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铁塔寺 在济宁市中心,有一座古老的寺院掩映于现代楼房建筑中,这就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名胜古迹-济宁铁塔寺,寺院内至今还保留着大雄宝殿及耸立于殿前的铁塔。1977年12月,该寺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又被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寺,原名崇觉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北宋时期,寺院又进一步扩建,大门左右分别创建了钟楼和鼓楼,并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建立了铁塔,从此改称铁塔寺。在北宋时期还建造了几百间各类殿宇楼阁、厅堂馆舍,宋末元初时已经成为山东规模较大的寺院建筑。清代中叶以后,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寺院逐渐趋向败落。为保护这组重要的古代建筑,1983年山东省拨款对仅存的建筑进行了重修维护。
铁塔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64米,南北长162米,占地近17亩,由东、中、西三路组成。中路是现存铁塔寺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中路原大门为硬山式结构,上悬一匾额,用楷书写有“铁塔禅林”4个字。门内正中为泥塑的弥勒佛像,满面笑容,栩栩如生,以其笑脸和大肚表达佛家的思想观念, 即“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张口便笑世间可笑之人”;四大天王分列左右,个个铜面金身,威武庄严。进大门,就可见到拔地而起的铁塔。该塔是北宋的徐永安之妻常氏为还夫愿独自出资在寺内修建的七级浮屠铁塔,但当时塔还没来得及铸顶,就因为各种变故而停工。直到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在济宁道台龚勉的倡导下,才建成了铜质金章塔顶,并把塔身增建了两级,由原来的七级变为九级。铁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加上塔座、刹顶在内共11层,通高23.8米,平面图呈八角形,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形成明显的收分,是铁塔寺的标志性建筑。
铁塔寺北面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现存建筑是在明代初期重建的。大雄宝殿为歇山式建筑,最初里面奉供着三圣及十八罗汉,在民国初年被毁。大雄宝殿后面是准提阁,俗名叫藏经楼,该楼在1925年倾圮。
存留至今的钟楼位于中路大门东侧,明朝万历年间,济宁道员龚勉手书“声远楼”巨匾悬其上,因此钟楼又被称为“声远楼”。该楼建于北宋时期,呈四方形、双层飞檐,造型别致。楼内4根红色巨柱顶擎其上,上有6根横木相连,将7000多公斤重的宋代铁钟高高吊起。撞击此钟,声音会传播数十里,无愧“声远”之誉。与钟楼同时修建的位于大门西侧的鼓楼在清代中期倒塌。
铁塔寺东路原为三进院落,前两进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奉敕命开辟为祠堂,奉供当时的忠亲王僧格林沁,因此又称僧王祠,至今还保存完好;第三进院落及西路建筑已于1940年后渐次废圮,目前已荡然无存。
铁塔寺几经沧桑,仅存铁塔及大雄宝殿、声远楼等30多间古建筑,但由于近年修葺一新,并且将济宁的汉碑及征集到的200多件有价值的石刻移集其中,现已面貌一新,成为吸引游客探幽访古的好去处。
曲阜石门寺 石门寺位于曲阜城东北21公里处的石门山上,是曲阜唯一寺院。
石门山原名龙门山,因山上有两峰对峙,状如石门,因此得名。此处方圆6平方公里,四周峰峦峻秀,洞壑深幽,林木葱郁,风光秀丽,有立雪洞、蟠龙洞、藤花幄等24景,尤其以石门月霁为最胜。孔子曾在此地撰写《易经·系辞》。清代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出仕前后曾两次在此隐居22年,并酝酿了不朽之作《桃花扇》。现寺内有孔子系易处、李杜宴别处、秋水亭、孔尚任隐居处等遗址。
石门寺,开始创建的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其在宋、元时为道教全真观,是峰山道场的下院。明景泰七年(1456年)归僧家所有,重建为佛寺,更名玉泉寺,后依山名改称石门寺。佛殿是全寺建筑的主体,前后建有两层楼阁数座,内供三世佛、十八罗汉、观音菩萨等神像。现在寺院已经毁弃,遗址尚存。1937年进行大修。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千佛殿、藏经阁、后楼 、正房等建筑28间。
石门寺西北数里处为孔尚任隐居处,遗迹尚存。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孙。自幼熟读经史,喜好诗文,精通音律,但却屡试不第,于是35岁前隐居石门,结草庐3间,名“孤云草堂”。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后受康熙赏识,步入官场。罢官后重回石门山,直至去世。
石门寺附近有石门书院,为曲阜旧时四大书院之一。旧为佛、道、儒三教之堂,乾隆四十年(1775年)迁佛、老之像于庙东北隅,在原址建大殿,独奉至圣先师像,春秋行祭。(高爱颖 刘守亮)