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林屋公子“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003:陈侯因齐敦
我们知道“田忌赛马”的典故,说齐国将军田忌在孙膑的献策下,用下等马输给齐王的上等马,而上等马和中等马则碾压齐王的中等马和下等马。这个齐王就是齐威王田因齐,战国七雄之一齐国最早称王的国君。春秋战国之际有“田氏代齐”事件,说的就是出自陈国的田氏取代了姜子牙的齐国。那么,陈氏为什么会改为田氏呢?
尽管后人有种种猜想,但出土青铜器铭文表明,齐国自称一直是陈氏而非田氏,不过与陈国的“陈”又有所区别,具体的写法是上“陈”下“土”,所以田氏只是文献通假的写法。这里要介绍的,就是齐威王时期的一件青铜器:陈侯因齐敦。
敦是什么?《礼记·内则》:“敦牟卮匜。”汉人郑玄注:“敦、牟黍稷器也。”说明敦是盛放黍、稷用的食器。敦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器盖各为半圆形,合之为球状;另一种是器盖相合呈扁体,平面作圆形。遗憾的是,陈侯因齐敦的实物今天下落不明,我们仅能从晚清近代学者的金文图录中略窥其形制与铭文。
陈侯因齐敦是齐威王自制用器,最值得注意的是称黄啻(帝)为高祖。
在甲骨文中,“帝”的字形像祭神用的束柴,由此引申出天神的含义。商代的“帝”有帝、帝甲、帝丁等,这些“帝”能呼风唤雨,佑福民众,既是商人的天神,又被他们视为祖先。周代的商人史诗《诗经·商颂·玄鸟》说的也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都没有提到黄帝这个先祖。周人自己的史诗《诗经·大雅·生民》也只过母系始祖姜嫄“履帝武敏歆”而生下后稷。
可以发现,商周春秋时期,商人和周人的祖先都是天神“天”“帝”,而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说,商周始祖都出于帝喾,而帝喾又是黄帝曾孙。
大概也就是春秋之际,五行观念开始产生,东方与青木相配、南方与红火相配、西方与白金相配、北方与黑水相配、中央与黄土相配。所以“帝”也由此分为五行帝。《史记·秦本纪》说秦文公开始祭祀白帝,秦宣公开始祭祀青帝,秦灵公开始祭祀黄帝、炎帝。《墨子》说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孙子兵法》说“黄帝胜四帝”。所以帝是中央天帝,而龙则是四方天帝。
可见,这些“帝”还带有浓重的天神性质。
陈侯因齐敦的发现,则证明至晚在战国初年,华夏国家开始以黄帝为人祖。战国齐国出自陈国,陈国在今河南淮阳,本是东方部族,以虞舜为始祖。与此同时,其他国家、部族也纷纷加入这个“英雄祖先”的塑造,这样就有了黄帝之后的颛顼、帝喾两支,颛顼之后有虞(舜)、夏、楚等,帝喾之后有唐(尧)、商、周等。
这个世系被儒家学者编为《五帝德》与《帝系》,之后太史公在此基础上,结合《尧典》《孟子》的记载,才有了《史记·五帝本纪》。
除了“英雄祖先”的追述,还产生了平行的“弟兄祖先”。比如说商、周始祖本来无涉,而此时都成了帝喾的儿子,因为当时又是周天子在位,所以后稷成了帝喾的嫡子;比如姜姓在商末为姬姓征服而通婚,到战国时代又已式微,所以成了黄帝兄弟同时又是手下败将的炎帝之后。当时最强大的秦国以少昊为始祖,不认可自己为黄帝之后,但母系也被追溯到颛顼的孙女女修。
战国儒家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可以视为以周人为中心的“西方五帝说”;而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又以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而把太昊与青帝等同,少昊与白帝等同,颛顼与黑帝等同。这种体系下的五帝,加入了东方部族太昊、少昊二祖,可以视为秦人主张的“东方五帝说”,这里的五帝关系相对平等。
这就告诉我们,所谓的“五帝”在当时并非一种说法,当然也就不能完全作为信史对待。
可以发现,对炎黄二帝为共同祖先的制造,实际上就是华夏国家的形成过程。上古三代还是氏族林立的形态,自然没有所谓共同祖先;直到春秋战国烽火连年,大国对小国不断兼并,这才有了将祖先神“横的系统”改造为“纵的系统”的需要,同时也是为迎接大一统帝国的到来作准备。
顾颉刚先生即认为,“战国秦汉之间,造成了两个大偶像:种族的偶像是黄帝,疆域的偶像是禹。这是使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这是使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
到了汉代,这种攀附祖先的方式仍然存在,在《史记》里,“华夏边缘”的匈奴、百越也成了夏朝后人建立。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又说少昊即黄帝子玄嚣,这样白帝也成了黄帝之子,所以秦人也成了黄帝的后裔。这样一来大家都成了炎帝、黄帝(含子白帝、孙黑帝)弟兄的后人;至于青帝,由于后代势力较弱,就被忽略了。
