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话世界,背诗词还有何意义?
你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背的古诗吗?还记得多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时期背的各种古诗词,早已被遗忘在了时间的长河中。恐怕脑海里只剩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随着网络和娱乐的发展,网络词汇和娱乐新闻讲得头头是道,但真要让你想起一首古诗词,可能挖空脑袋,却再也记不起来了。
有人说,现在都是白话文的天下,不会古诗词又怎么样?背古诗词还有什么意义吗?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现象考量,一档以诗词为中心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应运而生。
在这档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各个角落的人,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怀念古诗词,用自己的力量在纪念古典文学。
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在《谈诗》中曾说:“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
也许我们已经遗忘了背诵古诗词的目的,就像小时候父母教训我们,背诵课文像个小和尚在念经文------有口无心。但也庆幸有这些人他们从诗词中获得了真实的力量,读出了人生的境界。
二,王国维与他的文学情结
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也有这样一位文人,以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集大家之风采,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闲话诗词的经典,此人正是王国维。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正是王国维和他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浙江海宁盐官镇人也。在当时,王氏一族算是书香世家,王国维也深受其家族,更确切地说是其父亲的影响,一生博览群书,学贯中西。从小,王国维就对史学,诗词,考据等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更多的西方文化科学也在不断冲击着王国维,致使他远赴日本,学习新学。
在日本留学期间,王国维接触了对他影响深远的康德和叔本华哲学理论。此时的王国维以哲学为主,但也不遗余力地吸收西方伦理学,心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等科学理论,让他在原先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上又有了新的提升与理解。
他自称这一时期为“兼通世界之学术”的独学时期。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文学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评论》,《静庵诗稿》,《人间词》,以及最著名的《人间词话》。
鲁迅称其:“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陈寅恪说他:“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令人遗憾的是,博古通今的王国维先生一生却极其短暂。对文学爱得如此热烈,以致最后选择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弃世遗言的王国维,会在他 的《人间词话》中写些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品读诗词吗?那些难言其意的方块字中,究竟蕴含了王国维哪些治世之理呢?
二,《人间词话》之“境界”,知其一,更应知其二三四...
很多人知道王国维,多是源于他在《人间词话》中表述的人生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本是王国维对于自己在学问创作上,苦学造诣的一种见解,或许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这一境界论,成了后人心中的治学圣言。其实,想要成大业者,可不就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最终才能到达桃花源的山之小口------使其豁然开朗嘛。
但《人间词话》可不仅仅只是为我们讲了人生三境界而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核心就在“境界”二字。王国维在其第一则词话中就表明:首先,诗词以“境界”为本。品诗词,它不仅要从其文风,特色,风格等入手,更是一种对文学根本与人生本源的探究。读诗词究竟读什么?跟王国维一起读出“境界”就是了。
- 1. 诗词中的“造境”与“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人间词话》第二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王国维说,诗词的境界常常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有些是理想主义者,而有些是现实主义者。但理想派和写实派又不可剥离,现实基于真实的自然,而理想也从自然现实中想象而生。
这也正如我们所熟知的《瓦尔登湖》与《动物庄园》,现实与想象没有真实境界的基础,会成为空中阁楼。吸收了西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王国维,也正是通过“造境”和“写境”两个概念,告诉读者,好诗词的土壤是真切,踏实的。
- 2.诗词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第七则)
王国维写“有我之境”,这里的我在自然之外,是一个“俗我”,我站在物的对面,可以伤春悲秋,以景说情。而“无我之境”则是我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我是物,物也是我,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超脱于俗世,寄情于物。
而古人的词,写有我者居多,要达到无我之境,毕竟困难。王国维也并不认为“无我境界”就比“有我境界”高明。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来贴合自己的人生,观察生活,最终融合到实在的生活中去罢。
- 3.诗词中的“隔”与“不隔”
在诗词品评中,王国维使用了一个新词“隔”。什么是“隔”,什么是“不隔”呢?王国维认为,凡是可以给人一种真实,生动,切身感受的文字能称为“不隔”。
可以看出,王国维喜真实,而反对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滥调。
这里可以引入汪曾祺先生写实的“不隔”之法加以阐释。汪曾祺写栀子花,写它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了了几个字,就让栀子花的形象跃然纸上。
要写出“不隔”的境界,需要作者时刻观察世间万物,用他的听,看,嗅,尝,触五感去体味。而要活得“不隔”,也需要我们打开五感去细细品味世间百态。
可以说,品读诗词的境界,也是在境界中找寻自我定位的过程。这个境界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要与自然和谐统一;要回到真切的,踏实的日子中去...
