭转形势,取得最后的胜利。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及时向冀鲁边区党委、军区传达了刘少奇的指示。经研究决定,从边区主力部队抽出两个营组成独立团,到清河垦区整训,剩下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活动,在原地坚持斗争。斗争实践证明,刘少奇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

8月区党委确定边区战略方针。冀鲁边区党委在盐山,新海交界处驻地邢家王文村召开扩大会议,分析日伪大“扫荡”后的边区形势,研究制定坚持边区抗战的方针。王卓如在讲话中指出:边区抗日根据地已变成马蹄形斑点根据地,但不能认为已变成游击区和敌占区。我们党政军机关始终存在,没有退出,群众的心是向着我们的。区党委确定,在新的形势下采取如下斗争方式:(一)部队以连、排以至班组为单位,分散隐蔽,改穿便衣,机关跟随部队行动。(二)普遍进行形势教育,建立“两面”村政权,选派党员担任保长、村长、联络员,一面应付敌人,一面搜集情报。(三)地、县建立敌工工作部,通过各种关系开展对日伪军工作,在政治瓦解的同时,坚决镇压死心踏地的汉奸顽固派。(四)各县建立公安科、除奸保卫小组,打击日伪特务的活动。(五)继续开展挖地道、挖抗日沟和打狗运动,以便我军活动。边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区党委的战略方针,及时改变斗争策略,依靠群众,共渡难关,坚持不懈地同敌人进行斗争。

8月区党委机关报《烽火报》改为《冀鲁日报》。该报由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寄愚兼社长,戴夫任总编辑,张镛任副编辑。

9月二地委建立群团组织为了更好地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粉碎敌人的“蚕食”进攻,广泛开展抗日斗争和各项工作,地委决定组建各救会和农、青、妇等群众团体。邱岩桂(女)任各救会主任兼妇救会主任,杨瑞林任农救会主任,金韶华任青救会主任,李玉池任回救会主任。

12月二地委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冀鲁边区二地委在齐河县卞桥召开各县县委书记、县长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根据中央决定和区党委的指示,将主力部队与地方党政军民的力量统一起来,十七团与二分区合并,实行一元化领导。十七团政委曾旭清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十七团团长龙书金任分区司令员,原二分区司令员徐尚武改任副司令员,原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郝炬改任地委分区副政委,地委委员还有李萍、关锋、孙子权等。从此,地委成为二分区最高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全区党政军民,广泛深入地开展抗日斗争和各项工作。

12月二地委派工作组到济阳开辟新区。为发展济阳县的党组织,开辟新区工作,地委派魏景山、刘照明、齐龙潭、王玉光、李月金等组成工作组,到济阳二区、五区一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发展党员,组织武装力量,为济阳县党组织的建立打下基础。

12月二地委在吕家崖、盛家建立交通站地委交通科在济阳县四区吕家崖、盛家建立交通三总站,刘志民任站长。主要任务是护送领导干部,传送秘密文件。

来源:德州史志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