历史学家王明珂认为,今天所说“炎黄子孙”是近代国族构建的产物;那么追根溯源,陈侯因齐敦可以视为是最早的基础。
最后要说的是,说炎黄始祖是战国秦汉时才诞生的观念,并非要绝对否认黄帝、炎帝的存在,他们或许有一定原型,即是原始社会的大酋长;但毫无疑问,在华夏国家与民族产生的过程中,他们的形象被按照共同文化心理的需要进行了塑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是当之无愧的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从形成之时起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
参考文献:
顾颉刚主编:《古史辨》
山东省博物馆编:《山东金文集成》
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 上一篇:五月的风景_
- 下一篇:天子忽而不上船_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意思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五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青铜文明对吗?_中国在夏代就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
本文为林屋公子“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003:陈侯因齐敦 我们知道“田忌赛马”的典故,说齐国将军田忌在孙膑的献策下,用下等马输给齐王的上等马,而上等马和中等马则碾压齐王的中等
-
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赏析_古诗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
-
中国针灸名医_中国第一针灸大师
针灸历来都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提到针灸,就不能不提有着“中华
-
道教第一洞天王屋山_天下第一洞天在哪里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镇愚公村,是一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得名王屋山。王屋山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有“太行之脊”和“擎天地柱”的美誉。王屋山是
-
王屋山攻略_王屋山自驾游攻略
初游王屋山 作者:海韵 朗诵:麦琪琳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海拔1700多米,古称“擎天地柱”,是“太行之脊”,因南望如王者之屋,西望似王者车盖,故名王屋。它有华山之险,泰
-
王维七言律诗代表作_王维是唐代著名的什么诗
文|丁十二 字|共1886字,您慢慢读完约3分半钟 盛唐诗坛,群星璀璨。不仅有浪漫主义诗仙李白和现实主义诗圣杜甫,还有身在朝堂心在田园的佛系诗人王维。 王维,与李白同年(公元701年)出
-
愚公移山移的是王屋山和太行山吗_愚公移山的山是什么山
导读 中国河南省济源市的王屋山因为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而闻名于世。它真如传说中所说的被玉皇大帝派天神移动过吗?王屋山上真的住着神仙吗?山上真的有喝了就会长生不老的泉水吗
-
王屋山简介_王屋山在什么地方
听到王屋山,是在孩提时期,父辈们每日必诵的《老三篇》,其中一句印象至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阅读王屋山,是学生时代,在老师的监督下,摇头晃脑地
-
王羲之黄庭经小楷集字古诗_晋唐小楷集
唐刻宋拓晋唐小楷八种 翁万戈旧藏 王羲之 黄庭经 王羲之书小楷《黄庭经》,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运笔流畅,结
-
中药威灵仙的功能与主治_仙灵脾性味归经功效与作用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始载于《开宝本草》:“威灵仙,味苦,温,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解_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诗经》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