三,诗词境界的现实生态
《人间词话》离我们遥远,但《中国诗词大会》却离我们很近。想必这档诗词节目也唤醒了不少人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从这档节目中,也看到了那些诗词达人对生活,对现实的积极态度。
*武亦姝,让我们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最终摘得桂冠,而在今年的高考中,武亦姝更是以613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在《中国诗词大会》播出的过程中,一直有观众在质疑这档节目的意义,声称这样背诵的过程根本称不上是诗词的品读过程,充其量只是一种记忆技巧的竞赛。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是在一出“飞花令”中认识武亦姝的,当时取的字面是“月”。几番你来我往之后,武亦姝用《诗经---七月》中的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结束比赛。
如果说仅仅是记忆力的较量,那也实在值得我们钦佩,更不用说,这个小小年纪的姑娘,说与大人听的是:“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谊,现代语言很难给人这种感觉。”这份感情和热爱,也绝不是单单的记忆和背诵可以支撑的。
武亦姝品尝到的是诗词中的美学与情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传达的各类诗人,词人背后的对美的探究,和对情感的追索。
*抗癌诗词达人白茹云,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变得积极乐观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 有一个特殊的参与者,她是白茹云。也许于很多人来讲,诗词只是一种兴趣和寄托,但对于白茹云来说,诗词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白茹云从小热爱诗词,但由于家庭贫困,她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而在2010年,白茹云更是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癌。但生活的打击并没有吓倒这个朴实的农村妇人,相反,她通过一本《诗词名句鉴赏辞典》,渐渐理解了生活的真意。
白茹云说,从前她喜欢婉约派的李清照,但经过生活的磨练,她渐渐喜欢上了杜甫和白居易,也是在这些诗词的陪伴下,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和病魔交战的日子。
白茹云说“此中有真意”,也是她在诗词中品出的真意。每个热爱生命,对人生有深刻体悟的人,都能品出诗词中的真意,那些凝结于前人生命中的感悟和信念。
*快递小哥雷海为:你是生活的强者
在第三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快递小哥雷海为击败对手成为了冠军。节目中,即使在最紧张的时刻,雷海为也没有表现出丝毫慌乱,所以有网友表示,他身上有一种大侠的淡定气概。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20岁时,他遇见李白的《侠客行》,让他的心中始终都存有一个江湖梦。”
作为一个普通的,为生活奔忙的劳动者,雷海为在送快递之余,也不忘自己对诗词的热爱。一有空,他就会跑到书店,一头扎进诗海,用零星的时间记忆古诗词。下班后,在别的同事娱乐游戏的间隙,他还是在静静地读古诗词。
雷海为说:“读诗是爱好,也从来不定计划,背一首,我就开心,一天没背,就觉得少了什么。”
然后节目主持人董卿才回道:“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再默默无闻的生活,也是一种诗意。雷海为正是在工作中保存了对生活的诗意,才使得他能够抓住时代的机会,在比赛中战胜自己,战胜生活。
而今,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的诗词讲解老师,在他看来,能在工作中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
结语:王国维写《人间词话》,是他从诗人,词人背后探寻到的生活哲学。他的“境界”论,也是一种我与世间的关系探索。而在诗词中读到字词背后个中深意的人,最终也学会了用诗词之道,对世界报之以歌。
(某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人间词话一则王国维古诗_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人生三大境界
一,白话世界,背诗词还有何意义? 你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背的古诗吗?还记得多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时期背的各种古诗词,早已被遗忘在了时间的长河中。恐怕脑海里只剩下“床前明月
-
王昌龄的诗词风格_王昌龄有哪些著名的古诗?
王昌龄(698-756)字号:字少伯籍贯:京兆人。作品风格:雄健清朗,意深韵长。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他的诗文题材广泛。有反映宫女们不
-
王国维的诗词《蝶恋花》_人间词话蝶恋花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 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 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年少不懂离别,不懂物是人
-
王安石诗词鉴赏_王安石最著名的二十首诗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宋)王安石 有一种贫儿,不能自营生。 若不作客走,即须随贼行。 复有一种贫,常时腹彭亨。 若有亦不畜,若无亦不营。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宋)王安石 汝无名高者,
-
田园乐 王维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什么_王维的田园乐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唐朝诗人王维,他在盛唐时期就已经是著名的诗人,为尚书右丞。他的故乡就是如今的山西祁县,后来迁至了如今的山西永济。王维一生崇信佛教,对于绘画有着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善于画人
-
王国维最经典的一首诗_王维诗目录
日本昭和十四年(1939),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成立“近重先生古稀祝贺会”,并印制《安井隐居集》(非卖品)一部,以示郑重。“近重先生”即日本著名化学家近重真澄(1870—1941年,号物
-
王国维最有名的诗词赏析_诗人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手稿 编者按 | 王国维著有《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同时王国维自身文学深诣深厚,诗词亦十分精
-
王昌龄写了几首古诗_王昌龄发出了什么的满腔豪情诗句
王昌龄霸气的一首诗,尽显男儿气概,最后7字让人热血沸腾 中国诗词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占有很大的重量。古代的诗人,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是重聚还是分离,都会高歌一首诗来表达自己
-
王维最经典的诗有哪几首_王维诗词代表作
辋川别业是王维的私家园林,位于“日暖玉生烟”的蓝田,原产权是武则天朝宠臣宋之问的。唐睿宗时,宋之问失势,客死他乡。几经辗转,在开元后期,落入王维手中,成了诗佛的最爱。在
-
王国维诗词十大名句点评_王国维先生用三句诗来表述人生的三境界
1927年6月1日,王国维参加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二班毕业生师生叙别会,午后访陈寅恪。6月2日上午,独自来到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五十之年,只欠
-
王国维论诗的三种境界_王维的诗歌意境
作为近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王国维在文化方面的地位是无需赘述的。他是近代非常著名的国学巨匠,无论是在诗词还是在绘画,甲骨文,考古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他对于
-
人间诗词王国维三境界解析_王国维最经典的一首诗
- 【王国维之成就事业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